蔡英文就職7週年記者會:強調供應鏈關鍵地位,續推能源轉型強調「台灣不會缺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中央社)總統蔡英文就職7週年,她今(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有兩件事是擘畫未來的重中之重,包括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
蔡總統上午主持「執政7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張惇涵、發言人林聿禪、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等人與會。
蔡總統說,自她7年前抱持改造國家初衷,一步步踏出改革步伐,已走了相當長一段路,讓台灣面貌和7年前有很大不同,像是推動的國防自主已不再是夢想,以及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的國際經貿變局,和突如其來的全球百年大疫,台灣經濟逆勢突圍。
她表示,透過前瞻基礎建設以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締造的技術優勢加持下,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上樹立無可取代的關鍵地位;另外,7年前推動新南向政策後,在去(2022)年,台灣對新南向出口金額史上最高,達到969億美元。
蔡總統指出,台灣不只布局海外,也迎來投資大爆發,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跟境外資金回台已審查通過新台幣2.4兆元,過去7年外商加碼投資台灣超過2兆元,這不只顯示世界對台灣信心,也反轉過去台灣產業西進態勢。
談能源議題,蔡英文:苗栗離岸風電啟用、看到淨零轉型未來
她說,台灣綠能建設7年前剛起步,但去年,再生能源全年度發電量首度超越核電,到今(2023)年底,綠能產業引進的外商跟本國投資更將達到1兆元,將國際有經驗的上下游產業及金融專業帶進台灣,讓台灣與世界接軌。
蔡總統表示,全國最大、位於苗栗的海能離岸風電已經啟用,未來大家經過台61線遠遠眺望離岸風機,等於看到台灣2050淨零轉型未來。
另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簽訂首批協定,蔡總統表示,內容包含貿易便捷化到中小企業就業跟成長,乃至全球各項新興貿易議題,將是台美自1979年以來最全面性貿易協定,不只讓台美經貿關係邁向新的里程碑,也讓台灣和主要貿易國家洽簽貿易協定跨出重要一步。
蔡總統說,這7年來,面對中國文攻武嚇,台灣民眾不冷靜不躁進、理性不挑釁,展現出對民主自由前所未有的堅持,不僅讓世界看到台灣韌性,也讓國際支持民主台灣的力量,變得史無前例強大。
她感謝這7年來堅守崗位的公私部門夥伴,尤其第一線國軍、警察、海巡付出,更重要是台灣2300萬人民團結一致。
蔡總統表示,這7年有成功有挫折、改革也有陣痛,執政總有許多地方可以做更好,但蔡英文的執政團隊認真做事、也懂反省,總是快速調整找出方法,扛住壓力解決問題,來因應國際情勢變局、回應民意期待,相信過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這段歷程,大家可以發現這7年來政府重新定義了台灣,讓世界看到台灣不可或缺的存在。
蔡總統強調,雖然只剩下一年任期,但她不會鬆懈,一年能做得到的就一年做到,一年做不完的就用一年加4年來規劃,替台灣下一階段發展打基礎。
她說,政府將處理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跟民生課題、傾全力解決缺工、開啟國門歡迎全世界旅客、緊盯包括雞蛋在內的各項民生物資供給跟物價,會在財政穩健下,繼續朝加薪、減稅、增福利下努力。
蔡總統表示,很榮幸能夠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2300萬台灣人民,一起走過這2556天,風雨同行,一路自信堅定地走向世界。
她說,執政團隊會持續當民主自由的守護者,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執政團隊更會持續當國民生活的造福者,更努力做事,創造更多幸福,讓台灣人民更幸福,讓國家繼續往前走。
童子賢談重啟核電,蔡總統:台灣不會缺電
(中央社)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總統蔡英文上午主持「執政七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並回答媒體提問,被問到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童子賢提出應該重啟核一與核二,台灣的能源政策是否應該調整。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童子賢15日指出,台灣需要一個能源占比的黃金組合,不用動「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再生能源占比20%,只要願意重啟核一廠、核二廠,核電火力全開的時候可以貢獻15%到18%的發電。核電的發電成本不到1元,因為核電廠的建置成本早在發電前15年就攤光光了。
總統表示,童子賢的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原因是核一、核二廠都依法停止商轉,燃料棒無法如期取出,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核廢料的處理不論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面對的難解問題。
她說,綠電的發展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且持續推動能源轉型,並且邁向2050淨零碳排,而且依照現在的規劃到2030年不包括再生能源,新增的電廠機組扣除掉除役機組的淨增加數量,將近核一加上核二的3倍。
總統強調,台灣不會缺電,但須持續投資儲電設備的建置以及電網韌性的建構,提升及確保供電的穩定性。
台積電在日本、美國與歐洲進行相關投資,媒體關注政府如何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地位,尤其人才受到少子化影響嚴重不足。
總統表示,台灣半導體優勢有三個面向,包括民主治理、領先全球的技術優勢以及完整健全的產業生態系,這都是台灣長期以來的累積,不是其他國家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這也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常常提醒她的部份,台灣要守住這個優勢的關鍵在於研發重心與先進製程,而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她並說,當業者在成熟製程布局全球的同時,也是可以從全球吸引更多的人才,與台灣的人才進行良性競爭與交流,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實際上,會強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