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或邁開腿?言論審查下的中國脫口秀,抖得開包袱嗎?

管住嘴或邁開腿?言論審查下的中國脫口秀,抖得開包袱嗎?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脫口秀圈近日因「作風優良,能打勝仗」引起熱議,有網友戲稱,中國言論審查太苛刻,想搞脫口秀「要麼管住嘴,要麼邁開腿(潤至自由世界)」。脫口秀演員們如何看待不斷收緊的審查紅線?脫口秀在兩岸又有何差異?《德國之聲》訪問了4位曾在兩岸演出的脫口秀演員,請他們將「脫口秀在中國」的包袱一一抖開。

文:孫瓏珣

台灣脫口秀演員東區德曾於2018至2019年與中國「麻花喜劇」簽約、常駐北京演出。他在House事件爆發後登入微信,卻發現他所加入的眾多脫口秀群組都對此諱莫如深。

「脫口秀群這麼多喔,沒半個人討論這事。」現年40歲的東區德告訴《德國之聲》,他個人對中國政府的做法並不意外,令他驚訝的是House竟然在北京脫稿演出。

「這個圈的潛規則就是這樣,這些(敏感的)東西都不能講。」東區德說,他在中國時,演出逐字稿就須經當局審批、通過才能上台,House提交的稿件裡若涉及軍方,根本不可能通過,且在「天子腳下的北京」搞脫口秀的演員和觀眾,都是自我審查最嚴重的。

他說:「你看池子連在北美講(清零段子)都會出事了,何況他在北京講。北美那麼遠欸!北京在天子腳下,那一定是最敏感的地方」,「所以我也不曉得為什麼House敢在北京脫稿,真的很有種。」

另一位在兩岸均有表演經驗的脫口秀演員A,則對此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說,這次事件爆發後,其實中國有不少業界人士都在微信朋友圈等空間發文聲援,其中咖位比較大的發文後,整個小紅書、微博號就「不見了」,咖位比較小的則相對肆無忌憚,「因為覺得言論審查管不到他」。

A進一步補充,對於House這次所觸及的敏感議題、或是腥羶色等「特殊題材」,中國有一派脫口秀演員很是不以為然,認為靠這種獵奇題材才能逗笑觀眾是譁眾取寵、有失水準,「但他對此有負面情緒是一回事,他也不喜歡頭上懸著一個仲裁者……大家會覺得,我們平常互罵傻逼、我說你沒水準,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但今天有一個大法官(指中國當局)是另一件事。」

儘管中國脫口秀圈對此事的懲處不甚認同,中國演員們似乎對「笑果出事」並不意外。A坦言,脫口秀行業近年在中國竄起太快,笑果文化又是其中一枝獨秀、最樹大招風的公司,「在這之前就基本已經被(中國政府)盯上了」。

他舉之前陸續遭中國當局打擊的教培、直播、移動支付等行業為例,若有一個行業在中國飛速發展,「那個行業的領頭公司,基本上就要先跪在地上歇歇、流血流個3年」,脫口秀在中國火了好幾年,已邁入漸無新意的窘境,又出現收入極高的明星和公司,「大家都知道總有一天主管機關會想要查這個事的,今天如果不是因為House,可能也會因為下一個人」,House只是「剛好踩在了高壓線上」,引此成了當局殺雞儆猴的範例。

中國特色脫口秀——「管住嘴」的藝術

至於所謂的「高壓線」,A根據他手上的一份「官方規章」告訴《德國之聲》,中國當局列了十大脫口秀演員不可觸及的敏感題材,如「不可大多反對憲法基本原則」、「不可煽動民族或宗教仇恨、歧視」、「不可危害社會穩定、公序良俗」等,多是近年在網路、人工智慧等領域也被政府控管的「經典內容」,而House的情況正是違反了「不可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及領土完整,傷害國家榮譽利益」這一條。

曾在上海講過英語脫口秀的28歲外籍演員B則告訴《德國之聲》,大約七、八年前,他剛開始在中國做脫口秀的時候,就知道不能議論政府和「3個T——台灣(Taiwan)、西藏(Tibet)、天安門廣場(Tiananmen Square)」等敏感題材,但現在這些紅線「已經變得太多了,他們(中國當局)不斷加長被認為是不當內容的題材清單……只要你碰到這些題材,他們就能以此為藉口封殺你。」

B解釋,在上海若是講開放麥(open mic,不論業餘或專業喜劇演員均可上台練功的輕鬆場合)等不售票的免費演出,或是觀眾在約30至40人左右的小型場次,並不需要事前經文旅局審批;但若是講商演或100位以上觀眾的大型場次,就需要在演出前約一個月提交段子的逐字稿,以及一支不帶感情的讀稿影片。

「他們(文旅局)如果人力夠的話,會派人去坐在現場觀眾裡,對著你交的稿子一字一句確認你沒有脫稿。你要是脫稿、或說出任何冒犯(政府)的話,就是至少2萬起跳的罰款。」東區德說,有時這些官方人員還會帶著錄影機在觀眾席後方,全程錄影。

綜合幾位受訪者提供的資訊,中國各城市審批所需的時間不盡相同,有的甚至長達半年,因此很多脫口秀演員表演的都是近則一年前、遠則三年前就開始重複利用的段子。此外,受訪者們表示,脫口秀產業近年在中國發展很快、俱樂部太多了,主管機關其實無力場場都派員監督,但演員們除會自我審查外,若是不慎談及敏感議題,下台後也會被俱樂部主理人或同業提醒。

東區德說,不論演出大小、是否售票、是否需要事前審批,演員都會避免談到敏感言論:「只要有一個觀眾是小粉紅,他有意見、主動向當局舉報了,除了你這個演員遭殃以外,俱樂部、主辦單位、場地方都會遭殃,因此中國脫口秀圈有一種『別幹這種害人害己的事情』、『嚴以律己,自律律人』的潛在共識。」

A也稱,「因為上面有個大家長會管」,所以包含他自己在內的演員,多半抱著「不要做一些會被抓的事」的乖寶寶心態,會約束自己「就專心做表演」;但也有少數叛逆的演員自認肩負「言論自由鬥士」的責任,會有意識地挑戰這些紅線,認為「就是要在這個(底線)上蹦迪,我才是一個我認為的脫口秀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