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退出「一帶一路」仍可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蟻報》(Le Formiche)28日分析,義大利若不續簽一帶一路,中國可能不會做出嚴厲反應:第一,義大利是G7國家,中國若採取強制措施可能會自食惡果;第二,過度宣傳義大利不續簽只是讓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之際留下污點。
義大利總理:退出一帶一路仍可能與中國維持良好關係
(中央社)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在28日刊出的媒體訪問中表示,就算不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員,仍可能做到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目前梅洛尼正在考慮退出這項計畫。
《路透社》報導,一帶一路倡議預計透過龐大基礎建設支出,來重建連結中國、亞洲、歐洲的古絲路。義大利在2019年簽署這項倡議,成為一帶一路計畫中唯一的歐洲大國,遭到華府與歐盟批評。
雙方協議將於2024年3月到期,並將自動續約,除非有一方提前至少3個月告知對方要退出。
梅洛尼接受《訊使報》(Il Messaggero)訪問時說,現在就預期義大利決定去留的結果還太早。她說:「我們的評估非常精細,觸及多方面利益。」
梅洛尼去年9月勝選前曾清楚告訴《路透社》,她不同意2019年的作法,並稱她「沒有政治意願……來支持中國(勢力)擴張到義大利或歐洲」。
梅洛尼並指出,義大利雖然是唯一一個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卻不是跟中國經濟與貿易關係最密切的歐洲和西方國家。
她說:「這代表有可能做到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包括在重要領域,而不必然得參加一個全面性的戰略計畫。」
一名義大利政府高官本月稍早告訴《路透社》,義大利續簽一帶一路的可能性很低。
梅洛尼右翼政府對中國的態度為何,即將面臨第一場考驗。目前羅馬正在審查義大利輪胎廠倍耐力集團(Pirelli)一項股東協議,而倍耐力最大投資人為中國中化集團。
中國是G7多數國家的重要市場,特別是仰賴出口的日本和德國等經濟體。
G7領導人在上週末的峰會中,承諾「去風險」而不與中國「脫鉤」。官員與專家表示,這種態度反映了歐洲與日本擔心過於逼迫北京的後果。
義大利是否續簽一帶一路,媒體關注梅洛尼發言
(中央社)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接受《訊使報》訪問表示,評估是否續簽一帶一路還為時過早,評估要非常精細,涉及多方面利益。媒體分析,若不續簽,中國考慮到宣傳與得失,反應可能不會太激烈。
梅洛尼接受《訊使報》訪問時表示,義大利雖然是七大工業國集團中唯一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的成員國,卻不是與中國經濟貿易關係最密切的歐洲國家,這意味著即使是重要領域也可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而不一定要參加一個全面性的戰略計畫。
《蟻報》(Le Formiche)28日分析,義大利若不續簽一帶一路,中國可能不會做出嚴厲反應:第一,義大利是G7國家,中國若採取強制措施可能會自食惡果;第二,過度宣傳義大利不續簽只是讓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之際留下污點。
《蟻報》報導,義大利政府必須在年底前決定,是要退出2019年3月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與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MOU),還是讓它在明年3月自動續簽5年。
梅洛尼在談到與中國的經濟與雙邊貿易時表示,義大利對中國的出口雖然成長,但沒有達到備忘錄承諾的成長速度。2019年義大利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為130億歐元,2020年128億歐元,2021年157億歐元,2022年164億歐元。
然而,中國對義大利的出口卻明顯成長,從2019年的 317億歐元增加到2022年的575億歐元(尤其是電子產品、服裝、機械)。中國成為義大利的第2大供應國,但義大利卻是中國的次要貿易夥伴,是排名第24的供應國。
另外,《蟻報》22日分析澳洲的例子,指出澳洲退出一帶一路後,北京以打擊葡萄酒和龍蝦為手段,但這些作為只引發輿論反應與登上頭條新聞而已,實質上反而破壞雙方貿易關係。
義大利地緣政治局勢與位置優勢,有助退出一帶一路
(中央社)義媒報導,雖然一帶一路被描述為加強區域和實現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專案,但實際卻涉及重要的戰略領域,而義大利地緣政治新局勢與身處半島的位置優勢,有助退出一帶一路。
《蟻報》9日報導,如果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最終能讓義大利退出一帶一路,就說明她做到了選前承諾,頂住了某些官員的壓力。義大利外交部先前流傳,為避免北京的嚴厲反應,羅馬可提出和北京的「補償性」貿易協定,即不續簽一帶一路,但與中國另外簽署一份貿易協議。不過報導指出總理府拒絕這項提議。
報導也指出,根據幾週前的分析,鑑於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中爭議言論,以及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認為德國身處歐洲前線需承擔較大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而對烏克蘭提供武器持保留態度,使得羅馬當局一帶一路的決定,將為義大利和梅洛尼日後在跨大西洋關係中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義大利網路媒體Blitz報導,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MOU)提及雙方致力於在開放、包容、平衡的框架內加強合作,促進區域互聯互通,從而受益各方,促進和平、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報導說,促進和平、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是很好,但也引起很大爭議,因一帶一路具有地緣政治影響力,涉及極重要的戰略領域,如運輸、物流、基礎設施、貿易、金融和人們之間的連通性。
報導也分析,雖然一帶一路被描述為加強區域和實現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專案,實際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及其海軍透過一帶一路將地緣戰略臂膀擴展到國家邊界之外。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