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媒:中國封殺美光報復美國扶持中企分化盟友,加劇外商不安全感衝擊投資信心

美媒:中國封殺美光報復美國扶持中企分化盟友,加劇外商不安全感衝擊投資信心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分析提到,中國對美光的禁令,顯示了中國相較於美國的優勢:「一個行動迅速,且令人恐懼的威權統治」,得以快速宣布並實施絕對性的禁令。中國對美光的封殺凸顯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盟友韓國將如何因應?韓國半導體公司從美光禁令中獲益最多,尤其是三星和SK海力士,將收割美光的客戶。

(中央社)中國當局日前以國安為由封殺美光半導體產品,引起熱議。《紐約時報》分析,這是中方將美光剔除出供應鏈的訊號,並開闢中國業者替代美光的空間。或讓美國盟友的晶片廠替代,藉此離間美國與盟友。

分析指出,長期以來,北京在剔除中國供應鏈中的外國科技公司時,往往選擇拐彎抹角甚至黑箱操作手法。例如由監管機構私下訓斥其高管,或用繁文縟節打壓公司,或偶爾突擊搜查辦公室,很少直接挑明這家公司不再受歡迎。但對美光卻直截了當地發出這一訊號。

2022年,美國拜登(Joseph Biden)政府採取嚴厲措施,阻止中國晶片製造商獲得製造先進晶片所需的關鍵設備,以及超級電腦和人工智慧運算所需的晶片。而中國對美光的封殺,調查只進行了不到2個月,被廣泛視為對美方這些行動的報復。

分析提到,中國對美光的禁令,顯示了中國相較於美國的優勢:「一個行動迅速,且令人恐懼的威權統治」,得以快速宣布並實施絕對性的禁令。同時,禁令還能讓外界一窺中國的新策略。

這個策略是,中國當局藉此在半導體業領域,開闢了由中國晶片製造商填補的空間,並提振本國科技業;同時,若美國盟友的半導體公司接手美光失去的業務,這些公司可能會獲得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這可能在美國及盟友間製造裂痕,例如韓國。

這項分析認為,中國專門針對美光打擊其存儲晶片,這是中國與美國的晶片競爭中,為數不多存在立足之地的行業之一。

中國經濟學家、北京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表示, 雖然中國此舉「具有戰略意義」,但中國在先進晶片方面仍然非常依賴美國。他更透過微博直言,打美光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某些美資企業有所收斂」,進一步推動擴大技術和貿易合作,不能關起門來走閉門造車之路。

中國對美光的封殺凸顯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盟友韓國將如何因應?韓國半導體公司從美光禁令中獲益最多,尤其是三星和SK海力士,將收割美光的客戶。據報導,美光2022年在中國的銷售額達33億美元(新台幣約1016億元)。

rx1qmalqomftz2q9zupxxoeympupta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中國祭美光禁令,加劇外商不安全感衝擊投資信心

(中央社)中國宣布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者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分析指出,禁令發布以網路安全為由,再次提高企業對於數據、網路安全界限模糊的不安全感,恐加劇外商對中國投資卻步。

中國網信辦官網公告,美光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路安全問題隱患,對於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國家安全。依據《網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23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中國援引網路安全法對於美光祭出採購禁令,宣示意味在於其也有方法可以反制美國一連串高科技制裁作為,「只要中國不缺的,就有可能成為制裁優先對象」。

王國臣認為,中國用了「網路安全」、「國家安全」這樣模糊的概念去解釋美光禁令,加上先前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等公司在中國據點被搜查等事件,這都增添了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外商的不安全感。

「沒人知道官方管理界線在哪裡、官方想要管到什麼程度」,王國臣指出,「網路安全」、「國家安全」的模糊界線、定義,對於中國營商環境、數位經濟構成負面影響,增添投資者的擔憂、焦慮。

一名不願具名的產業分析師告訴《中央社》,美光產品被以「網路安全」、「國家安全」等原因禁止採購,其實記憶體屬於標準化產品,很難去植入後門動手腳,這波禁令是中國試圖站在科技角度去回敬美國的一個反擊。

他表示,中國現在確實也有記憶體廠商,不過技術仍落後美光、三星等廠商,國產替代美光缺口恐較難發生,推估廠商會轉採購三星、SK海力士或其他等韓系、日系產品來源;威騰電子(WD)為快閃記憶體大廠,其同為美系廠商,可以觀察其會否也成為中國開鍘對象。

他舉例,中國DRAM製造商長鑫存儲偏向中階、中低階,採購廠商在商業考量上仍會傾向採購價錢較低、效能較高的韓系、日系產品。

他表示,美光公司約有10%營收落在中國市場,這波禁令後,也開始積極拓展其他市場機會;中國美光禁令對象為「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營運者」,也就是說公部門、有官方背景電訊營運商都被禁用美光產品,目前看起來影響範圍限於企業端;後續可觀察禁令會否擴大到消費端。

美中貿易對立加劇,美光禁令凸顯晶片製造業風險

(中央社)中國本月21日宣布,美國美光科技的晶片存在嚴重網路安全隱憂,禁止在某些領域使用。此事凸顯全球晶片製造業在中美貿易對立加劇之際,面臨許多風險。

《路透社》報導,美光科技是美國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中國對美光發布的禁令,廣泛被認為是要報復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關鍵技術。

七大工業國集團(G7)20日同意尋求與中國關係「去風險化,而不是脫鉤」,美國同時施壓盟友,要求加入限制向中國出口晶片設備的行列;中國翌日即對美光發布禁令。

美國過去一年公布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阻止某些晶片和晶片製造技術被用於提升中國軍事能力。在這之後,美光就成了第一家被中國封殺的美國晶片製造商。

雖然中國此舉可能在短期內有利於美光的主要競爭對手,例如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SK海力士(SK Hynix),但分析師表示,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讓晶片製造業蒙上陰影,因為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波及投資和供應鏈管理,企業需要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