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香格里拉對話:美國防部長演說批共機危險攔截,菲、英、加3國防長強調印太和平關鍵在合作

香格里拉對話:美國防部長演說批共機危險攔截,菲、英、加3國防長強調印太和平關鍵在合作
「香格里拉對話 」在新加坡舉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3日發表演講|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海緊張情勢持續升高之際,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透露,今日稍晚將與澳洲、日本及菲律賓國防官員共同舉行會議,討論強化海上合作。奧斯丁也提到,下個月舉行的「護身軍刀」跨國軍事演習將聚集14個國家,預計超過3萬人員參與,包括來自日本等國。這也是法國、德國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支持印太共同願景的方式。

(中央社)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今(3)日在「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亞洲安全會議發表演講表示,共機持續對美國及盟友軍機進行危險攔截;美國不尋求衝突,但面對霸凌或脅迫,「我們不會退縮」。

為期3天的「香格里拉對話」2日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舉行。奧斯丁今日以「印太共同願景」為題針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領導力發表演講。

奧斯丁表示,中國持續對美國及盟友在國際空域合法飛行的軍機進行危險攔截,最近又看到另一起令人擔憂、共機「挑釁且不專業」的例子。

美國日前指控一架中國殲16戰機5月底在南海攔截美國空軍RC-135偵察機期間,做出沒必要的挑釁行動,中共戰機飛行員直接飛到RC-135偵察機機頭,迫使美軍軍機飛過其尾流。北京也反控是美方挑釁。

奧斯丁在演講中指出,美國會持續協助盟友及夥伴抵抗脅迫、霸凌,「我們不尋求衝突,但面對霸凌或脅迫,我們不會退縮」。這對台灣海峽來說,格外重要。

中國近年加大對台軍事打壓,共機飛越台海中線也成常態。

另一方面,奧斯丁表示,美國正在加強盟友及夥伴關係,「我們共同的目標很清楚:嚇阻挑釁,深化提倡繁榮與避免衝突的規則及規範」。

他說,美國正加強規劃、協調,與來自東海、南海及印度洋的朋友一起訓練。這包括澳洲、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等盟友,以及印度、印尼、越南、新加坡等夥伴。

南海緊張情勢持續升高之際,奧斯丁透露,今日稍晚將與澳洲、日本及菲律賓國防官員共同舉行會議,討論強化海上合作。

奧斯丁也提到,下個月舉行的「護身軍刀」(Exercise Talisman Sabre)跨國軍事演習將聚集14個國家,預計超過3萬人員參與,包括來自日本等國。這也是法國、德國及英國等歐洲國家支持印太共同願景的方式。

「香格里拉對話」由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舉辦,聚集來自亞太、歐洲及北美等地區的國防部長、軍事將領及資深國防官員,以及企業領袖與安全專家,共同討論關鍵的安全挑戰。估計今年近600人與會。

photo-5
Photo Credit: 中央社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3日在「香格里拉對話」發表演講表示,美國有決心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會持續維持強大的嚇阻力,並呼籲北京與美國進行軍事對話。

3國國防官員呼應奧斯丁演說內容

(中央社)菲律賓、英國和加拿大國防官員今日在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會議上表示,合作對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來說至關重要,包括與地區外的國家合作。

《路透社》報導,在一場全體會議上,3國國防官員呼應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先前發表言論。奧斯丁強調,溝通與合作對維持區域安全及穩定至關重要,而不僅只是軍事力量。

加拿大國防部長安南德(Anita Anand)說:「加拿大對於打造一個穩定、平衡的地區有著濃厚興趣。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打造一個講求國際規範、各方負責任參與的印太地區,和平解決爭議的印太地區,以及最終自由、開放且具包容性的印太地區。」

菲律賓國防部長加維斯(Carlito Galvez Jr.)表示,印太地區與日俱增的競爭,已增加維護法治與追求對話的必要性。

加維斯指出:「正如一句古老的俗諺,有好圍籬才有好鄰居。當鄰居有明確的界線,並尊重既定界線時,關係才會真正友好。」

英國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表示,英國會持續「傾向」印太地區,還說鑑於俄羅斯「在亞洲地區頗具侵略性……在當地仍保有一個大型海軍艦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在亞洲部署並沒有越界。

中美兩國武裝部隊溝通管道凍結已久,美國防部日益擔憂

(中央社)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與中國防長李尚福2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短暫微笑握手致意,但事實上兩國武裝部隊之間的溝通管道凍結已久,正成為美國國防部日益擔憂的問題。

《路透社》報導,奧斯丁曾試圖在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對話」期間與李尚福正式會面,但遭到北京方面拒絕,奧斯丁最後只能在亞洲軍事領袖們忙於會議的週末之前,在晚宴上快速交流。

美國官員和分析師認為,美中兩國對軍事風險的看法存在令人擔憂的差異,這次尷尬的會面只是一個最新例證。美國積極推動更多、更深入的軍事交流,中國卻不願參與。

從台灣議題、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活動,到美國採取措施遏制中國半導體產業,諸多問題都使美中產生摩擦,兩大超級強權之間的關係日益緊張。

美軍推動與中國軍方高層和工作層級建立開放的溝通渠道,以降低爆發潛在衝突的風險,這是美方長期以來提倡的做法。

相比之下,中國領導人建立軍事聯繫的進度緩慢,在外交緊張時期關閉溝通管道的速度卻很快。美國官員說,美國今年稍早擊落侵入領空的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後,雙方的電話聯繫就中斷,至今未恢復。

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上週在活動中透露,美國向中國提出電話通話、會面、對話,都遇到許多困難。

中國駐華府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2日在聲明中表示,中美之間的溝通有利於增進相互了解,「然而,現在美方說希望與中方對話,同時試圖透過一切可能的方式打壓中國,持續制裁中國官員、機構和企業……像這樣的交流有任何誠意和意義嗎?」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