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沙烏地拿歐美補助發展「鋰產業鏈」抗衡中國,並攜手鴻海發展國家電動車品牌Ceer

沙烏地拿歐美補助發展「鋰產業鏈」抗衡中國,並攜手鴻海發展國家電動車品牌Ceer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以外的鋰電池產業正在成形,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主席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日前強調,沙烏地阿拉伯不僅要打造一個新的汽車品牌Ceer,並且吸引國際和在地投資。

不讓中國電池產業獨佔鰲頭,沙烏地阿拉伯向歐美合作,發展電池原料——鋰產業鏈,而第2座大型鋰電池加工廠,預計2026年生產出首批氫氧化鋰,外界指出此將有助於鴻海和沙烏地阿拉伯國家,共同發展電動車品牌Ceer。

阿拉伯攜手歐美國家,擴大鋰礦加工能力

電動車產業正蓬勃發展,中國在電車電池的關鍵原物料——鋰佔有一席地位。事實上,中國佔全球6成的鋰礦儲量,其優勢不僅在於其鋰礦儲量,還在於其鋰礦生產能力和技術。

多年下來,中國業者擁掌握先進的鋰礦開採技術和高效的生產設備,這使得它們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鋰礦。此外,中國還投資了大量資金和研發力量來改進鋰離子電池技術,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進一步推動了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此外,中國國內鋰礦資源還吸引了大量的外資投資,許多國際鋰電池生產商在中國設立了生產基地,以利用當地的礦產資源和廉價勞動力,進而帶動下游品牌比亞迪(BYD)等電車業者擴張。

鋰代表了新能源的崛起,除了各國為了不讓北京獨佔未來的能源產業,紛紛建立新的供應鏈,以分散風險。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沙烏地阿拉伯正計劃和歐美國家合作,並建設第2座鋰加工廠。

報導指出,這一座鋰電池加工廠是在澳洲上市的鋰業新創公司European Lithium。它們和沙烏地工業集團Obeikan Investment Group合作,耗資3.5億至4億美元,2026年生產出第一批氫氧化鋰,兩者分別持有50%的股份。

這一座鋰電池加工廠,其實是受惠於美國、歐盟的補貼,預計使用由奧地利開採的氫氧化鋰,供應給德國車商BMW。

阿拉伯電車品牌Ceer攜手鴻海

European Lithium執行長託尼塞奇(Tony Sage)直言,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擔心,如果中國切斷鋰相關礦物出口,這對能源轉型絕對是一場災難。

值得注意的是,沙烏地阿拉伯除了建立鋰電池產業鏈以外,也積極打造自己的電動車品牌Ceer。這是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和鴻海的合資企業,並且獲得BMW的零部件技術授權許可。

鴻海指出,Ceer將提供一系列電動車的設計、製造和銷售服務,並將引領娛樂智能座艙、智能網關和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等領域,而Ceer預計到2034年時為沙國的GDP貢獻達80億美元。

PIF主席穆罕默德(Mohamma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日前強調,沙烏地阿拉伯不僅要打造一個新的汽車品牌,並且吸引國際和在地投資。他說Ceer作為PIF協助推動2030年願景,擘畫經濟增長戰略的一部分,將在未來十年內為沙烏地阿拉伯的GDP作出貢獻。

最後,鴻海科技董事長劉揚偉日前也表示:「很高興能與PIF成為夥伴,在沙烏地阿拉伯設立一家專注於設計和製造的電動車公司。」

劉揚偉強調,未來將利用鴻海的科技專長來支持Ceer的願景,打造一系列具備智能網關、通訊娛樂和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且備受歡迎的電動車。鴻海也指出,目標是在沙烏地阿拉伯和周邊地區,將電動車打造成為市場主流的產品。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