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再婚20次也不罕見,茅利塔尼亞女性將「離婚」視為大肆慶祝的派對時間

再婚20次也不罕見,茅利塔尼亞女性將「離婚」視為大肆慶祝的派對時間
茅利塔尼亞婦女|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多數茅利塔尼亞男性認為離婚的婦女更加成熟,清楚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各式困難及挑戰,同時茅利塔尼亞男性也相信,未曾有過婚姻的女性普遍過於自戀且高估自身的價值,這導致女方家屬經常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而這些要求甚至會反噬到女方家人身上,例如準備過於昂貴的嫁妝。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離婚在部分國家及文化中經常被視為羞恥的象徵,然而位於西非的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卻有著全然不同的解讀。對於茅利塔尼亞的女性而言,離婚不僅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女性還會為此大肆慶祝,並在「離婚派對」上宣告自己又可尋覓下一段婚姻。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一旦離婚婦女返鄉,她的母親、姊妹及摯友便會迅速組織離婚派對,同時邀請歌手和詩人出席,詩人通常會高歌讚美當事人美好的個性及特質,同時在詩詞中告訴離婚女性目前仍有無數的追求者欲向其求婚,此時派對的氣氛也被炒熱到最高點。

據悉,茅利塔尼亞這樣的離婚傳統已經維持數個世紀,傳統上女性會在彼此的離婚派對中大啖美食、載歌載舞以及朗誦詩詞,如今除了準備豐富的佳餚及在地音樂外,當事人還會在社群網站上發布自己離婚的消息,並和好友們自拍留念以及準備刻字創意蛋糕。

該報也表示,茅利塔尼亞雖然是趨近100%的伊斯蘭教國家,但離婚現象卻相當常見,諸多婦女一生會經歷5次到10次婚姻,甚至再婚達20次的情形亦不算罕見。儘管茅利塔尼亞的離婚協議多為口頭承諾,並無任何紙本婚姻紀錄,但部分學者仍然相信該國的離婚率為全球最高。

為何茅利塔尼亞的離婚現象如此普遍?

研究茅利塔尼亞性別社會學的社會學家哈塔布(Nejwa El Kettab)指出,茅利塔尼亞的高離婚率與該國占多數的摩爾人(Maure)抱有「母權制傾向」(Matriarchy tendencies)有關,此種以女性為核心的社會型態承襲於摩爾人的祖先柏柏人(Berber)。

哈塔布解釋,已發展數世紀的離婚派對即是茅利塔尼亞的游牧民族維持婦女地位的方式之一,與其他秉持伊斯蘭教法的國家相比,茅利塔尼亞的婦女於婚姻的選擇中相對自由。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