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蔡英文就職7週年記者會:強調供應鏈關鍵地位,續推能源轉型強調「台灣不會缺電」

蔡英文就職7週年記者會:強調供應鏈關鍵地位,續推能源轉型強調「台灣不會缺電」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中央社)總統蔡英文就職7週年,她今(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有兩件事是擘畫未來的重中之重,包括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現狀。

蔡總統上午主持「執政7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副秘書長黃重諺、張惇涵、發言人林聿禪、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等人與會。

蔡總統說,自她7年前抱持改造國家初衷,一步步踏出改革步伐,已走了相當長一段路,讓台灣面貌和7年前有很大不同,像是推動的國防自主已不再是夢想,以及面對美中貿易衝突的國際經貿變局,和突如其來的全球百年大疫,台灣經濟逆勢突圍。

她表示,透過前瞻基礎建設以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締造的技術優勢加持下,台灣高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上樹立無可取代的關鍵地位;另外,7年前推動新南向政策後,在去(2022)年,台灣對新南向出口金額史上最高,達到969億美元。

蔡總統指出,台灣不只布局海外,也迎來投資大爆發,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跟境外資金回台已審查通過新台幣2.4兆元,過去7年外商加碼投資台灣超過2兆元,這不只顯示世界對台灣信心,也反轉過去台灣產業西進態勢。

談能源議題,蔡英文:苗栗離岸風電啟用、看到淨零轉型未來

她說,台灣綠能建設7年前剛起步,但去年,再生能源全年度發電量首度超越核電,到今(2023)年底,綠能產業引進的外商跟本國投資更將達到1兆元,將國際有經驗的上下游產業及金融專業帶進台灣,讓台灣與世界接軌。

蔡總統表示,全國最大、位於苗栗的海能離岸風電已經啟用,未來大家經過台61線遠遠眺望離岸風機,等於看到台灣2050淨零轉型未來。

另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簽訂首批協定,蔡總統表示,內容包含貿易便捷化到中小企業就業跟成長,乃至全球各項新興貿易議題,將是台美自1979年以來最全面性貿易協定,不只讓台美經貿關係邁向新的里程碑,也讓台灣和主要貿易國家洽簽貿易協定跨出重要一步。

蔡總統說,這7年來,面對中國文攻武嚇,台灣民眾不冷靜不躁進、理性不挑釁,展現出對民主自由前所未有的堅持,不僅讓世界看到台灣韌性,也讓國際支持民主台灣的力量,變得史無前例強大。

她感謝這7年來堅守崗位的公私部門夥伴,尤其第一線國軍、警察、海巡付出,更重要是台灣2300萬人民團結一致。

蔡總統表示,這7年有成功有挫折、改革也有陣痛,執政總有許多地方可以做更好,但蔡英文的執政團隊認真做事、也懂反省,總是快速調整找出方法,扛住壓力解決問題,來因應國際情勢變局、回應民意期待,相信過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這段歷程,大家可以發現這7年來政府重新定義了台灣,讓世界看到台灣不可或缺的存在。

蔡總統強調,雖然只剩下一年任期,但她不會鬆懈,一年能做得到的就一年做到,一年做不完的就用一年加4年來規劃,替台灣下一階段發展打基礎。

她說,政府將處理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跟民生課題、傾全力解決缺工、開啟國門歡迎全世界旅客、緊盯包括雞蛋在內的各項民生物資供給跟物價,會在財政穩健下,繼續朝加薪、減稅、增福利下努力。

蔡總統表示,很榮幸能夠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2300萬台灣人民,一起走過這2556天,風雨同行,一路自信堅定地走向世界。

她說,執政團隊會持續當民主自由的守護者,守護台灣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執政團隊更會持續當國民生活的造福者,更努力做事,創造更多幸福,讓台灣人民更幸福,讓國家繼續往前走。

童子賢談重啟核電,蔡總統:台灣不會缺電

(中央社)擔任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呼籲重啟核一和核二,蔡英文今天表示,那是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台灣不會缺電。

總統蔡英文上午主持「執政七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記者會並回答媒體提問,被問到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童子賢提出應該重啟核一與核二,台灣的能源政策是否應該調整。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童子賢15日指出,台灣需要一個能源占比的黃金組合,不用動「非核家園」政策目標再生能源占比20%,只要願意重啟核一廠、核二廠,核電火力全開的時候可以貢獻15%到18%的發電。核電的發電成本不到1元,因為核電廠的建置成本早在發電前15年就攤光光了。

總統表示,童子賢的個人看法,執行上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原因是核一、核二廠都依法停止商轉,燃料棒無法如期取出,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必須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核廢料的處理不論任何政黨執政都必須面對的難解問題。

她說,綠電的發展即使受到疫情的影響,去年綠電的發電已經超過核電,政府會堅定且持續推動能源轉型,並且邁向2050淨零碳排,而且依照現在的規劃到2030年不包括再生能源,新增的電廠機組扣除掉除役機組的淨增加數量,將近核一加上核二的3倍。

總統強調,台灣不會缺電,但須持續投資儲電設備的建置以及電網韌性的建構,提升及確保供電的穩定性。

台積電在日本、美國與歐洲進行相關投資,媒體關注政府如何確保半導體供應鏈的優勢地位,尤其人才受到少子化影響嚴重不足。

總統表示,台灣半導體優勢有三個面向,包括民主治理、領先全球的技術優勢以及完整健全的產業生態系,這都是台灣長期以來的累積,不是其他國家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這也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常常提醒她的部份,台灣要守住這個優勢的關鍵在於研發重心與先進製程,而人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她並說,當業者在成熟製程布局全球的同時,也是可以從全球吸引更多的人才,與台灣的人才進行良性競爭與交流,透過這樣的良性循環,實際上,會強化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