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學生「睡相」得到啟發,文化地理系教師將無人機實作帶入課堂,創造未來求職優勢

從學生「睡相」得到啟發,文化地理系教師將無人機實作帶入課堂,創造未來求職優勢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化大學地理系購入十幾台無人機,教授陳致元帶學生在課堂上操作、甚至考取操作證,讓學生未來得以從事相關工作。在大專校院因少子化面臨招生危機的情況下,他在冷門的地理系力求為學生創造優勢,讓學生能對未來有更多想像。

一個多月前地理系上才發生一起「愛的迫降」事件,就讀研究所的助教李本翔表示,助教群在那次練習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狀況和程度,無人機最後因為風太大緊急迫降墜毀,也就是俗稱的「炸機」。這場小意外也讓助教們了解到,要更細心觀察學生以及整體天氣狀況,是一個要價4萬多元的寶貴經驗。

陳致元坦言,無人機的危機處理非常困難,嘴上說說容易,發生緊急狀況時,「要當那個接手遙控器的人,我是有點恐懼的。」當下天氣的變化不可控制,且飛機失聯、遇到鳥或其他物體等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助教林柏丞說,雖然剛開始飛無人機時也會怕,但要當助教就一定要克服障礙,「你自己都不敢的話,怎麼教學弟妹?」

DSC02772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李芯
上課期間,陳致元(圖左二)一一巡查各組狀況,學生碰到問題時能立即解答。

除了危機處理以外,航拍任務的規劃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更得應對各式各樣不能控制的因素,這種任務規劃、專案管理的能力,對陳致元來說,是比知識上的內容更重要的、學生離校後帶得走的實力,「能夠把這件事做好的話,我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得倒他們。」

事實上,無人機只佔了學生學習內容的一小部分,地理系還有很多實務性質的各式課程,林柏丞受訪時就坦言:「我目前接觸的這些東西,是當初沒有想過的」,許多學生在讀地理系以前對於地理系的想像非常有限,都是在大學期間誤打誤撞找到自己的興趣或所長,「很多其他系的人入學時就已經知道他要走哪個方向,我們只是比他們稍微晚1、2年才決定。」

少子化讓私立大專校院充滿生存的危機感,尤其像地理系這類冷門系所,高中生在填志願時恐怕難以想像未來能從事什麼工作。但文化地理系的老師在其中創造學生的優勢,透過齊全的軟硬體設備,來培養無人機飛手、地理空間資訊處理專家、測量製圖人才,讓學生能對未來有更多想像。

幾名航測概論的助教之中,有的在幾年前是因為成績考差才進入地理系,有的當初被父母期待可以去當地理老師;如今有的想往學術發展,有的培養出了寫程式的專長,有的立志將科技融入地方創生。

執行麟山鼻空拍任務當天,天氣比預期的要差得多,風速已經達到五級,再多一級就不能飛;拍攝任務結束後半小時,北海岸約好似地下起了大雨。在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充分準備之下,學生們最終得到讓老師、助教都相當滿意的成果。

而對這50名學生而言,他們手上握著的遙控器,還能夠決定自己從現在開始要飛往任何地方。

messageImage_1684494820254
Photo Credit:文化地理系
文化地理系學生在麟山鼻實地空拍後,透過軟體後製得出的三維模型圖。
S__84549641
Photo Credit:文化地理系
麟山鼻實察當天,學生分為飛手、觀察手和測量手,各司其職。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