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八張圖分析台灣房價走勢:房地產正式進入買方市場,房市泡沫會不會破滅?

八張圖分析台灣房價走勢:房地產正式進入買方市場,房市泡沫會不會破滅?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整體而言,目前以交易量、成交天數或議價率來觀察,房市的需求確實相較於過去一兩年疲軟,買方進入停看聽的狀態,這也讓建商普遍更加願意讓利。 

在利率高漲的時代下,各國房價普遍從高檔明顯滑落,台灣房價也於2022 Q4逐漸從高檔放緩,但部分地區仍相對具有支撐,該如何展望後續房價走勢,M平方利用8張圖表解析目前房市供需狀況,以及房市是否有泡沫現象。

一、2023 Q1房價概況

觀察近期信義公佈的房價指數,普遍從Q4開始逐漸趨緩,尤其作為台灣房市指標的「台北市」以及過去兩年為漲幅領頭羊的「新竹」皆明顯走緩,Q1房價指數分別季減-2.25%和-1.19%,高雄房價於台積電效應遞減下也有所下滑,房價季減-0.64%;但部分地區在剛性自住買盤下價格仍相對堅挺,例如新北和桃園房價則受惠於台北和竹科人的外移而上漲,後者甚至繼續創高;台中則在中科的外溢效應下具一定支撐,季增0.52%。

整體而言,房市在連續漲了將近兩年後漲勢終於有所放緩,雖然部分剛性需求使價格持穩於高檔,但房價熱度在出口和廠商投資動能趨緩下逐漸降溫。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二、價格堅挺,量卻透露需求疑慮

除了觀察價格,我們透過觀察包括成交量、成交天數、議價率等數據也能看出目前房市的熱度有明顯轉冷。

  • 房市交易量顯著滑落

觀察內政部公佈的4月房屋交易移轉棟數繼續維持在2萬593棟的低值,年減幅高達-28.65%(前-16.8%),預售屋及成屋的成交量也繼續滑落至歷史低位,都能發現今年以來房市的交易狀況相當冷清。

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和製造業動能下滑、央行升息導致房貸利率攀升至2.08%的新高以及政府持續出台房市調控政策(包括平均地權條例),導致市場對於買房的意願相對保守,這也讓房市循環指標(建物所有權買賣面積 - 建物所有權第一次登記面積)自2019 年 6月以來首度出現翻負,反映過去房市供需吃緊狀況有所反轉,通常此後房價容易進入一陣子的修正期。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2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3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 成交天數和議價率上行,市場逐漸轉為買方市場

另外,觀察到各地區的成交天數其實自Q4開始就有不等幅度地上升,且Q1有更明顯地增加,這代表整體買方對於現在購房意願出現顯著滑落,考慮時間增加下也同時使議價空間增加,議價率普遍上行,市場逐漸轉為買方市場。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資料來源:信義房屋,財經M平方整理。備註:議價率 =(建商開價 - 實際成交價)/ 實際成交價,當兩價格的落差越大,比率也會越大,代表建商讓利彈性大,殺價空間越多,通常代表房市買氣越不熱絡。

總體而言,目前以交易量、成交天數或議價率來觀察,房市的需求確實相較於過去一兩年疲軟,買方進入停看聽的狀態,這也讓建商普遍更加願意讓利。

三、台灣房市是否有泡沫?

近日,作為與台灣同樣仰賴外貿的東亞經濟體韓國,其房地產在央行快速升息後開始出現明顯下挫,許多人懷疑台灣房市是否也會跟進這樣的趨勢,我們用以下觀點進行分析:

  • 韓國房市的泡沫如何形成?

首先要提到的是韓國獨有的「全租屋文化」,之前我們在全球房地產解析:一文讀懂不動產市場運作中有提到,其運作方式為租客一次性付給房東高額押金,付完約30%~ 80%的房價押金(保證金)後就不需要再付任何房租(水電費除外),當租約到期後,房東再將押金全額退還給租房者,這也是先前韓國居民較常使用的方法,即使去年因韓國央行快速升息導致租客普遍轉向普通的月租房,但仍有將近半數的合約數量為全租房。

全租房的優點在於房客不需要承擔房價跌價的風險及高稅金,銀行大多也樂於提供相關的優惠貸款,在多數房東拿到這筆資金後,普遍會選擇再將錢投進房市,無形間為房市增加了更多槓桿和泡沫,這也讓韓國成為先進國家中家庭債務增長最快速的國家,在房市走多頭時這樣的模式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當利率逐漸攀升,房市開始走空時,房東開始因為虧損出現資金斷鏈,房屋將有被迫法拍的風險,最慘的情況是租客甚至拿不回原本的押金。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資料來源 :BIS,財經M平方整理

相對上台灣居民雖然也同樣背負龐大的家庭負債,但房市運作並沒有過多槓桿的過程,資金上的責任也相對單純,例如購房者向銀行貸款的資金付給屋主(房東)後,房東並不需要再度歸還,因此資金的運用跟風險都將由屋主本人承擔,買房者則承擔房價可能跌價或房貸無法負擔而被法拍的風險,並不容易產生連鎖反應。

再者,過去幾年由於預售屋交易和炒作明顯增長,其擁有類似「期權」的交易性質也讓市場懷疑是否會造成房市泡沫和金融風險,但以實價登錄系統揭露的2022年全台預售屋件數約8萬1664件來看,在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1萬8101棟)中佔比約25.6%,顯示成屋仍然是台灣房市的主要交易標的,風險相對可控。

另觀察2022 Q4 的房屋負擔率雖維持在40.25%的歷史高位,但住宅貸款違約率繼續持穩在0.07%的歷史低位,顯示買房者雖負擔高,但財務體質佳且信用風險低,整體房市結構仍然是相對健康。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備註:房貸負擔率 = 中位數住宅價格貸款月攤還額 / 中位數月家戶可支配所得

MM研究員: 房價將落後股市進入修正

最後回到房市的展望,過去在央行升息疊加經濟趨緩的環境下,房價容易走弱,但通常因為買賣時間長以及流動性較低的關係,容易落後股市反應,加上高通膨和疫情缺工間接助長房價,觀察房貸利率已攀升至2%的新高,企業投資縮手及平均地權條例將正式於7/1上路,導致房地產買盤觀望氣氛濃厚,供需吃緊狀況也首度出現反轉。

我們認為房地產正式進入買方市場,投資買房可更有耐心。當然由於賣方同步惜售,買房財務體質健康及低庫存等因素下,即使房市進入修正期,我們仍認為不容易見到顯著的泡沫破滅產生。

1
Photo Credit: 財經M平方

【2023 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2023年,又是總經定勝負的關鍵年。究竟現在最壞已過?還是2008年噩夢即將重演?【2023 全球總經影響力論壇】是幫你找回投資主導權的最佳選擇!目前早鳥優惠倒數最後一天,輸入關鍵評論網專屬優惠碼:LENS200,現省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