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內亂再簽停火協議,美國沙烏地設監督機制;聯合國:已逾百萬人流離失所

蘇丹內亂再簽停火協議,美國沙烏地設監督機制;聯合國:已逾百萬人流離失所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鑒於過去幾次的停火協議都未獲遵守,20日的聲明提到,這次停火協議將有一個由美、沙兩國以及國際社會聯手成立的監督機制負責執行,但並未提供細節。這分協議同時呼籲派送人道援助、恢復基本民生服務,並將部隊撤出醫院、基本公共設施。

蘇丹再簽停火協議,美國沙烏地設監督機制

(中央社)蘇丹內戰的兩派人馬20日晚間簽署為期7天的停火協議。這場邁入第6週的內亂讓蘇丹動盪不安,造成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

《路透社》報導,發起會談的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在聯合聲明中表示,停火協議將自喀土穆(Khartoum)當地時間22日晚間9時45分開始生效。

鑒於過去幾次的停火協議都未獲遵守,20日的聲明提到,這次停火協議將有一個由美、沙兩國以及國際社會聯手成立的監督機制負責執行,但並未提供細節。

這分協議同時呼籲派送人道援助、恢復基本民生服務,並將部隊撤出醫院、基本公共設施。

蘇丹政府軍和準軍事部隊「快速支援部隊」 (Rapid Support Forces, RSF)之間的鬥爭,導致該國法治蕩然無存,糧食、現金、民生必需品的庫存快速減少,且銀行、使館、避難所,甚至是教會都遭大肆搶劫。

援助團體表示,在欠缺安全通道以及工作人員安全缺乏保障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在首都喀土穆提供足夠的援助。

蘇丹戰火波及卡達大使館,砲聲隆隆民眾躲床底

蘇丹首都喀土穆20日空襲和砲火聲隆隆,在交戰雙方持續爭奪控制權之際,有武裝分子攻擊卡達大使館。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蘇丹政府軍總司令柏罕(Abdel Fattah al-Burhan)的部隊,以及他的前副手達加洛(Mohamed Hamdan Daglo)所率領的「快速支援部隊」之間的戰鬥,導致國家法治蕩然無存,交戰雙方互推責任。境內糧食、現金和必需品庫存迅速減少,多處銀行、大使館、工廠和援助倉庫均遭大規模掠奪。

目擊者通報,喀土穆沿尼羅河的恩圖曼(Omdurman)南側與北喀土穆(Khartoum Bahri)北側,兩地都有目擊者通報空襲;恩圖曼、北喀土穆與首都喀土穆構成首都大三角。部份攻擊發生在位於恩圖曼的官方媒體所在地附近。

33歲目擊者哈山(Sanaa Hassan)透過電話告訴路透社說:「今早我們遭遇猛烈砲擊,整個房子都在晃,恐怖死了,大家都躲在床底下。這裡發生的事宛如一場噩夢。」

快速支援部隊深入住宅區,目前受到政府軍幾乎毫不間斷的空襲。

這場4月15日爆發的衝突已導致近110萬人流離失所,部分仍留在境內,部分則逃往鄰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這場衝突造成約705人喪生,至少5287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將快速支援部隊納入政府正規部隊,一直是達加洛和柏罕雙方衝突的主要癥結。

而20日,卡達大使館成了最新一個遭到波及的外交使團,引發杜哈(Doha)當局的譴責,所幸使館人員先前就已撤離,駐地外交官員和使館工作人員無人受傷。

卡達並未點名達加洛的快速支援部隊要對使館遇襲一事負責,但來自親柏罕當局的一份聲明,則直截了當地將責任推給了這個準軍事組織。

除了卡達使館,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與土耳其的使館近幾個星期均先後遭遇攻擊。

聯合國難民署:蘇丹內亂造成逾百萬人流離失所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UNHCR)發言人19日表示,蘇丹內亂迄今造成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包括25萬人成為難民。

路透社報導,蘇丹政府軍與準軍事團體「快速支援部隊」之間的激戰已長達數週,並造成數百人喪命,使得首都喀土穆街頭成為戰區。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發言人沙特馬許(Matthew Saltmarsh)在日內瓦新聞簡報會上表示,最新數據顯示蘇丹約有84萬3000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另有約25萬人逃離國境。

這些難民出逃的鄰國包括查德、衣索比亞和南蘇丹,國內也都有嚴重的人道危機且缺乏資金解決。沙特馬許還說,埃及目前收容的蘇丹難民人數最多,自從上個月衝突爆發後,約有11萬名蘇丹人前往埃及。

他更指出,「許多向我們尋求協助的人狀態都很糟,在蘇丹經歷過暴力與創傷,於逃難途中飽受苦難」,近來難民增加的速度正在加快,每天約有5000人抵達埃及。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