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洲各國能源短缺,芬蘭竟然「能源過剩」電價跌破零元,供應商設法減少生產

歐洲各國能源短缺,芬蘭竟然「能源過剩」電價跌破零元,供應商設法減少生產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臨俄烏戰爭所導致的能源危機,芬蘭從去年開始推動節約能源行動,加上今年春季的融水充足而造成能源生產過剩,現貨電價跌至零元以下,國內能源供應商正設法放緩生產以免蒙受損失。

文:饒珮琪(Peichi Jao)

據《商業內幕》報導,當歐洲各國仍面臨著能源危機帶來的影響,芬蘭國內的清潔能源供給充足,現貨電價甚至於今(2023年)5月24日的中午前跌至零以下,呈現「負電價」的情況,芬蘭電網營運商Fingrid執行長尤卡・盧蘇寧(Jukka Ruusunen)表示,這意味著當天的平均能源價格略低於零。

負電價原因:去年的節約能源與今年的生產過剩

自從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禁止從該國進口能源之後,芬蘭持續面臨著能源稀缺問題。經《TechTimes》報導,近期出現負電價現象可歸因於兩大要素:再生能源前所未有地出現生產過剩情形,以及芬蘭國內為因應能源危機所採取的節約能源行動。

今年芬蘭及其他北歐國家地區的融水則非常充足,春季期間的融水量過大導致能源過度產出且無法放緩。尤卡・盧蘇寧向《YLE》表示,目前芬蘭擁有足夠的電力,且幾乎無排放廢氣問題,人們可以放心用電而不需感到負擔。

能源價格呈負數並非指消費者可獲得額外收益

據《商業內幕》指出,以實際情況來說,出現負電價並非表示芬蘭人會因用電而獲得報酬,人們支付加價過的商定費用而非原始的市場價格。

綜合《TechTimes》報導,當能源價格呈現負數,表示電力費用已降至零以下。當市場的電力供應過剩,超過了對電力的需求便會出現此狀況。乍看之下似乎違反直覺,但負能源價格的出現也有其正面效益與負面影響。

一方面來說,負電價可減少電費使消費者受益;然而,負電價情形也可能對能源營運商造成財務上的挑戰,難以自行負擔發電營運成本並同時在負電價時期創造營收。

短短幾個月內從能源缺稀變成過度供應的情況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