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俄烏戰爭令中共侵台野心受挫;分析:中國調停俄烏企圖修補與歐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希拉蕊說:「你看,川普就好比送給習近平和普亭的禮物,他非常迷戀獨裁者,他在戰略上對中國無能為力,而且你也知道,他在北約議題上顯然會朝著普亭想要的方向去做。」希拉蕊表示,她不認為川普會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勝出,但她警告,要是他真的勝選,川普會讓美國退出北約。
希拉蕊:俄烏戰爭令中國侵台野心受挫
(中央社)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20日表示,由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發起的俄烏戰爭,令中國侵略台灣的野心「受挫」。
希拉蕊20日在華盛頓接受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週末版專訪時,直接了當地對俄烏戰爭、美中關係以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明年連任的前景做出評估。
希拉蕊警告,若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24年再次當選,恐「意味美國民主和烏克蘭的終結」。
她將普亭形容為一名「複雜、以救世主自居且自戀的獨裁者」。希拉蕊還說,普亭曾深信只要川普贏得2020年總統大選,將讓美國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原本對他來說簡直輕而易舉,因此當川普落選時,普亭認為他必須繼續前進。」
她說,事實證明這「絕對是打錯了算盤」。
希拉蕊說,基於普亭無法迅速接管烏克蘭,她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重新評估對台策略。
希拉蕊還說,她過去曾認為習近平在鞏固權力後,會在3到4年內「對台灣採取行動」,但「我認為烏克蘭確實阻撓了這個計畫。我的意思是,在我看來,烏克蘭的發展對中國領導層產生重大影響」。
她說:「你看,川普就好比送給習近平和普亭的禮物,他非常迷戀獨裁者,他在戰略上對中國無能為力,而且你也知道,他在北約議題上顯然會朝著普亭想要的方向去做。」
希拉蕊表示,她不認為川普會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勝出,但她警告,要是他真的勝選,川普會讓美國退出北約。
希拉蕊坦言,選民完全有權考慮拜登已高齡80歲的問題,但她引用拜登經常說的一句話:「不要把他跟全能上帝做比較,把他跟其他人選做比較。」
中國難調停俄烏戰但仍繼續 分析:修補與歐關係
(中央社)中國近來在調停俄烏戰爭上表現積極但沒突破,分析稱,中國明知沒有靈丹妙藥仍繼續扮演調停人角色,是希望修補與歐洲的關係、離間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及建立中國的「世界新秩序」。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自15日起訪問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企圖嘗試調停俄烏戰爭。
行程中李輝曾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等官員會面,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首位造訪基輔的中國高級特使。
不過,李輝的外交斡旋目前沒有帶來任何突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談到李輝與澤倫斯基的會談時,強調「化解危機沒有靈丹妙藥」。
《美國之音》(VOA)19日的報導引述多名專家分析為何中國在明知沒有靈丹妙藥化解這場戰爭,仍要繼續扮演調停人的角色。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中國要調停俄烏戰爭幾近不可能,但中國還是希望被看作是「和平使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與歐洲的關係。
她說,中歐關係在俄烏戰爭前因為人權、新疆、台灣等議題已經陷入緊張,中俄友誼「無上限」及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使中國與歐洲特別是與中歐及東歐國家關係進一步惡化,而中國正也想借調停戰爭來修復與歐洲的關係。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17日在推特就「重新校正」歐洲對中國立場發文,指出如果中國不推動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將無法正常發展。
報導又分析,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想離間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
前美國國防部中國事務主任包士可(Joseph Bosco)表示,俄烏戰爭重振了美國與歐洲和亞太盟友的關係,中國希望借調停俄烏戰爭離間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
報導引述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洋(Bonny Lin)在最新一期《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指出,中國希望借此確保歐洲不要加入反華集團,中國限制對俄羅斯支持,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報導又分析,中國希望藉介入調停俄烏戰爭,重塑中國的「世界新秩序」。
報導指出,中國正在試圖打造一個不同於美國領導的「世界新秩序」,而「全球南方國家」(the Global South)正是習近平在第三任期兜售「新秩序」的目標。
耶魯大學法學院蔡元培中國中心研究員魯道夫(Moritz Rudolf)表示,與促成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關係正常化一樣,中國希望借斡旋俄烏戰爭重塑世界秩序,也表現出試圖成為政治斡旋力量的具體行動。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商業新聞台訪問時表示,中國介入調停是希望在決定未來歐洲安全架構輪廓上有發言權,還希望被視為對烏克蘭重建,及在歐洲從衝突中全面復甦扮演關鍵的角色。
不過,葛萊儀表示,中國仍希望與俄羅斯保持關係,以及不希望看到俄羅斯被打敗,因為俄羅斯完全失敗特別是普亭(Vladimir Putin)下台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這導致中國要調停戰爭並不會容易。
包士可強調,中國想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又想令人相信中國保持中立,同時又想與歐洲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些目標自相矛盾。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美國CIA局長:俄烏戰爭讓中國重新思考犯台時機,而非放棄動武
- CNN:俄烏戰爭使美國更易孤立中國,專家:若親西方政權取代普亭將是北京惡夢
- 中國為什麼想當俄烏戰爭的「和平使者」?IPAC共同主席包瑞翰:王毅帶來的不是和平,只是一個廉價的煙霧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