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圖解】對比兩岸航跡圖,解讀中國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的戰術動機與目標

【圖解】對比兩岸航跡圖,解讀中國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的戰術動機與目標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是有一定的戰術動機與目標,並非只是單純恫嚇台灣而已。中國軍機的活動,與美國、日本的活動息息相關,更取決於中國的軍事能力,只要解放軍有能力辦到,中國就會去做,與兩岸關係好不好的關聯性並不大。

文:王臻明

中國的軍機與船艦,近年來不斷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引發緊張情勢。國防部也仿效日本,開始公布每日的解放軍活動航跡圖。不過國防部只作半套,因為只公布解放軍的活動航跡圖,並不容易判斷中國進行這些軍事活動的企圖。

剛好中國半官方的「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常常公布美國與其盟邦在台海周海的活動情況,剛好可以拿來對照。以圖解的方式,更容易瞭解中國侵擾台灣周邊空域,進行各種戰術操演的背後機動與目標。

首先這一張,是解放軍軍機繞行到台灣東部空域的航跡圖,同時當天還有無人機繞行台灣本島一周。

截圖_2023-05-27_下午9_33_33
Photo Credit: 國防部
2023年5月11日早上6點至隔天6點,台灣周邊空域的中國軍機活動示意圖

而這一張則是「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所公布,美國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打擊群日前在西太平洋巡弋時的航行軌跡。

截圖_2023-05-27_下午9_35_36
Photo Credit: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
2023年4月8日至5月5日,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打擊群的航行軌跡

雖然日期不同,但把這兩張圖套繪在一起,就會發現中國無人機的航跡與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的航跡重疊,這應該不是巧合。說明中國的無人機繞行到台灣東部空域的訓練目的之一,在於演練如何截擊美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

截圖_2023-05-27_下午9_40_55
Photo Credit: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
兩張航跡圖以台灣本島為參考點,將台灣本島的大小調成一樣後,套繪而成

讓我們把圖面放大一點,可以看得更清楚。這張套繪圖說明兩件事,第一是中國的轟-6與殲-16,也飛過類似的航線,所以這條攻擊航線並非無人機專屬的。第二是中國都是在美國的軍機、艦艇離開後,錯開日期進行演練,避免直接爆發衝突,但針對性非常明顯。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12_52
Photo Credit: 王臻明
放大後的套繪圖,可見到中國軍機的航跡與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的航距重疉

下面這一張,是「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所公布的另一張圖,繪製了美軍偵察機RC-135V在台灣西南方空域進行偵察的航跡,附近還有一架KC-135R空中加油機在接應。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16_04
Photo Credit: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
2023年4月6日,美軍偵察機的飛行航跡圖

下面這一張,則是中國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西南島的典型飛行路線,這張航跡圖記錄的是運-8技偵機與運-8反潛艦,但中國的各式戰機、轟炸機都有飛過相同航線的記錄。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17_12
Photo Credit: 國防部
2023年4月17日6時至4月18日6時,中國軍機的飛行航跡

套繪在一起後,兩者的關聯性就一目瞭然,中國的軍機常常出現在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空域,目前之一就是演練如何攔截、驅離美國的偵察機。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19_20
Photo Credit: 王臻明
套縮以後,可以發現中國軍機的折返點,是有經過考量的,剛好貼合美國偵察機最常活動的空域

下面這一張也是「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所公布的航跡圖,記錄了美國偵察機與反潛機,大舉在台灣海峽南側與巴士海峽北側,進行演習與偵察的情況,可以見到當天有RC-135V偵察機、P-8A反潛巡邏機、EP-3E電子偵察機,還有在一旁支援的KC-135R空中加油機。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21_20
Photo Credit: 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
2023年4月17日,美軍多架偵察機、巡邏機與空中加油機,在台灣南方空域活動

下面這張則是台灣國防部所公布的航跡圖,記錄了中國軍機大舉出動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情況。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23_02
Photo Credit: 國防部
2023年4月8日,中國軍機大舉出動,除了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還故意跨過台海中線

兩張航跡圖進行套繪以後,更能看到雙方的角力。中國不會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演習時,展開反制行動,甚至也不會在接下來幾天內進行。相反的,會選擇間隔一段時間後才傾巢而出,並配合突破台灣海峽中線的挑釁活動,同時向美、台雙方進行施壓。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24_39
Photo Credit: 王臻明
套繪以後,可以看到美、中雙方的軍機,在台灣西南方空域的活動情況

最近中國還派遣無人機繞行台灣,下面這一張並非首次,不過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航跡圖。特別注意這架無人機在台灣東部空域飛行時,有兩個轉折點,而非直線飛行。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27_29
Photo Credit: 國防部
2023年5月2日6時至5月3日6時,中國除了侵擾台灣附近空域,還派遣一架無人機繞行台灣本島

將這張國防部所公布的航跡圖套繪在地圖上,並標上與那國島的位置(黃色星星處),就可以清楚看到,中國無人機的曲折航線,是要避開與那國島,畢竟這是日本的國土,中國目前仍不願直接闖入日本領空,但很明顯這架無人機是故意擦過那國島的外圍空域,那為什麼中國要這麼做?

截圖_2023-05-27_下午10_29_25
Photo Credit: 王臻明
在套繪以後,可以清楚看到,中國無人機繞行台灣本島的航線,更靠近與那國島這一側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日本在4月底宣布將在石垣島與與那國島部署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表面上的理由是要防範北韓試射飛彈的殘骸,掉入日本離島。但實際的目的是劍指中國,特別是與那國島距離台灣非常近。

中國為了表達不滿,同時也可能想要偵察與那國島是否已經開始構築陣地,並展示自己有能力攻擊與那國島。在日本宣布部署飛彈後,沒幾天立刻出現了首次的無人機繞台飛行。

所以中國侵擾台灣周邊海、空域,是有一定的戰術動機與目標,並非只是單純恫嚇台灣而已。我們平日難以察覺,一來是因為中國本身就刻意錯開時間,不願意現在就與美國攤牌,二來是台灣的國防部只公布了片面的訊息。事實上,中國的軍機繞台,或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並非在這幾年才開始,只是過去國防部並未公開。

可以這麼說,中國軍機的活動,與美國、日本的活動息息相關,更取決於中國的軍事能力,只要解放軍有能力辦到,中國就會去做,與兩岸關係好不好的關聯性並不大。覺得只要台灣讓步,兩岸關係處理好,中國方面就會有所克制,是太過天真的想法。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圖解】中國侵擾台灣周邊空域的戰術動機與目標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