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地方財政惡化,發債總額逾新台幣15兆,停車場特許經營權成地方政府熱賣「產品」

中國地方財政惡化,發債總額逾新台幣15兆,停車場特許經營權成地方政府熱賣「產品」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事政府投融資人士指出,地方政府若不轉讓停車位經營權,只能逐年收停車費,轉讓之後,即可一次性收取25或30年的經營收入。據指出,今年出讓停車位特許經營權的地方政府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以縣區級為主。

(中央社)中國媒體《第一財經網》1日報導,據官方和證券業者統計,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總額累計達人民幣(下同)3兆5000億元(約新台幣15兆),比去(2022)年同期增加6.6%。

報導說,近年中國地方政府的發債期限明顯拉長,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底,地方政府債券剩餘平均年限8.8年,2018年則是4.4年。

此外,基於穩投資和還舊債考量,地方舉債規模超過去年同期。

據安信證券研究中心及財政部數據,今年前5個月地方政府累計發行債券約3兆50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約6.6%,新增債券近2兆2600億元,雖比去年同期減7.8%,再融資債券卻發行約1兆2800億元,增加約47%。

報導指出,不難發現,今年以來地方藉由再融資債券籌錢驟增,而再融資債券向來用於償還到期債務本金,即「借新還舊」。

報導說,今年是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券償債高峰期,預計到期償還金額約3兆6500億元。

報導指出,中國近年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等衝擊,經濟疲弱,加上減稅降費和房地產市場低迷,重創地方財政收入,以致償還如此巨額債務,仍得依賴發行再融資債券還舊債。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的數據另顯示,今年1至5月共5個省地方債發行規模突破2000億元,依次是廣東、山東、江蘇、四川和河北。

報導說,相較於去年同期,上述5省發債規模明顯攀升,顯示不僅財政困窘的中國省市藉發債籌財源,如今經濟發達省市也得增加發債額度因應難關。

尤其因剩餘新增債券額度已分配至各省市,市場預計6月將進入新一輪的地方發債高峰。

安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池光勝預計,估計6月地方債發行規模約莫將達1兆100億,第3和第4季的發債規模則分別約2兆2600億和9500億元。

此外,據中國人民大學今年元月間發表地方財政發展報告,由於疫情衝擊,中國去年各省債務增速遠超收入,而且各省債務增速明顯超過GDP和收入,償債負擔加重。

報告並闡述地方財政面臨的危機,包括近2年財政收入結構惡化,地區間財力不均;收入增長乏力的同時,剛性支出需求擴大,財政收支矛盾日益凸顯;為平衡收支入不敷出,導致地方舉債快速增加。

網易號「慧翔百科」4月11日的報導列表舉例,去年共有7個城市的財政入不敷出逾千億,包括哈爾濱約莫1219億元、上海1056億元、北京1292億元、天津1228億元、廣州1192億元、武漢1177億元。

許多地方政府面臨「三保」壓力

(中央社)中國媒體報導,停車場(位)特許經營權正成為中國中西部地方政府熱賣「產品」,背後原因是財政壓力。

《經濟觀察報》近日引述數據報導,去年1至5月,總計11個地方政府主體出讓停車位經營權,而今年1至5月,這個數字接近40個。

招標停車位特許經營權的地方政府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包括貴州、雲南、陝西、湖南、甘肅、四川以及河北等地,以縣區級為主。

停車位經營權轉讓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面臨的財政收支壓力。中國國務院去年下發「關於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提出「推動地方政府債務率較高、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地區,加快盤活存量資產,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從事政府投融資人士指出,地方政府若不轉讓停車位經營權,只能逐年收停車費,轉讓之後,即可一次性收取25或30年的經營收入。

據指出,今年出讓停車位特許經營權的地方政府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以縣區級為主。

投融資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將停車位收費權轉讓之後,獲得收費權的單位會將未來收費權或收益權作為質押,繼續融資。

據透露,很多地方的財政收入之前尚可,保運轉問題不大。現在很多地方正面臨「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壓力,急需盤活存量資產,減緩財政壓力,而停車位資產較易獲得,也較易轉讓。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