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府該補助凍卵嗎?凍卵機構無法可管,婦團呼籲修法保障女性生育自由

政府該補助凍卵嗎?凍卵機構無法可管,婦團呼籲修法保障女性生育自由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賴詩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前凍卵醫療業者呼籲透過一年一次的AMH檢測作為評估生育力和凍卵的依據,也有議員提案提供凍卵補助。但台灣凍卵的使用率其實不到10%、活產率僅有2.6%,凍卵機構及凍卵的處置也沒有法源列管,在這樣的狀況下,凍卵或許對女性的生育自由及少子化沒有幫助。

醫界時常警示35歲是女性的生育斷崖,讓未育的大齡女性倍感焦慮之際,也讓「凍卵」似乎成為解套選擇。尤其在被媒體、名人以女性主義行銷語言包裝後分享的凍卵廣告資訊大量出現的情況下,凍卵更成為一種風氣、時尚。

日前凍卵醫療業者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與2022年甫成立的台灣凍卵協會,更呼籲女性應透過一年一次的AMH檢測作為評估生育力和冷凍卵子的依據,也有台北市議員民進黨籍的陳怡君、林延鳳及洪婉臻、國民黨籍的柳采葳提案,針對女性市民提供凍卵補助。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出,目前大眾對於凍卵的了解,除了凍卵是「養兒育女的超前部署」、「讓女性從生理時鐘的枷鎖解放」、「生育自由」等抽象語言外,其實從凍卵到生產之間還有相當多的資訊並沒有被說清楚。例如凍卵的使用率及活產率、凍卵的相關法律規範等。

黃淑英認為,在政府補助凍卵前,應該善盡讓民眾了解凍卵的相關利弊及影響的義務,才能讓民眾做出「知情」選擇,更應該做好凍卵補助的效益評估,才能把錢花在刀口上。

s_216924162
Photo Credit: 台灣凍卵協會

台灣凍卵協會於2023年5月召開記者會,呼籲推動一年一檢AMH及凍卵補助。

AMH一年一測有必要嗎?

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能顯示卵巢卵泡的庫存量,是生育專家在確定生育治療的劑量或為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體外受精)採集卵子時使用的工具。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明,若AMH檢測數值超過5,則有可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若檢測的數值在2到5之間,即代表正常;若檢測數值小於2,則可能在10年後步入更年期。

然而卵泡減少本就是女性生理的自然進程,是一種對女性身體的保護機制,黃建霈解釋,女性在剛出生時約有1、2百萬顆卵泡,到青春期時就減少至約30萬顆,30歲時約8萬。

黃淑英指出,日前有生殖專家說女人在20至30歲時「喪失」了60%的卵子,呼籲女性從20歲開始一年做一次AMH檢測,如果太低可考慮凍卵。黃淑英表示,若以「喪失」來形容這種自然生理機制,反而容易錯誤地造成女性的焦慮及恐慌,更是將女性的身體醫療化,誘使女性接受不必要的生育治療。

黃建霈也說明,2017年美國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卵巢儲備減少和AMH數值低與不孕/不育無關。也就是說,AMH數值低並不表示不容易懷孕,高也不代表生育力強。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在2019年也建議不要對未診斷為不孕症的女性進行AMH檢測,並表示不應該將其用在向女性提供「當前或未來的生育能力」的諮詢。

英國生殖醫學會(BFS)也反對將AMH檢測行銷為預測受孕的方法。英國生殖醫學會更指出,AMH檢測的研發旨在提供人工生殖資訊,而不是用在自然的生育上。

黃建霈表示,能不能「生」,除了取決於卵子的數量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也會造成影響,比如子宮的狀態、輸卵管是否通暢、甚至男性能不能提供正常的精蟲等,就算受孕了也還有受精卵能不能著床、著床後會不會流產等關卡,因此所有女性都做AMH檢測的意義不大,尤其女性在25歲以前的檢測數值通常都很高,但實際上卵子的數量卻在減少。黃建霈也說,若女性在嘗試自然懷孕前就先做AMH檢測,且因檢測結果數值不高產生焦慮,可能也會令女性無法自由的安排人生計劃。

關於凍卵你不知道的事

  • 凍卵的使用率及活產率低

有關凍卵的使用率及活產率數據相當有限,目前台灣唯一的數據是台大醫院婦產科2022年的研究:18年間645名女性凍卵,使用率不到10%、活產率僅有2.6%。而美國的數據是使用率6到20%,活產率11到21%。

由於凍卵所要付出的費用不僅有「取卵」及「保存」,後續還有人工生殖的費用,如需多次取卵或實行多次人工生殖,費用也會跟著提升。在使用率及活產率都低的情況下,黃淑英表示,凍卵不見得能讓女性擁有「想生就生」的自由,反而還可能付出大量不必要金錢,造成遺憾與懊悔。

因此黃淑英建議,在政府決定補助凍卵前,應先思考凍卵在使用率及活產率都不高的情況下,是否對少子化真的有幫助;再者,由於凍卵所費不貲,在政府補助費用只有一小部分的前提下,還是只有經濟能力較高的人會使用這項補助,而無法惠及就業不穩定或低收入的女性,造成資源逆分配。

黃淑英也指出,若政府補助凍卵,可能會變相造成鼓勵女性「晚育」,這其實和目前政府及醫療體系呼籲的「早婚、早生」政策相違。

  • 社會性凍卵目前沒有法律規範及保障

目前台灣《人工生殖法》規定,凍卵生子的人工生殖技術僅適用於「不孕夫妻」,對於社會性凍卵的保存、使用及棄用並沒有法律規範,對於凍卵機構、設備及警示系統也沒有納入政府的監管機制。黃淑英指出,美國在2018年就曾發生生殖機構的冷凍儲藏設備故障的意外,造成超過2000多枚凍卵及胚胎面臨報銷。

目前台灣的凍卵從價格、方式到後續的保存都相當不透明且無法可管,這讓凍卵者的權益缺乏保障,也讓單身女子及同婚女性無法在凍卵後進行人工生殖,黃淑英表示:「從這樣看來,凍卵其實沒有給女人生育自由」。

適齡婚育是政府目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以下簡稱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適齡婚育是目前政府的目標,環顧國際間因應少子化問題,也都是先以優化養育子女的環境為政策方向。據國健署掌握的資料,現在沒有其他國家有補助社會性凍卵,也沒有國家在做一年一次的AMH檢測。但由於台灣許多地方政府已先對凍卵進行補助,國健署也在4月中偕同生命醫療、社會科學、法律、性別倫理等專家一同開會討論凍卵補助政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