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中國55%民眾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面統一戰爭,年長者更支持武統,22%認為未必要統一

民調:中國55%民眾支持對台灣發動全面統一戰爭,年長者更支持武統,22%認為未必要統一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支持武統的民眾中,僅有1%的人贊成立即開戰,其餘民眾皆認為中國應該先嘗試其他手段。其他脅迫台灣同意統一的方案包括:「在台灣外圍發起有限的軍事行動」獲得了58%民眾支持、「經濟制裁」獲得57%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以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直至統一」則獲得了55%民眾支持。此外,有22%的民眾認同「一邊一制」,認為兩岸「不一定非統一不可」。

綜合《南華早報》《RFI》報導,根據新加坡與中國學者做的民調,中國有55%的民眾,支持政府對台灣發動全面統一戰爭,而希望立即開戰的僅有1%;33%的民眾反對武力統一。在「不一定非要統一」的選項中,有22%的受訪者表示兩岸可以各自為政,7%的民眾不確定,71%的民眾不同意。

民調背景與數據

此份民調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劉遙(Adam Y. Liu),與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副教授李曉雋共同完成,於2020年底至2021年初訪問1824名中國民眾。民調透過線上選擇加入(online opt-in panel)形式進行,且絕大多數的受訪者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該研究於5月15日被發表在《當代中國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根據民調,有55%的受訪者贊成「發動統一戰爭以完全收回台灣」,33%的人反對武力統一,其餘民眾表示他們不確定。

在支持武統的民眾中,僅有1%的人贊成立即開戰,其餘民眾皆認為中國應該先嘗試其他手段。

其他脅迫台灣同意統一的方案,包括:「在台灣外圍發起有限的軍事行動」獲得了58%民眾支持、「經濟制裁」獲得57%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以增強經濟和軍事實力,直至統一」則獲得了55%民眾支持。

此外,有22%的民眾認同「一邊一制」,認為兩岸「不一定非統一不可」,而71%的受訪者表示一邊一制是不可接受的。《南華早報》指出,考慮到台海局勢在國內屬於高度敏感議題,有22%的民眾站出來表示兩岸不一定要統一,是非常令人驚訝的。

年長者比年輕人更支持武統

研究人員在民調中,試圖透過詢問5個有關中國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的問題,來衡量受訪者受民族主義影響的程度。

研究人員總結,支持武統的民眾多受到「民族主義」影響,中國的民族主義與同儕壓力相結合,產生了一種「放大效應」,促使人們支持更具侵略性的選擇,並使更溫和的聲音沉默、從眾。

而反對武力統一的民眾,主要擔心武統台灣,會使中國付出高昂的經濟、人力成本,並對中國的國際聲譽造成重大打擊。此外,美國干預戰爭的可能性,也削弱了民眾選擇武統台灣的意願。

根據過去的研究,中國的年輕族群,往往更具民族主義和鷹派色彩,但這項民意調查發現,在兩岸議題上,年長的受訪者更傾向選擇激進的戰略,例如全面開戰或軍事脅迫。

劉遙與李曉雋表示:「也許年長的中國人逐漸失去耐心,希望在他們有生之年,看到台灣問體以某種方式得到解決,而不是無限期地等待。」

民意能否影響習近平的政策?

劉遙表示,這項調查對習近平傳達了,武力統一並不是唯一選擇。中共不應該認為,自己必須對台灣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因為在中國民眾看來,更溫和的政策選擇也是可以被接受的。這項調查也向美國傳達了,統一的日期並沒有在倒數,因此美國也沒有必要採取過度強硬的對中政策。

這份調查報告發布之際,台海局勢與中美競爭皆處於緊張、激烈的狀態。劉遙指出:「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的言辭,比胡錦濤和江澤民更加強硬,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民進黨政府更加反中、中美對抗加劇和習近平自己的野心。」

劉遙補充,但最近的跡象,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王滬寧,日前在針對兩岸問題的發言中,強調兩岸關係重要性、恢復擴大兩岸交流,表明中共的態度正在逐漸軟化。

劉遙在報告中表示,儘管威權領導人不是透過選舉獲得執政權,但他們仍然有動力確保其政策,與普遍民意保持一致,以避免遭到強烈反對。

然而,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研究員蕭嫣然(Amanda Hsiao)表示,北京可以透過「複雜的手段」,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公眾輿論,如果政策制定者想要控制民意,他們有辦法做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宋文笛(Sung Wen-Ti)也補充,由於習近平關注的焦點仍是他自己,和黨核心領導層的利益,因此中國民眾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力仍然有限,尤其是在台灣等敏感問題上。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