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美中角力新戰場,海底電纜將成為下一個新「鐵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學者指出,海底電纜將成為新的「鐵幕」,各國將透過海纜與盟國直接相連,那些必須通過「不友善國家」水域才能抵達的區域,近期可能不會看到大量的海纜投資,越來越多的海纜從南海爭議性水域轉移,改連接日本、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和其他地方。
涉及中國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連海底也不能置身事外,學者指出海底電纜將成為下一個劃分敵我的新「鐵幕」,西方政府將透過新的海纜戰略來支持盟友,而必須通過「不友善國家」水域或專屬經濟區才能到達的地區,近期可能不會看到大量的海纜投資。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4日刊登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國安專家布勞(Elisabeth Braw)專文,指出歐洲國家近期在討論的「脫鉤」(Decoupling)已經發生,但是是發生在海底──美中競爭導致重要的海底電纜正在改道。
布勞指出,隨著世界數位化,未來將需要更多的海纜,不過新的海纜計畫停滯不前,過去幾年中國當局一直在拖延批准穿越南海的海底電纜,同時,美國政府擔心中國透過海纜進行間諜活動,也拒絕核准Google、Meta和亞馬遜4條連接美國和香港的海纜計畫,結果其中2條計畫中的電纜將改道連結台灣和菲律賓。
另一方面,中國扣住通過南海的海纜許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美國行動的報復:中國聲稱海纜製造商公司日本電氣(NEC)會在海纜動手腳、進行間諜活動。而任何延遲都意味著經濟損失,布勞指出,未來這些公司將會審慎考慮在這些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水域鋪設海纜。
美中之間的海底紛爭也影響其他國家利用核准海纜在地緣政治中選邊站,如印度的Global Cloud Xchange連接印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馬爾地夫、斯里蘭卡、阿曼、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葉門的大型海纜(FALCON),若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在中國斡旋下建立的新友誼破裂,這些合作國家之一可能會延遲核准新海纜。
布勞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正在建設的新海纜可能會重新改道,僅連接盟友國家。對於會穿越中國或其他具有地緣政治風險水域的新海纜,業主可能會選擇更迂迴的路線,甚至完全放棄,另外任何海纜業者也不太可能啟動連接俄羅斯及其波羅的海鄰國的新海纜計劃。
地緣政治正使連結中美兩國的商業計畫進行代價高昂的改造,《日經亞洲》19日報導即指出,越來越多的海纜將從南海這個爭議性海域轉移,改連接日本、台灣、菲律賓、新加坡和其他地方,如Meta和Google正在建設一條通過關島和印尼連接加州和新加坡的海纜。TeleGeography 研究部主管莫爾丁(Alan Mauldin)指出,這些更迂迴的路線下,網路流量可能會慢一點,但傳輸能力不變,他表示,近期不會有任何直接連結中國與美國的海纜。
布勞認為,重新佈局的海底電纜即是「脫鉤」的例證。布勞指出,海底電纜將成為新的「鐵幕」,各國將透過海纜與盟國直接相連,這意味著必須通過不友善國家的水域或專屬經濟區才能抵達的區域,近期可能不會看到大量的海纜投資。另一方面,新的海纜戰略為西方政府提供機會支持那些希望成為「西方世界一份子」的國家,被當作改道後新連結點的國家可能有機會加入西方公司的海纜聯盟,共同為海纜的風險與正常運作負責。
Because subsea cables don’t form a physical border, a new cable strategy presents an opportunity for Western governments to support countries that want to be part of the Western ball club, writes FP columnist @elisabethbraw. https://t.co/CfbmFQQBJm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May 24, 2023
剛結束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也指出,印太地區海底電纜是全球成長和繁榮的關鍵,需要獲得迫切的支持;印度、澳洲與美國共同宣布建立新的「海纜連接與韌性四方合作夥伴關係」,將利用這四大強國在製造、交付和維護海纜基礎設施的專業支持,加強印太地區的海纜系統。
美國與中國在海纜領域競爭一直很激烈,《路透社》今年4月報導,中國3大電信業者——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正著手開發價值5億美元的海底光纖電纜網路EMA(Europe-Middle East-Asia,即歐洲-中東-亞洲),這將是最先進與涵蓋面最廣的海纜之一,將連接香港與海南島,然後連通新加坡、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埃及與法國。
報導指出,中國的EMA電纜計畫是為了與美國SubCom公司正在建設的海底電纜互別苗頭,後者稱為SeaMeWe-6(Southeast Asia-Middle East-Western Europe-6,即東南亞-中東-西歐6號),該電纜耗資6億美元,同樣將從新加坡連到法國,通過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國。
1位參與該協議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EMA電纜將使中國在中美角力中獲得戰略優勢。首先,該電纜會在香港、中國和全世界其他地方之間建立起超高速的網路,這是美國一直想避免的。此外,EMA為中國電信運營商提供了更大的覆蓋範圍和相關保護,以防他們將來被排除在美方電纜之外。消息人士稱:「這就像各方在用頻寬武裝自己。」
Exclusive: China plans $500 million subsea internet cable to rival US-backed project
—— Paul Triolo (@pstAsiatech) April 6, 2023
China's three main carriers – China Telecom, China Mobile, China Unicom are mapping ou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and far-reaching subsea cable networks.https://t.co/h9z5ihkOmK
報導指出,在歐亞之間,中國和美國各自建設電纜的情況前所未見。有分析師表示,這顯示了電纜、數據中心和手機等網路基礎設施,可能在未來10年內分裂的早期跡象。
美國智庫RAND國防研究員希思(Timothy Heath)表示,各國可能會被迫在中美電纜間選邊站,甚至可能讓網路銀行、衛星系統等推動全球經濟往來的傳輸工具,速度變慢或可靠性變低。他表示:「我們似乎正朝著一條美國主導的網路和中國主導的互聯網生態系統的道路前進。美國和中國在資訊技術領域越是與彼此脫離,開展全球商業和基本功能就越困難。」
延伸閱讀
- 華府智庫學者:中國有3條實現兩岸統一的路徑,美國與盟友應全數堵死
- 美國安專家:台馬海底電纜中斷可能並非巧合,疑為中國騷擾或演練封鎖
- 中華電信與Google、臉書聯手打造海底光纖電纜,1萬2000公里串連台日新印菲關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