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畫說音樂(上):謝赫六法論與西方古典音樂

畫說音樂(上):謝赫六法論與西方古典音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好的樂曲詮釋,永遠不能放在拍子機下對讀,因為無論演奏者抑或音樂自身,也需要一種人性的呼吸。讀出了作品的字裡行間,音樂方能靈動。細心聆聽蘇可洛夫(Grigory Sokolov)彈奏這首奏鳴曲,他巧妙的掌控著音樂的時間元素(例如樂句之間的呼吸、音符之間的斷連)、聲響上的抑揚頓挫,賦予樂曲靈動的氣息以及清晰無誤的方向感。就像中國山水畫那道無形之氣的運行。如此精彩的演奏,不就是氣韻生動嗎?

至於「骨法用筆」的「用筆」兩字,涵蓋範圍相當廣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可理解為繪畫時所用的筆觸:輕、重、疾、徐、粗、細、濃、淡、抑、揚、頓、錯等等。(也適用於音樂)後者可細分為更具體的筆法,也是一般人通稱的「鉤勒斫拂、皴擦點染」。例如石濤《黃山圖》中,右方的巨峰與左方的岡阜,畫家主要運用了披麻皴及荷葉皴等筆法,而畫面後方的石筍山峰則重鈎而不多皴,與前方的主峰形成恰好的對比。

(感謝香港藝術館授權使用其藏品之圖片)

gfkw0hshwfrybkc9553mncr67o5zyx

(下篇)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