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熄火乏力,民生消費降級成趨勢,《紐約時報》:疫後復甦前景黯淡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熄火乏力,民生消費降級成趨勢,《紐約時報》:疫後復甦前景黯淡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紐時報導說,雖然各方低估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但美國股市的表現遠勝於中國,像是標準普爾(S&P)500指數今年漲幅達12%。目前,投資者繼續拋售中國股票,網上零售商京東和火鍋連鎖店海底撈最慘,今年跌幅平均超過20%,導致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日收盤跌至今年以來最低。

中國經濟復甦寒風陣陣,三駕馬車熄火乏力

(中央社)中國官方製造業5月PMI為48.8,低於榮枯線。學者剖析,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三駕馬車」,目前中國投資、出口表現欠佳,對於官方喊出全年經濟成長率達5%左右保守看待。

中國官方製造業5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8,較4月PMI再跌0.4個百分點,落於收縮區間。

中國財新製造業5月PMI為50.9,高於榮枯線;不同於官方製造業PMI調查對象以大中型企業、國有企業為主,財新製造業PMI調查對象側重中小型企業。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6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財新製造業5月PMI高於50榮枯線,不過由於其調查樣本數量較官方製造業PMI少,中小企業左右市場力道也低於中大型國有企業;若欲以財新製造業PMI作為中國經濟觀測窗,參考價值相對地較小。

他指出,官方製造業5月PMI為48.8;從其細項來看,生產指數為49.6,顯示製造業生產活動放緩,新訂單指數48.3,呈現市場需求繼續回落、新訂單需求沒有攀升等態勢,整體需求滑落,這也意味著出口表現不會太好。

王國臣提到,中國投資信心萎靡,房地產投資持續衰退;民眾消費不振、企業購買機械器材意願下滑,這些都使進口持續衰退,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出口這兩駕馬車明顯熄火。

他認為,三駕馬車恐僅能靠消費作為拉動經濟主力,餐飲業會是帶動內需經濟重點;不過在4月青年失業率達20.4%情況下,可否有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後報復性消費是個問號,「因為失業了,怎會有錢消費」。

王國臣表示,過去一些智庫或研究機構推斷第二季會是中國疫後經濟強烈反彈時候,由於去年同期上海歷經封城,基期較低,反彈是可以預期的,究竟反彈力道有多高,尚待觀察。

他指出,從第一季中國經濟表現和近期數據來看,推估全年經濟成長率最多可達官方預設目標5%左右,也有很大機會落在4%區間。

中國疫情3年後,民生消費降級成趨勢

(中央社)中國去年底放開疫情管制後,商場人潮恢復,但零售品人均消費不增反減。以低價取勝的電商平台拼多多第一季營收大漲,也被視為印證當前「消費降級」的例子之一。

週末走在上海的大型商場,以及網紅商圈武康大樓周邊,人潮來來往往,相較於一年前上海剛解封,當時連去餐館吃飯都要偷偷摸摸的景象(尚未開放餐飲內用),人氣似乎已經恢復。

然而,真正坐進一家吃到飽的燒肉餐館後,卻發現客人寥寥無幾。店員說,今年以來這是常態,僅週末晚餐狀況較好;整體來說,比疫情前差太多了,「我也不知道你們下次來時,店還在不在」,環顧其他商場內的餐館,這並非特例。

中國當前與民生相關的零售消費,呈現出復甦緩慢的現象,甚至出現消費降級。

今年第一季,中國的旅遊和餐飲消費曾出現報復性反彈。不過,根據官方數據,4月社會消費零售品總額人民幣(下同)3兆4910億元(約新台幣15億元),年增雖達18.4%,但其實與3月的銷售額相比,月減7.78%,降幅擴大,且零售品類全線下滑,而同樣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的2019年,4月月降幅僅下滑3.59%。

陸媒《財新網》5日的報導指出,中國實體超市、商場人潮恢復,但實際銷售遠遜預期。高鑫零售、聯華超市、永輝超市等14家主營超市的上市公司中,2022年有9家虧損,到2023年第一季仍有4家虧損,且半數超市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

零售店面的出租狀況也大都不佳,河南鄭州的多個商業區都出現空舖,一家當地經營服飾的經銷商說,他所在的辦公樓,租金從每間3000元降到1600元,還租不出去。

消費降級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市場趨勢,報導引述貝恩公司大中華區消費品、零售與奢侈品業務總監Brunno Lannes說,疫情後的主要特徵就是價格收縮,平均消費價格低於往年,說明消費者變得謹慎,尋找低價的能力更強了。

這樣的說法可從拼多多得到印證。拼多多5月26日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實現376.4億元,年增58.18%,淨利潤為81億元,年增212%。而全國規模以上網路和相關服務企業整體收入僅年增1.6%。

拼多多向來標榜低價,不在乎品牌甚至產品來源。財經自媒體「遠川研究所」日前發文分析,拼多多的業績向好,顯示消費正在迅速降級。「拼多多的增長並不是消費者開始給家裡添置新物件了,而是原來在別的平台花100塊買的東西,如今到拼多多上找平替去了。 所謂的增長,都是從別人嘴裡搶來的」。

《財新網》報導,多名受訪人士指出,消費的恢復最終取決於收入預期和就業預期的修復。促消費舉措可能短期有效,但中長期來看還是需要整個社會的投資復甦,帶動就業市場活躍。

紐時:中國股市跌不停,經濟復甦前景更黯淡

(中央社)《紐約時報》5日報導,本週在香港交易的中國股票短暫進入熊市,從1月的高位下跌逾20%,於此同時,中國股市今年也跟跌,顯示民眾對中國經濟於疫後復甦的可能性越來越不樂觀。

報導說,雖然各方低估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但美國股市的表現遠勝於中國,像是標準普爾(S&P)500指數今年漲幅達12%。

目前,投資者繼續拋售中國股票,網上零售商京東和火鍋連鎖店海底撈最慘,今年跌幅平均超過20%,導致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日收盤跌至今年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