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空服員家屬對〈一位空服員的告白〉的異見

一位空服員家屬對〈一位空服員的告白〉的異見
Photo Credit: Chris OBrien@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或許我是該家航空公司的員工家屬,對於該名空服員所言情事略知一二,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李小姐隨後舉出台灣客人常見的惡行惡狀:拿不到撲克牌就發脾氣、生日要求要有禮物、要求高艙等服務(高艙等枕頭毛毯、冰淇淋等)。這些「台灣鯛民」的舉止讓她既「傷心」又「害怕」,但請問李小姐是否認真想過他們為何會有這些要求?而他們的要求真的是太超過嗎?

Photo Credit: Jetstar Airways @Flickr CC BY SA 2.0

Photo Credit: Jetstar Airways @Flickr CC BY SA 2.0

要指責他人 先檢討自己吧!

請容我這位超過20年的資深空服員眷屬,揭露國內某家知名航空公司員工內部的一些「潛規則」。

李小姐不是呼籲台灣人要有「公德心」嗎?事實上,這家公司不少員工的「私德」都有待檢討。若乘客中有員工眷屬或親友,即便是坐在經濟艙,這些乘客也能享受特別待遇:高艙等枕頭毛毯拖鞋、冰淇淋、飲料…,更離譜的還有「打包外帶」的服務。

試問,若是其他「普通」乘客見到,他們豈知這是空服員「慷公司之慨」的不當行為,只會認定服務有「厚此薄彼」之嫌,進而提出同類要求。生日小禮物,若公司有此規定,證照查核一翻兩瞪眼,爭議應該不大吧!至於機上贈品撲克牌,本來就該足量供應給機上有需求的乘客,否則「他有我沒有」,有些客人當然會生氣。

既然要說「以客為尊」,消費者就處於高位,服務人員就該放低姿態,而且不論何類客戶,外國人、台灣人、中國人……皆應一視同仁。李小姐在文中不諱言,「大聲斥罵陸客」、「蹲下身來,耐心對這位台灣客人」,那真不知她會如何「侍候」那些高鼻白膚的外國人?

李小姐認為台灣人「永遠」不知道,乘客和空服員的關係完全是場公平交易,花錢買的是服務,而不是服務生的尊嚴。請問李小姐,難道妳也「永遠」不知道,服務不周常會傷及客人的尊嚴,特別是顯而易見的差別待遇,根本就是場不公平的交易。

既然李小姐那麼在乎「公平」與「尊嚴」,那我認為也該「公平」看待任何服務從業人員的「尊嚴」。

台灣空服員的薪資待遇較一般服務業高,外表也較光鮮亮麗,又可趁職務之便遨遊四海,難道他們的尊嚴該比其他服務業來得高,與消費者的關係更強調公平交易?記得內子還是空服菜鳥時,她不少同事常自我調侃為「高級服務生」,當時我曾納悶幾個問題「那什麼是低級服務生?」「你們有多高級?」「比服務的客人還高級嗎?」

傷到誰的「玻璃心」?

我也仿效李小姐,講一個真實的空中故事。

內子剛上線前幾年,有一天下班她拖著疲憊的身軀踏入家門,行李尚未放妥即向我大聲抱怨「台灣人真是太沒水準了!」

「怎麼了?」

「今天機上那些台灣歐吉桑、歐巴桑,講話大小聲,當客艙是他們家。又愛嫌東嫌西,問東問西!一副有錢是大爺的模樣,惹得全體組員都非常不爽!」

我請她先息怒,倒杯水給她,然後提出我的看法。

「老人家耳朵常重聽,說話當然會比較大聲,他們有時並不自知。更何況有些人可能很少出國搭飛機,他們也不清楚機上的規矩。」「你我都是台灣人,我們父母可能就是你同事眼中沒水準的台灣人,他們搭飛機也許有同樣的言行,難道你也會對他們不爽?」

「你們飛機上應該有不少返鄉探親的外省老伯伯吧!我不相信他們在飛機上的表現會比同齡的台灣人來得規矩,講話同樣會大小聲,習慣恐怕也不大好。可是,你們同事不會認為這些外省老兵沒水準或令人討厭,反而更加關心照顧他們,甚至還在私底下說他們好可憐!」

內子聽完,一時語塞,我又告訴她。

「你們同事,特別是外省籍同事,懂得將心比心。或許不少人的父親也是老兵;不過,他們礙於族群偏見,不肯體諒這些歐吉桑、歐巴桑,把他們當自己人,反而心生嫌惡,你為何要受同事影響?隨他們起舞?」

20年前的往事,原本我樂觀地以為這家公司的員工愈來愈能接納台灣人,沒料到竟還有李小姐這樣的空服員,認為「台灣客人」「台灣團」是空服員最害怕的名詞。

希望這只是極少數空服員的看法,否則我呼籲台灣人拒搭這家公司的飛機,因為我們令李小姐這類人害怕,使她們如同「玻璃心」的優越感掉落一地,羞辱她們「將自卑化為自大」的職業尊嚴。

縱使不少台灣人在離開機艙前也會對她們點頭或微笑,甚至道聲謝謝(只是通常不會像中國人那樣大聲說出),她們仍然覺得「傷心」的台灣客比「傷身」的中國客讓空服員傷得更嚴重!

Photo Credit: Chris OBrien@Flickr CC BY 2.0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