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不論朱的動機為何,已讓藍營各方失去信任基礎,侯郭整合更是難上加難

不論朱的動機為何,已讓藍營各方失去信任基礎,侯郭整合更是難上加難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反正橫豎都要處理這個問題,侯友宜原本應該在對自己最有利的時候順勢而為,但他最終還是選擇被動徵召的下策,朱立倫還把事情弄得更複雜,再加上一連串情勢發展對侯友宜極端不利,如今許多藍營支持者已經思考救亡圖存到下一步了。

就在黨中央急就章公布徵召名單後,國民黨似乎陷入某種實質分裂的危機中,近日三個政治屬性截然不同的單位,所做的民調結果更讓外界議論紛紛,內容雖有些落差,但大致符合侯友宜目前的選舉趨勢。

輿論質疑朱立倫為何要把簡單的事情搞得如此複雜,為了讓「內定」侯友宜的程序開起來較有正當性,所以再把郭台銘找來玩一場永遠都不可能獲勝的騙局?還是朱立倫背後還有更大的「劇中劇」與陰謀,亦即為了壓制侯友宜的聲勢,先搞一齣拉郭打侯的初賽,等侯出線後再因其烙跑與論述貧乏的問題發酵,導致民調重挫或無量下跌再度發生「換柱」劇情。

不論朱的動機為何,他已經造成藍營各方人馬失去彼此信任基礎,更讓侯郭之間的整合難上加難。

連續被擺道兩次的郭董

現階段的郭台銘,從霸氣總裁變成了政治落難者,外人看來像是被朱立倫擺了一道;一度向郭台銘靠攏的地方派系與議長聯盟,再被打成「牛鬼蛇神」後,有的憤而退黨,有些則是按兵不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郭台銘正在等風起,只要藍營內部的政局發生化學變化,他自由有條件取而代之。

屆時要走自己的路或所謂郭柯合,固然也是選擇,但在江湖策士的慫恿下,就成了郭董眼中「相見恨晚」的隆中對——其實在郭台銘心中這些三分天下的奇謀,不過都是贏回自己政治行情的籌碼罷了!

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郭台銘四年前也入了吳敦義的局,雖然彼時遊戲規則與初選辦法要比這次清晰得多,但由於國民黨協調時不願做手機民調,再加上韓粉拚命死守電話,最後導致郭董落敗並選擇含恨退黨。

令人疑惑的是,四年後郭台銘訴求「大談判時代」作為自己投入選戰的人設,這是故意與侯友宜進行競爭的「市場區隔」策略。只不過,在極不公平的制度前提下,郭這次還願意再進朱立倫的局,事後再透過相關人士大喊上當受傷,這般政治判斷又如何帶領台灣與善於統戰的中共對抗?

地方派系的角色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