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循日韓模式納入美國「核保護傘」?學者:國內民意與國際局勢同等重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是否能依循日、韓模式爭取加入美國的「核保護傘」計畫?學者認為,這可以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層次,包括2024年總統選舉的結果,國內民意的表態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國際對台海局勢的判斷。
為期3天的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上週日(5月21日)於廣島落幕,美日韓領袖在峰會期間也舉行三方會談,由於美國近期陸續與日韓確立「核保護傘」,外界關注台灣是否也會被納入該計畫中。學者認為,台灣雖然與美國沒有協防條約,但仍有可能得到類似的保護,不過這取決於台灣民意與國際局勢,而明年總統大選即是關鍵。
「核保護傘」(Nuclear Umbrella)是美國或其他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向其盟友國家作出的保護承諾,如果其盟國受到危險攻擊,等同於本國受到攻擊,美國可使用自己的核武進攻有意圖的國家,如美國與韓國政府今年4月共同發表「華盛頓宣言」(Washington Declaratio),該聲明重申若北韓對韓國發動攻擊,美國將協同韓國作戰,且不排除使用核武的選項。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盧信吉今日出席智庫國策研究院舉辦的「G7、美日韓峰會與美中戰略對抗座談會」指出,韓國持續緊張的核威脅,因為結合了國內認知跟國際認知,才促成了美日韓同盟。
盧信吉說,北韓的核武威脅一直存在,這種持續性的威脅會造成民眾認知麻痺,可是韓國政府今年3月針對北韓核攻擊造成的死傷做了3種模擬情境,等同重新更新韓國民眾對於核威脅的認知。模擬情境包括如果首爾光化門遭北韓以現有最大核威脅100千噸的攻擊,將造成192萬人以上的死傷,直接死亡人數約爲34萬人。而據《韓聯社》援引4月23日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報導,約56%的韓國人支持自主發展核武器以應對朝鮮不斷升級的核威脅。
盧信吉說,因為國內與國際對核威脅局勢的認知上升並有所連結,造成韓國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很快的促成美韓同盟,包括去年底韓國重新論述印太戰略,以及今年甫發表的「華盛頓宣言」。

至於台灣是否能依循日、韓模式爭取加入美國的「核保護傘」計畫?盧信吉會後接受《關鍵評論網》訪問時表示,短時間內因為政治議題還是太敏感,沒有那麼容易被納入這個保護。
盧信吉進一步解釋,台灣是否會被納入核保護傘,可以分為國內和國外兩種層次,國內的部分要看2024年的總統選舉結果,因為這是一種國內民意的表態方式,這個結果會直接影響到國際對台海局勢的判斷。
國際層次的部分,如果美國提供核保護,對中國來說可能是觸碰到國家安全底線,中國會採取的回應不可預料,但因為核保護是目前最有威力的一種威嚇方式,相信會對中國造成非常大的壓力,中國過去已經有環台軍演的回應,相信會採取更高層級的回應,這也是美國需納入考量的因素。
不過盧信吉也指出,當國際局勢跟國內局勢可以達成一定共識的時候,美國還是願意提供某種程度的支持,例如現在朝鮮半島,韓國國內可以接受美國核動力潛艦經過,或者暫時駐紮在韓國港口,這對台灣來說可以是一個參考的模式,美國核潛艦或許不能直接進入台灣港口,但可以經過公海區域或台灣周遭海域,或許是美國正在考慮的一種方式。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則認為,美國對日本和韓國因為是有正式的協防條約,所以在綜合的安全保障上面會涵蓋這個核武的部分,另外韓國和日本因為受到北韓與中國核脅迫,國內很多人主張發展核武,美國提供核保護傘一方面可以嚇阻北韓與北京,二方面也可以讓韓國跟日本減低發展核武器的壓力。
至於台灣,台灣雖然跟美國沒有正式的協防條約,但美國可能以「間接嚇阻」的方式,也就是美國仍對台灣有安全的承諾,用這樣的方式將台灣納在總體安全架構之下,也包括核武威嚇。
蘇紫雲補充,美國過去也曾在台灣部署核武器,比如在台南空軍基地部署「屠牛士中程飛彈」,就是戰術核武的一部分。
而外交部長吳釗燮今日於立院答詢時,亦被問及我國是否爭取美國將台灣納入核保護傘?吳釗燮表示,我國政策是不發展核武、不儲存核武、也不使用核武,任何國家用核武威脅台灣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也因為如此其他與我國有相同訴求的好朋友,跟我國也「有所溝通」。不過,台美之間就此議題的討論不適合公開說明。

延伸閱讀
- 尹錫悅訪美:《華盛頓宣言》背後的美國盟友體系和「核對峙」
- 日韓峰會:兩國合作更能應對中國競爭,尹錫悅表示不排除日本加入「華盛頓宣言」
- 為何說美國定期派遣俄亥俄級核潛艦到韓國是頗為反常的決定?
- G7廣島峰會:台海議題料將主導峰會議程,日本的區域穩定角色逐漸吃重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上廁所這樣的日常小事,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大事—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男性下半身的幸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說到男性如廁的問題,其實還真不少,像是便秘、擦拭不乾淨、甚至碰瓷等衛生問題,讓不少男性為之困擾。這次就讓我們透過醫師的角度來看看,面對這樣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根據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WTO)的統計,人一生大概要花三年的時間坐在馬桶上,而每一次上廁所時的體驗和品質,更是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健康狀況。
男性如廁的三大問題,你中了幾個?
對大部分的現代男性來說,好好上廁所幾乎算得上是種挑戰。舉例來說,便秘和痔瘡這兩大國人常見的問題,來自於作息不正常、缺乏運動、焦慮、飲食失調等生活習慣。但這些生活習慣,同時也是每天趕著通勤、開會,時常熬夜加班的男性們,必不可免的工作樣貌。在日積月累之下,便秘和痔瘡的困擾,常常就這樣默默地出現,想上不敢上,或者想上又上不出來,讓如廁成為生活中隱性的壓力來源。
此外,腸躁症也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問題。由於腸躁症有可能出現腹瀉的情況,也往往讓人擔心自己擦不乾淨、污物沾染到手上,留下令人不舒服的異味,成為許多男性的困擾。但是,如果因此以大量衛生紙反覆擦拭,除了留下垃圾,造成環境負擔之外,更有可能傷害脆弱的肛門肌膚,紅腫、破皮,甚至發炎、疼痛,同樣影響了生活的品質,造成心理壓力。
除了排便,男性排尿的問題也不少,例如近年來引起不小討論迴響的議題——男性尿尿,站著好還是坐著好?站姿的支持者認為,坐下的時候生殖器容易撞到馬桶圈,感覺很不乾淨,也不舒服;但是站著尿尿所造成的大量噴濺,不只沾染馬桶圈,甚至周遭的地板也要遭殃,最終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廁所的清潔與衛生,有些時候還因此造成家中成員的爭執。而且噴濺出來的尿液,也是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如果不小心摸到加上抵抗力差,可能就會讓表皮有傷口的地方感染,實在令人頭痛。

好好上廁所不難,靠這招就夠
要改善這些男性如廁的問題,家醫科洪暐傑醫師認為,溫水便座是個好方法!以痔瘡為例,在臨床上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溫水坐浴,因為溫水可以很好地促進肛門口血液循環、減輕壓力,讓脫出的內痔回縮。而在如廁後,利用溫水便座來沖洗肛門,就如同溫水按摩般,一方面改善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同時減緩便秘、痔瘡帶來的問題。
至於如廁後的清潔,洪醫師則有「衛生紙乾擦不如濕紙巾擦,濕紙巾擦又不如使用溫水便座清洗」的建議。因為溫水沖洗,一來可以避免衛生紙反覆摩擦肛門所造成的傷害,二來也不怕糞便沾染到手,更不會造成後續環境衛生問題,一個動作就能擺脫令人不適的擦拭問題,真是要幫溫水便座拍拍手。
那麼男性尿尿是站著好還是坐著好?洪醫師建議道:「坐著尿尿除了避免尿液噴濺之外,其實好處很多,比方男性尿尿的時候,容易因為血壓改變而出現頭暈的狀況,站著很有可能因為頭暈而跌倒,但坐著的風險就相對低了許多。」但如果已經很習慣採取站姿,又不想因為尿液噴濺而造成家中成員困擾的男性,可以考慮裝設能在馬桶中生成泡沫的溫水便座。除了利用泡沫破壞水的表面張力之外,泡沫也能直接擋住反彈濺起的尿液,大幅阻止噴濺的情況。尿液不再噴得到處都是,廁所就可以更長時間的維持乾淨、衛生的狀態,同住的家人使用起廁所也更愉快。

在潔淨的溫水中,找回如廁的幸福感
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是解決男性如廁問題的專家,更是一家人廁所的守護者。360度噴灑泡沫所形成防護圈,包覆了馬桶內壁,能夠阻隔髒污、減少附著,讓尿尿的噴濺問題成為過去式,打掃起來更輕鬆。
既然說到打掃清潔,就不能不提到Panasonic貼心設計的一體式無縫不鏽鋼噴嘴,在使用者「著座後」、「使用前」,「使用後」等三個階段,都會自動進行清潔,從根部到前端徹底除污,強效抑菌高達99%;再加上與肌膚接觸的便座表面採用Ag+銀離子抗菌,符合日本SIAA嚴格的抗菌標準,即使是多人共用也很安心。

在使用者體驗上,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採用先進的日本瞬熱技術,以快速節能省電的方式、提供不間斷的溫水,更設計了高達25種的洗淨模式,從水溫、水速、出水方式等,都能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讓那些因為痔瘡、便秘或者腹瀉所帶來的疼痛、壓力,在自己喜好的溫水水流沖洗之下獲得改善,得到療癒的感受。

從裡到外,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的體貼設計,就是要為所有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舒適感。不想再讓上廁所成為困擾的男性朋友,請讓Panasonic溫水洗淨便座呵護你的需求,用全新的如廁體驗,扭轉你下半身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