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越南與菲律賓對南海主權歧見難解,中國恐趁機擴大侵略活動

越南與菲律賓對南海主權歧見難解,中國恐趁機擴大侵略活動
中國在南沙群島上的人工島渚碧礁上可看到機場等建物。攝於2022年10月25日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路透社5月18日報導,中國船隻近日數次在越南的專屬經濟區(EEZ)內與越南船隻數次發生對峙,引起了河內當局的抗議。同時,越南也批評菲律賓近日在南沙群島的五個海域投放巨型航海浮標的舉措。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表示,越南強烈反對所有侵犯越南主權的行為。

越南胡志明國家大學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的黃心光也說,目前越南正打算透過「小多邊合作」(minilateral cooperation),也就是無須包含東協所有十國、僅針對南中國海的主權聲索國商議制定行為準則的方式,應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強硬態度,這其中也包含與菲律賓的合作。如今越、菲兩國在此爭議海域上均展現較為強硬的主權聲張態度,這恐讓「小多邊合作」暫時出現阻礙,北京也可能增強在海上的侵略行徑。

黃心光說:「我認為菲律賓及越南,現在難以在南中國海及時開展實際合作,北京恐將擴大在南中國海的侵略行動。」

專家:南中國海行為準則進程應加速

實際上,中國和東協十國於2002年就達成不具約束力的「南中國海各方行為宣言」(DOC),並為推進和落實宣言於2017年啟動「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文本內容磋商,但至今仍進展牛步。

對此,菲律賓智庫 「國際發展與安全合作組織」(IDSC)主任卡貝薩(Chester Cabalza)表示,中國對於「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內容該如何訂定,與其他東協國家的意見不一致,也是導致「南中國海行為準則」持續「難產」的原因之一,但近期東協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衝突,無疑顯示行為準則應早日實踐及完成的重要性,否則部分東協國家和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主權爭端只會層出不窮。

卡貝薩透過電子郵件回覆美國之音:「由於海域爭奪激烈,菲律賓、越南和中國等聲索國對海洋權利的主張相互重疊,出現激烈爭議。像是越南對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和中國研究船表達不滿,就是近期這些國家為保護彼此領土而採取的策略。這就是為何南中國海行為準則必須完成後有效實施,才能讓聲索國遵守基於海事規則的規範,並在不侵佔其他國家領土的情況下,航行或探索該國擁有主權的島嶼。」

本文經美國之音授權刊登,原文見:中越菲海上歧見難解 北京恐趁機擴大侵略活動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