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黑色五月暴動25週年,婦女團體要求政府正視騷亂中的性暴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民間團體要求政府正視在1998年暴亂中的性暴力,並指出總統佐科威應促成更具體的和解步驟。而暴動至今已過25年,印尼華裔族群雖不再受到嚴重打壓,但仍然容易受到偏見。
1998年5月,由於不滿蘇哈托政府的獨裁,以及亞洲經融風暴重創當地經濟,印尼民眾要求蘇哈托下台,但在民眾與政府的衝突下,卻演變成大規模的黑色五月暴動。
而華人是這場血腥事件的主要目標,估計有超過一千名華人死於這場暴動,大部分華人被在商業區和市場燒死,也有一部分被當場打死或遭到槍殺,而軍方無視暴民對華人的暴力和對華人婦女的強姦。此次暴亂最終迫使蘇哈托獨裁政權下台,並標誌著印尼改革運動的開始。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在印尼政府紀念導致蘇哈托下台的暴動25週年之際,印尼華裔婦女遭到襲擊的大部分內容仍未被提及。
25年前的黑色五月暴動中,雅加達及其周邊地區發生了152起針對印尼華裔婦女的性暴力事件,女權主義者Julia Suryakusuma估計全國的實際數字可能不只如此,她表示:「並非所有受害者都選擇挺身而出。羞恥、屈辱以及自我價值和尊嚴的完全喪失,常常導致強姦受害者不願向外透露恐怖和創傷的回憶。」
但悲劇也成為變革的催化劑, 1998年發生在華人婦女身上的性暴力事件統一了當時印尼「世俗」及遵循「穆斯林教義」兩極的婦女權利團體,並成立了全國暴力侵害婦女委員會(KOMNAS Perempuan),與政府共同合作打擊基於性別的暴力行為。
現任總統佐科威於2023年1月正式「承認」當年的暴動嚴重侵犯人權,並對此表示「遺憾」,但此聲明並沒有讓民間團體滿意,印尼國際特赦組織執行主任Usman Hamid表示:「公開點名幾起悲慘事件是遠遠不夠的,總統甚至沒有談論在1998年5月的騷亂中發生的性暴力。」
Suryakusuma說,她希望為佐科威能促成更具體的和解步驟,並強調:「如果沒有揭露軍方在5月暴動中參與的真實程度,就不可能產生和解,要清楚指出誰是主謀、誰執行了命令。」
而《半島新聞台》報導,排華事件25年後,印尼華裔族群雖不再受到嚴重打壓,但仍然容易受到偏見。

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指出,印尼約有280萬華人,總人口約2.37億,但2020年的最新人口普查並未列出該國的種族。
研究印尼華裔身份政治的學者Charlotte Setijadi表示:「我們看到過去 25 年來發生了許多非常積極的變化,但不可避免地,社區層面和日常層面的偏見仍然存在。」
隨著明年的選舉逐漸逼近,印尼華人逐漸意識到他們可能會成為政治戰中的攻擊目標。
「反華敘事仍然非常活躍,並且隱藏在表面之下,只要政治時機成熟,就可以將其用於政治動員的目的。」Charlotte Setijadi說,並舉例鐘萬學在競選連任雅加達市長時發表的言論被伊斯蘭團體指控褻瀆神明,因此被判處兩年監禁。
此外,報導也指出,民主和法治訴求是造成1998年暴動的導火線,但民主卻在佐科威的任期間「明顯惡化」,尤其政府推出的新刑法更是對印尼民主的新考驗。根據這項法律,侮辱總統和副總統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並嚴禁未經許可的抗議活動,此外,新刑法還禁止婚外性行為和非婚同居,顯示政府依舊保守的路線。

新聞來源:
- Indonesian activist lifts lid on rape of Chinese women in May 1998 riots: ‘it was a new low(南華早報)
- Chinese Indonesians reflect on life 25 years from Soeharto’s fall(半島新聞台)
- As Indonesia marks 25 years since Reformasi, is democracy unravelling under Jokowi?(南華早報)
延伸閱讀:
- 1998年印尼排華暴動後:有人為洩恨傳假照片給報社,也有逃難商人成為特派記者
- 已故印尼圖文畫家用繁體字創作:兒子為父親創「漢字術」品牌,人生格言成文青最愛
- 為何印尼政府準備擬定撤僑計劃?專訪學者賴劍文,談印尼與中國的關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歐穎慈
核稿編輯:杜晉軒
Tags:
南投縣13鄉鎮農特產品──烏溪線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及地理中心,也是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海拔由高至低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得天獨厚的多層次海拔亦孕育出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本文將再深入介紹「北南投」各鄉鎮的鄉鎮與農特產品,若有興趣不妨來南投晃晃吧!
南投縣位處台灣中部,為台灣唯一不臨海的內陸縣。縣內不只有台灣最高峰「玉山」、最大湖泊「日月潭」、台灣最長河流「濁水溪」之源頭,更是台灣海拔落差最大的縣市,從450到3600公尺,最高相差3000餘公尺。多層次的海拔亦孕育出南投農業多樣化的農特產品,例如花卉、竹藝品、香蕉、甘蔗、紹興酒、紅茶、高山茶等等。
南投13縣,依地理位置分為:
烏溪線:埔里鎮、國姓鄉、魚池鄉、仁愛鄉、草屯鎮、中寮鄉
濁水溪線:南投市、名間鄉、鹿谷鄉、竹山鎮、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
以下介紹「烏溪線」各農業鄉鎮與農特產品:
南投農業特色-埔里鎮
埔里鎮為盆地地形,四面環山,海拔約在380到700公尺之間,屬於副熱帶濕潤氣候,冬不嚴寒、夏不酷熱、而且雨量充沛、少強風。因地理環境優越,氣候溫和,土質肥沃,水質甘美,成為埔里鎮農特產品發展沃土。其中以香菇產量冠全縣與全國,香菇碩大甘美,為南投縣農產品外銷重點之一。另外,還有多樣花卉、紅甘蔗、夏季蘿蔔和百香果;新鮮青翠的茭白筍及各種野菜;香Q美味的米粉、香醇紹興酒、有「藥王」之稱台灣金線蓮…等等。讓埔里鎮成為兼具觀光與農業的新市鎮。
埔里鎮農特產品:紅甘蔗、茭白筍、百香果、香菇、蘿蔔、米粉、紹興酒、金線蓮
南投農業特色-國姓鄉
國姓鄉,因明末清初,鄭成功軍師劉國軒率兵肅撫,命名為「國姓」;戰後也依此改置「國姓鄉」。國姓鄉山多平原少,不適合耕作,故農民收入有限。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鼓勵民眾改種花卉水果,本縣梅樹種植面積約占全台的一半,產量冠全國。其中青梅栽植面積更超過1000公頃,占全縣第二位。居多客家人以獨特手藝醃製青梅,打造知名的「國姓梅」特產。另外柑林枇杷亦享譽全國,全盛時期,產量曾達全台70%。另外,在中潭公路旁的興起觀光草莓園。國姓枇杷和草莓產量近年來已躍為全國第二位,其他農特產品,多樣味美,深受消費者肯定。
國姓鄉農特產品:青梅、枇杷、草莓、柑橘、蜜汁楊桃、芭樂、甜桃、無子檸檬、波羅蜜、蜜釋迦、香蕉、香菇、茶葉、鹿茸
南投農業特色-魚池鄉
魚池鄉位於南投縣中央,山明水秀、環境如詩如畫。台灣知名景點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即位於魚池鄉。因海拔、溫度、濕度適合紅茶種植,品質極佳的日月潭紅茶,國內的阿薩姆紅茶即取自當地,成為國內最重要的農茶產地,其相關的觀光茶廠近年亦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除此之外,香菇、金線蓮、蘭花、檳榔、茭白筍、金針花、茄子、絲瓜、椪柑……等等,也是本鄉重要的農作物。本縣茭白筍產量為全國第一,太空包香菇產量全國第二,金針菜、茄子、段木香菇則佔全國第三。若有遊客來魚池鄉觀光之餘,記得品嘗本鄉多樣且味美的農特產品。
魚池鄉農特產品:日月潭紅茶、金針花、香菇、蘭花、茄子、金線蓮、椪柑、絲瓜、檳榔
南投農業特色-仁愛鄉
仁愛鄉位於本縣東北方,面積1,273.5平方公里,為南投縣的第二大山地鄉。東面有中央山脈與花蓮縣相毗鄰,北邊有白狗大山、八仙山等高峰,群山綿延、溪流縱橫、美不勝收。高海拔的優越自然環境,孕育當地獨具特色的農產品,例如溫帶水果種類和產量豐富,尤其以蘋果、梨和李子的產量分居全國第二、三、四位;另外,高冷蔬菜、溫帶花卉、高山茶、冷水淡水魚-虹鱒、以及原味十足的香檽米、放山雞等,皆為國內名聞遐邇的南投特色農產品。
仁愛鄉農特產品:鯝魚、虹鱒、土雞、水蜜桃、新世紀梨、蘋果、李子、高山茶、高麗菜、翠玉白菜、山芹菜、結球萵苣、咖啡、香糯米
南投農業特色-草屯鎮
草屯鎮舊名「草鞋墩」,早期為鹿港進入內山地區門戶,因其挑夫、商賈、拓荒者雲集,到此換棄舊草鞋,久而久之,草鞋成墩,故稱「草鞋墩」。草屯位處「副熱帶季風氣候區」,除東部少部分高海拔區,冬季溫度較低外,大致為冬季涼爽乾燥,夏季高溫多雨,利於生產農作物及各項經濟活動。草屯最重要的農作物當屬稻米、菸葉和檳榔。稻米種植面積為南投之冠,占半數以上;菸葉面積居全國第二位,而草屯鎮的種植面積即佔全縣六成,菸酒公賣局台中菸葉廠半數原料來自此地。
草屯鎮農特產品:稻米、菸草、檳榔、荔枝、薏仁、葡萄、火鶴花、香蕉、蜜釋迦
南投農業特色-中寮鄉
中寮鄉位處南投縣中央,四面環山,山坡地佔大部份面積,故為「平地的山地鄉」。耕地多為傾斜山坡地,水利不便,耕種則以旱作為主。中寮鄉香蕉為本鄉最重要的農作物,亦是南投縣最大產地。昔日因香蕉外銷黃金時期沒落後,竹筍、龍眼、檳榔、茶樹及柳丁等作物起而之。當下龍眼種植面積達1500公頃以上,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荔枝栽植面積亦佔全縣第三位;近期大力開發文旦作物,栽植面積冠全縣,並已建立相當口碑。最近中寮鄉積極栽培新興果樹,如茂谷柑、甜柿等,因品質優異,市場價格相當高,深受消費者喜愛,為前景看好的重點培育水果。
中寮鄉農特產品:香蕉、茂谷柑、甜柿、龍眼、柑桔、荔枝、文旦、二尖茶、竹筍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