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證實北約將領3月曾密訪台灣,美將助台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

軍方證實北約將領3月曾密訪台灣,美將助台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
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Photo Credit: 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網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約和台灣的交流互動並非無前例可循,但交流的範圍目前仍不清楚,雙方三緘其口。何貴森在投書中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鑑於中國對印太地區國家構成的威脅,特別是對台灣,北約組織已經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地區。

軍方證實,北約中將3月隨捷克國防大學訪團抵台

(中央社)專注報導中國的網站「中國項目」(The China Project)24日披露,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中將3月底秘密訪問台灣;軍方人士晚間表示,里提曼中將已在3月底隨捷克國防大學訪團抵台,共同訪問國防大學。

專注報導中國的網站「中國項目」前天刊登彭博駐台記者何貴森的投書稱,里提曼中將3月底秘密訪問台灣,且北約防衛學院(NATO Defense College)已證實這趟之前未曝光的行程。

軍方人士晚間告訴《中央社》記者,國防大學校長劉志斌上將2月應邀赴捷克,跟捷克國防大學簽署雙邊學術合作備忘錄;捷克國防大學校長則於3月底率團回訪,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中將當時隨團赴台。

不過,國防大學此前披露的新聞稿,僅提及捷克相關行程,未透露里提曼中將也隨團。

關注中國對印太威脅,北約將領3月底密訪台灣

(中央社)專注報導中國的網站「中國項目」(The China Project)24日刊登彭博駐台記者何貴森的投書稱,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中將3月底秘密訪問台灣。

北約防衛學院(NATO Defense College)已證實這趟之前未曝光的行程,何貴森(Chris Horton)在投書中稱,這僅是意在限制中國未來軍事選項的一連串區域和全球性行動之一。

何貴森表示,3月底全球媒體把焦點放在總統蔡英文即將和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之際,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中將悄然訪台。

里提曼中將會見了國防大學相關人員。北約防衛學院位於羅馬,隸屬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里提曼訪台消息未見諸台灣媒體,國防大學的網站也沒有公布。

但在「中國項目」詢問相關資訊的情況下,北約防衛學院簡短證實里提曼於3月27日至31日期間,基於學術目的訪問台灣,這是北約防衛學院和全球重要教育機構正常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國防大學證實里提曼來訪,但婉拒進一步置評。

北約和台灣的交流互動並非無前例可循,但交流的範圍目前仍不清楚,雙方三緘其口。

何貴森在投書中說,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鑑於中國對印太地區國家構成的威脅,特別是對台灣,北約組織已經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地區。

亞洲對北約其實並不陌生。1979年起,北約就開始與日本進行非正式來往,並於1990年代初提升為官方交流。北約2005年開始跟韓國進行對話,也開始和澳洲展開往來。

更近的例子是,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在今(2023)年1月於首爾舉行的論壇上,呼籲韓國提供武器給烏克蘭。

當然,這些是北約全體成員國都承認的國家。台灣的外交困境,讓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與台灣的互動變得更複雜棘手。儘管如此,北約和台灣越來越願意公開討論雙方的互動。

除了雙方都確認里提曼在3月訪台,台灣國防部1月向《路透社》記者透露,台灣過去已派出不止一名軍官到北約防衛學院受訓。

在此同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約官員表示:「多年來,北約的教育機構,例如北約防衛學院和北約訓練學校(NATO School Oberammergau),都跟印太區域的參與者進行接觸,其中包括台北。」

1
Photo Credit: 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部網頁
「中國項目」24日披露,北約防衛學院校長里提曼(Olivier Rittimann)中將3月底曾秘密訪台。

軍方證實,美將助台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

(中央社)軍方昨天證實,美國將協助台灣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學者分析,Link-22具大幅提升超地平線連網、強化抗干擾能力等優勢,更重要的是將可以真正與美方連網鏈結,形成共同作戰圖像。

外傳美國將協助台灣取得北約Link-22數據鏈系統技術,並替國軍現有迅安系統(博勝案)升級預作準備。國防部戰規司長李世強中將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備詢時證實此事,並指出,此案的目的就是為了與美方鏈結。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國軍現有迅安系統(博勝案)是使用Link-16,Link-22則是以Link-16為基礎而開發的升級系統,相較Link-16具有大幅提升超地平線聯網、強化抗干擾能力、提升指揮效率、訊息傳遞更快,且傳遞單位增加等優勢,更重要的是,國軍將可以真正的與美方連網。

揭仲進一步解釋,Link-22與Link-16具有很高相似性,因此以Link-16為基礎升級成Link-22相對容易,且Link-22可超地平線連網,不僅有效距離長,國軍亦能減少開設通信節點,避免成為敵人搜索攻擊的目標。

揭仲指出,中共若犯台必然全程採資電作戰,干擾國軍資料鏈更是首要任務,Link-22具備抗干擾能力強、傳輸速度快等特性,可提升戰時指管通情效率並更有保障。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表示,Link-22是為替代北約過去的Link-11,在頻寬、通訊距離運用面更為廣泛,例如Link-22具有HF/UHF通訊模式,在不倚靠衛星情況下可延展通信距離,將在空機、水面艦、陸地移動載具納入網路。

蘇紫雲說,Link-22能採自動編組功能,完整呈現敵軍與友軍位置並形成共同作戰圖像(COP),且具備更強的跳頻、展頻的抗干擾能力,有效應對電戰威脅;中共若犯台的戰場必然為海洋戰場,Link-22的長距離傳輸能有效延伸台灣作戰圖像,強化戰略、作戰及戰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