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封殺美光報復美國扶持中企分化盟友,加劇外商不安全感衝擊投資信心

美媒:中國封殺美光報復美國扶持中企分化盟友,加劇外商不安全感衝擊投資信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分析提到,中國對美光的禁令,顯示了中國相較於美國的優勢:「一個行動迅速,且令人恐懼的威權統治」,得以快速宣布並實施絕對性的禁令。中國對美光的封殺凸顯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盟友韓國將如何因應?韓國半導體公司從美光禁令中獲益最多,尤其是三星和SK海力士,將收割美光的客戶。

中國封殺美光,美參院領袖:與政府和盟邦協商應對

(中央社)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今(24)日表示,他與總統拜登的政府正與盟邦和企業洽談,以應對中國禁止銷售美國美光科技公司記憶體晶片。

《路透社》報導,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中國對美光發布的禁令,廣泛被認為是要報復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1日宣布,美光科技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隱患,影響中國國家安全,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中國國內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民主黨籍的舒默表示:「中國政府宣布對美光採取的行動不是基於事實,是令人不安地對美國使用經濟脅迫。我正與拜登政府密切合作,以向中國明確表明這種行為無法接受且徒然。」

舒默說:「我們正與更廣泛的商界以及盟邦和夥伴洽談,以應對中國政府對美光的限制。」

舒默本(5)月稍早再度展開行動,遏止來自中國的競爭。他籌畫立法,在科技、安全和台灣遭受威脅等議題上,增進美國面對中國的能力。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卡爾(Michael McCaul)在發給《路透社》的聲明中說:「中國所建立的司法體制,是要脅迫受其管轄的個人或企業。這個類似黑手黨的司法體制,霸凌一家美國公司。美國和其夥伴及盟邦必須團結起來,對抗這項經濟侵犯。」

美光昨天預測其營收將受到低個位到高個位數百分比的衝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20日同意尋求與中國關係「去風險化,而不是脫鉤」,美國同時施壓盟友,要求加入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設備的行列;中國翌日即對美光發布禁令。

中國稱因安全憂慮封殺美光,白宮:不是基於事實

(中央社)白宮今天表示,中國政府最近聲稱出於安全憂慮禁止銷售美國美光科技公司記憶體晶片「不是基於事實」。

《路透社》報導,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告訴記者,北京最近的行動和突擊美國企業令總統拜登的政府感到不安,白宮正透過美國商務部將其看法傳達給北京當局。

尚皮耶表示:「這些行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堅稱,正在開放其市場並致力於透明監管架構不相符合。」

美光科技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中國對美光發布的禁令,廣泛被認為是要報復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中國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1日宣布,美光科技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隱患,影響中國國家安全,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中國國內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

北京當局近來頻頻打壓駐中國的外企,甚至修訂反間諜法,適用範圍擴大至外國威脅,美國商會上月28日發表聲明說,如此格外增加外企在中國經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中共當局上月突擊搜查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的上海辦事處並約談員工。

美國諮詢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的北京辦事處3月間被突襲,當局還拘留5名中國員工,美光科技也因涉及「國家安全」而被調查。

中國當局21日以國安為由封殺美光半導體後,代表當地美企及歐企的中國美國商會及中國歐盟商會領袖齊聲表達憂心。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更表示,當地美企很擔心成為中國下一個封殺對象。

shutterstock_691548583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中國封殺美光,美歐商會領袖齊表擔憂

(中央社)中國當局21日以國安為由封殺美光半導體後,代表當地美企及歐企的中國美國商會及中國歐盟商會領袖齊聲表達憂心。中國美國商會總裁何邁可更表示,當地美企很擔心成為中國下一個封殺對象。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何邁可(Michael Hart)22日在北京以書面受訪時除作上述表示外,並指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會員們紛紛詢問2個問題:一是他們會因為是美國公司就被(中國政府)鎖定嗎?二是處於一個越來越被「國安顧慮」所影響的商業環境中,他們要如何確保自己是守法合規的?

美光雖是美商,但中國歐商也同感憂心,尤其是對半導體供應鏈可能帶來的衝擊。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同日以書面受訪時指出,歐盟商會早2021年1月就發布報告,指各國若打算與中國經濟「脫鉤」,對公司營運可能帶來的衝擊。

伍德克表示,在這一前提下,過去幾年來,不論地緣政治或疫情相關因素,都已凸顯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包括晶片短缺對企業造成的影響。而美光(Micron)遭封殺恐將加大供應鏈的壓力。

他呼籲,在中國營運的歐洲公司必須密切觀察局勢,評估美中科技競逐對他們的供應鏈可能帶來的風險,並以此制定因應對策。

根據報導,早在4月下旬,中國美國商會代表就針對美光案表達關切。商會政策委員會主席羅斯(Lester Ross)在4月26日的視訊記者會上對此表示,在針對美光產品未提出確切危及國安的證據下,中國就鎖定單一公司,令人擔心。因為中國在法令規章的許多面向,都缺乏透明性。

羅斯當時指出,美光案對其他產業也有影響,因為代表其他公司也可能突然在證據不確切或不明嫌疑下就被鎖定,他們將無法繼續在中國營運,也將造成投資損失。這對其他公司和其產業都是很大的擔憂處。

何邁可當天也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過去曾以「可預測的投資環境」聞名。但美國商會4月間的調查顯示,中國美商對「可預測性」已越來越失去信心。一方面因為中國2022年的疫情發展和防疫帶來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則是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

美媒:中國封殺美光,報復美國扶持中企分化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