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韓半島太空競賽:北韓火箭發射失敗顏面掃地,韓國晉升世界第七大航太國

韓半島太空競賽:北韓火箭發射失敗顏面掃地,韓國晉升世界第七大航太國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儘管據韓國科技部說明,這八顆已經順利接受傳遞訊號的小型衛星,未來兩年將依循與太陽同步的軌道,圍繞地球進行15圈觀測,觀察地球海平面與森林變化,蒐集數據與分析等實際應用,但我們也不能輕忽世界號衛星對於目前惡鄰居北韓的「牽制」。

近日來,韓國科技界乃至地緣外交領域,最引人熱議與最大突破莫過於韓國對外宣稱,已經晉升全球第七大航太大國(前六國為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中國與印度),因為韓國終將自行開發的宇宙發射體世界號火箭(우주발사체 누리호),於5月25日傳來捷報,試射成功。

而此次試射成功,可說是韓國政府歷經多年努力(2010年開始研製世界號),相較起繼2021年10月21日首次試射世界號,當時因零件故障無功而返;且就尹錫悅2022年5月就任以來,隔月6月21日的第二次試射,僅將一顆模擬實驗衛星送入軌道之過往經驗,第三次試射可說是完美成功與技術大躍進。

成功主因在於,韓國科技部於第三次火箭試射過程內,除了平順地將次世代小型八顆應用衛星送入軌道外,其中還有三顆衛星,屬於韓國自製開發,這也難怪當天試射之際,韓國媒體競相直播羅老宇宙中心發射基地台最新狀況外,總統尹錫悅於試射成功記者會時,也眉飛色舞地「雙關語」提到這也是韓國躋身G7航太大國「信號」(신호)。

同時,尹錫悅也藉由臉書,影文並茂論及,韓國第三次世界號發射成功之舉,就好比1962年推動月球計畫的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所言,人類努力奔向夢想,用熱情與汗水實踐夢想之舉,同時也對Nuri Lake、KAIST與韓國天文研究所共同研發衛星,感到驕傲,甚則對未來(目前暫定2025至2027年,至少有三次以上發射火箭衛星計畫)的發射規劃,也抱持相當期許。

就此看來,韓國第三次世界號試射成功之意義,堅決地確保未來該國能發射各式應用衛星於外太空,掌握宇宙制空權外,更增添探索遼闊太空的可能性。

此成功之點,也易讓人聯想到,尹錫悅於今年4月向馬斯克(Elon Musk)提議,前往韓國投資特斯拉超級工廠時,意有所指地也希望韓國企業能夠積極參與馬斯克的Space X計畫,而從他任內不到一年期間,兩次火箭試射與韓國自製衛星的魄力,即可見到端倪,而最終成果終在世界號第三次試射圓滿落幕。

但耐人尋味的是,儘管據韓國科技部說明,這八顆已經順利接受傳遞訊號的小型衛星,未來兩年將依循與太陽同步的軌道,圍繞地球進行15圈觀測,觀察地球海平面與森林變化,蒐集數據與分析等實際應用,但我們也不能輕忽世界號衛星對於目前惡鄰居北韓的「牽制」。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