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大會12友邦、德法美日澳英等11國齊聲挺台;藍委提九二共識返WHA,陸委會批迎合中共勒索

世衛大會12友邦、德法美日澳英等11國齊聲挺台;藍委提九二共識返WHA,陸委會批迎合中共勒索
瑞士國會友台小組議員黎曼(左2)24日在聯邦議會大門前迎接衛福部長薛瑞元(右6)等台灣世衛行動團成員。他談及中央社記者採訪世界衛生大會(WHA)因中國施壓遭拒,認為東道國瑞士應更強力與世衛交涉。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世衛行動團今天赴瑞士首都伯恩拜會,市長葛拉夫恩里德和國會議員黎曼,兩人都認為未來台灣連結國際仍有很好的機會,「台灣永遠不會孤單」。而對於國民黨立委認為,台灣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回應即可返WHA;陸委會昨天表示,中共設「一中原則」政治前提阻擾台灣參與,前述主張是否迎合中共政治勒索疑慮,社會自有公評。

世衛大會12友邦為台灣發聲,德法美日澳英等11國齊聲挺台

(中央社)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國家利用全會一般性發言時段挺台,到今(25)日第3波後告一段落。總計23國為台灣發聲,其中亞太區4國、歐洲7國,邦交國除梵蒂岡外的12國全部出動。

今天在世衛大會上呼籲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的有5個邦交國。

吐瓦魯(Tuvalu)衛生部長田和沛(Isaia Taape)主張,世衛的議題是實質性而非政治性的,因此「我們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維持專業且中立的立場,杜絕WHA受到不適切的政治干預」。

帛琉(Palau)衛生部長烏貝勞(Gaafar Uherbelau)表示,帛琉等島國無法在缺乏WHO的協助下戰勝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同樣的,若沒有來自台灣的珍貴協助,帛琉也無法有效地遏制疫情影響。因此,為了全球公共衛生進程,我們重申並呼籲全球會議與WHO機構,嚴正考慮將台灣納入這些程序以及WHO的工作中」。

位在加勒比海的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aint Kitts and Nevis)衛生部次長艾淇伯德(Sharon Archibald)利用約1分鐘的時間提及台灣的協助。她表示,在對抗疫情與推進公衛的過程中,他們有幸仰賴獨立40年來建立的雙邊、多邊連結,感謝古巴、印度、德國、歐洲國家、美國,以及台灣政府與人民提供的支援。

艾淇伯德說,有鑒於台灣對全球公共衛生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持續將台灣排除在世衛之外並不合理,且將傷害世衛推動全球公衛的努力。「我們藉此機會支持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所有WHO會議活動與機制的訴求。我們深信台灣能幫忙」。

1
圖片來源:取自WHO網頁who.int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衛生部次長艾淇伯德利用約1分鐘的發言時間提及台灣的協助,並支持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所有世衛會議活動與機制。(圖取自WHO網頁who.int)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衛生部次長艾淇伯德利用約1分鐘的發言時間提及台灣的協助,並支持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所有世衛會議活動與機制。(圖取自WHO網頁who.int)中央社記者田習如日內瓦傳真 112年5月24日

史瓦帝尼(Eswatini)衛生部長恩蔻希(Lizzie Nkosi)感謝世衛和台灣協助該國對抗COVID-19,「在台灣幫忙下,我們能生產口罩並提供給其他國家」。她代表史瓦帝尼持續敦促世衛邀請台灣成為觀察員,並將台灣納入所有的會議機制和活動,「台灣能幫忙,並樂意分享其專業以改善全球健康」。

貝里斯(Belize)衛生部長伯納德(Kevin Bernard)呼籲所有成員國將健康列為基本人權的優先項目,並表達「對台灣參與堅定不變的支持」。

今年世衛大會共23個國家發言支持台灣,總數與去年相同,但友邦裡少了在3月斷交的宏都拉斯,非邦交國則多了愛沙尼亞。在世衛身分為觀察員的梵蒂岡教廷,則維持多年來不觸及個別國家議題的發言原則。

今年非邦交國發言挺台的,包括亞太地區美國、加拿大、日本及澳洲;歐洲地區英國、法國、德國、捷克、盧森堡、立陶宛及愛沙尼亞。

1
圖片來源:取自WHO網頁who.int
帛琉衛生部長烏貝勞在世衛大會發言支持台灣參與,並說:「若沒有來自台灣的珍貴協助,帛琉也無法有效地遏制COVID-19疫情。」(圖取自WHO網頁who.int)

僑界挺台入WHA,歐洲議會及比利時國會議員聲援

(中央社)台灣在比利時的僑界學界等團體,24日在布魯塞爾的歐洲議會鄰近廣場舉辦活動呼籲支持台灣參與WHA,多位歐洲議會議員及比利時議員均到場聲援。

緊鄰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的盧森堡廣場(Place du Luxembourg)是布魯塞爾歐盟區域裡的民主活動勝地,24日上午比利時僑務委員賴山林聯合比利時各僑團組織、留學生代表,在此舉行支持台灣參與WHA活動。

國際政要出席致詞者包括台灣邦交國巴拉圭駐歐盟公使巴托洛齊(Federico Bartolozzi)、比利時眾議院友台小組共同主席達爾曼(Georges Dallemagne)、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等。

歐洲議會也有5位議員來此聲援演說,包括捷克籍的佩克薩(Mikulaus Peksa)、瑞典籍的魏莫斯(Charlie Weimers)、斯洛伐克籍的史蒂芬尼茲(Ivan Štefanec)、德國籍的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立陶宛籍的奧弗斯(Petras Auštrevičius)等。

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陳立國致詞感謝比利時僑界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國際參與,並稱WHO雖已宣告COVID-19不再構成國際衛生安全威脅,惟國際公共衛生仍存在破口,原因就在於台灣仍未受邀參與WHA,全球健康覆蓋率實難稱普及。

陳立國表示,台灣全體國人健康權益不應遭受惡意政治干涉。歐洲政要及友邦代表均呼應陳立國所言,並盛讚台灣對國際公衛貢獻,敦促所有民主國家與台灣攜手前行,共同合作確保台灣之國際參與,以實現全球健康福祉。

本次活動計有比利時各地僑胞及留學生超過100餘人到場聲援,熱情高舉標語,吸引許多群眾駐足聆聽。

photo
Photo Credit:中央社
瑞士國會友台小組議員黎曼(左2)24日在聯邦議會大門前迎接衛福部長薛瑞元(右6)等台灣世衛行動團成員。他談及中央社記者採訪世界衛生大會(WHA)因中國施壓遭拒,認為東道國瑞士應更強力與世衛交涉。

瑞士議員、伯恩市長:台灣永遠不會孤單

(中央社)台灣世衛行動團今天赴瑞士首都伯恩拜會,伯恩市長葛拉夫恩里德(Alec von Graffenried)和國會議員黎曼(Lukas Reimann)接受《中央社》專訪,雖然台灣加入世衛受挫,兩人都認為未來台灣連結國際仍有很好的機會,「台灣永遠不會孤單」。

本週舉行的WHA台灣連續7年無緣進入場內,但場外交流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