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23坎城影展】《The Zone of Interest》影評:影像魔術師高度原創性火力展現,擴充二戰電影美學的可能性

【2023坎城影展】《The Zone of Interest》影評:影像魔術師高度原創性火力展現,擴充二戰電影美學的可能性
Photo Credit: 坎城影展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倘若二戰電影是一種典型、古老的類型電影,那麼強納森葛雷瑟今年在坎城影展,展示了這種題材,還能如何擴充影像美學的可能性,我認為,他的新片《The Zone of Interest》能在二戰電影多而廣的洪流系譜中,佔據一個獨屬位置。

不知道這樣說會不會太早,但在法國時間19號,於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看完強納森葛雷瑟(Jonathan Glazer)的新片《The Zone of Interest》,在我心中,本屆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已經出爐了。

《The Zone of Interest》開場的數分鐘黑幕,就已經讓我想起立鼓掌,而開場僅不過就是黑幕,只有聲音,在完全漆黑的電影院中,我在想,強納森葛雷瑟的這部片子,進入主軸的敘事之後,到底還能有多酷,多炫呢?

GettyImages-1491581532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The Zone of Interest》劇組團隊出席坎城影展世界首映

然後隨著故事往下,這名形式主義的大師,幾乎沒讓我失望,硬要對標近年的作品,我會說觀影體感,讓我想到朴贊郁的《分手的決心》。

當然,《The Zone of Interest》和《分手的決心》,無論是文本或是技巧,都是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但我會這樣說,是因為兩部電影,都讓我在這一年當中,確確實實看見了作者導演幾近完美的樣貌。

《The Zone of Interest》展現了強納森葛雷瑟的瘋狂彈藥武器庫,這部電影是視覺美學的高度火力展現,與《分手的決心》一樣,觀影過程我一直在想,到底還有多少天才的調度,到底還有多少不可思議的鏡頭設計,到底還有多少意料之外的影像玩法。

然後,強納森葛雷瑟繼續創造,接著破壞,然後顛覆,他是躲藏在影像背後的天才魔術師,對影像的操弄、擺放大膽而寫意,這是一部不凡的二戰電影。

《The Zone of Interest》的故事主題並不新穎,聚焦在二戰期間,於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官一家的日常,或許全世界的故事早已被說爛,沒有什麼原創性「故事」。但與「故事」不同,電影的「形式美學」還能繼續往下推進,如果人們一直渴求一部高度原創性的「電影」,《The Zone of Interest》就是了,強納森葛雷瑟就是這樣的導演。

強納森葛雷瑟並不直接描寫大屠殺,而是將視角鎖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指揮官的家庭生活,並同時疏離、分化這個空間,它是集中營周圍的場域——「The Zone of Interest」。

強納森葛雷瑟描寫納粹的淡麗田園生活,是平靜、穩定、富有顏色的「區域」,「純白色」的集中營指揮官,其一家的田園生活充斥「鮮豔之花」。

而在在這個區域內,強納森葛雷瑟的攝影機散佈於各個角落,遙遠且窺探了納粹日常,在溫室之內,「奧斯維辛女王」甚至油然誕生。但此地就是太過明亮、寧靜,明亮到得以看見遠邊的煙硝烽火,寧靜到能夠聽見遠邊的隱隱槍聲。

然後觀眾會開始意識,這道牆內的人們,雖然與被屠殺的人們有效隔開,但在區域的另一邊,是不平靜、是不穩定,是「黑白負片」的樣貌——而在深焦攝影之中,那裡都是恐懼。

這種被納粹指揮官營造而出的假性烏托邦,在影像之中的許多時刻,遭致點醒。於是,《The Zone of Interest》在這種精準中產生了妖異與鬼魅氣息,雖然全片並未出現屠殺的暴力場面,但暴力實則無處不在,而這是用影像語言堆砌而出的恐怖。

直至片尾,當觀眾從二戰歷史框架,反身看見了當代清潔女工進入葬場空間時,這種若有似無,怡然自得的不經意,與片中數雙無名鞋子一樣,是無法抹去的二戰屠殺。終於,強納森葛雷瑟藏到最後一刻,讓暴力具象化了,在鞋子以及火葬空間中現形了。

強納森葛雷瑟在精準且冷冽的影像語言之中,反倒直抵屠殺恐怖,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平庸的邪惡」的政治被重新推到了風尖浪頭,而書寫至此,「精準」、「冷冽」、「暴力」、「階級」,是不是也讓人想到了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倘若二戰電影是一種典型、古老的類型電影,那麼強納森葛雷瑟描展示了這種題材,還能如何擴充影像美學的可能性,我認為,《The Zone of Interest》能在二戰電影多而廣的洪流系譜中,佔據一個獨屬位置。

2009年,麥可漢內克獨樹一幟的納粹電影《白色緞帶》摘下了最坎城高榮譽金棕櫚,2023年,強納森葛雷瑟的《The Zone of Interest》呢?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