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馬克宏反對北約東進不是「怕得罪中國」,台海有事必挺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表示:「如今中國已進入北約分析框架之下。而法國的立場是,視中國為北大西洋的挑戰,特別是在網路、太空、影響力干涉等跨國領域;但以地域軍事而言,法國認為應由歐盟出面處理,而非北約」。
(中央社)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反對北約設東京辦事處,引發議論。法國學者朱利安向《中央社》表示,法國向來希望北約聚焦北大西洋任務,言論無關中國,且法國積極投入印太,若台海有事,法國必有所反應。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日前表示,為強化與印太地區國家合作,須在東京成立辦公室。但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北約不應該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地區,否則將犯大錯。部分媒體稱馬克宏「怕得罪中國」。
馬克宏發言再次引發國際討論,並分析背後原因。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其言論反映了法國多年來反對北約將任務擴張至印太地區的立場。
朱利安告訴《中央社》,北約對未來發展也是內部分歧。一為保守派,認為根據最初簽署的「華盛頓協定」,組織宗旨是保障歐洲-大西洋安全。若只看北大西洋公約,北約沒有理由處理印太地區事務。法國即採取此立場。
以美國為首的另一派則希望擴展北約,處理中國等全球議題。各方對於華盛頓協定的詮釋有所不同,北約也確實曾涉入非跨大西洋事務,兩派間不斷對話與妥協。
2019年北約聯合聲明首次點名中國為未來的安全挑戰,並以接近歐盟用詞定調中國,即同時為「競爭者、夥伴及體制敵手」;2022年北約峰會更首次將中國寫入戰略概念藍圖,稱中國為北約的「系統性挑戰」。
「如今中國已進入北約分析框架之下。而法國的立場是,視中國為北大西洋的挑戰,特別是在網路、太空、影響力干涉等跨國領域;但以地域軍事而言,法國認為應由歐盟出面處理,而非北約」。
他認為北約和日、韓、澳、紐4個印太夥伴對話合作很好,可互相學習、評估風險。「若能在東京設辦事處也不錯,但部分法國人恐認為是美國主導想強推北約東進印太,而這非北約主場。」
朱利安認為,馬克宏曾說北約「腦死」,雖然用字極糟,但當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揚言退出,加上法國、土耳其成員國間衝突不斷,北約領導危機是不爭事實。
儘管俄烏戰爭讓北約「復活」,但目前對北約更重要的是強化北大西洋區域、鞏固領導與內部協調、解決成員國間問題、迎接新成員芬蘭和瑞典。
「加上當前歐洲正陷入戰爭,俄國是眼前真實的威脅,所以在擴展至印太前,優先要務應是專注北約最初宗旨。」
朱利安不贊同外界稱馬克宏此言是因「怕中國」,並強調馬克宏此番言論與中國無關,「是涉及北約的角色與任務,而非對中國的定位與策略」。
馬克宏立場也引發部分人士質疑,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6日對歐洲政治新聞網Politico表示,若中國犯台,「馬克宏基本上在傳達(美國)不應仰賴歐洲」。
朱利安坦言,由於馬克宏4月訪中絕口不提台灣的態度,及他在回程專訪中失言稱歐洲不該涉入台海。
儘管事後聲明強調法國立場數十年未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尤其是以武力,並盼以和平方式解決衝突,但法國可信度與形象已大受打擊,因此他理解為何柯伯吉有此看法。
朱利安指出,法國積極投入台海及與台灣的交流,馬克宏當時受訪所言未反映事實。
「我剛從台灣回來,法國在台協會員工數是全歐洲類似機構之最;法台軍武合作由來已久,法國一直都在。馬克宏失言、中國環台軍演之時,法軍護衛艦正通過台灣海峽。法國幾乎是歐洲唯一重申印太航行自由的國家,也是歐洲印太戰略的推動者。」
朱利安強調,法國不會離開北約,若中國進犯,也將承擔在印太地區的安全責任。「若台海爆發危機,法國和歐盟都將立即大受衝擊,因此問題不在於歐盟是否將有所反應,只要利益受害,歐盟一定會有所回應,因我們的供應鏈、進出口等將遭重創,歐盟必須挺身。」
「且若中國武力攻擊,被視為戰爭罪等非法行動,法國在內的歐盟也必會採取行動,因為別無選擇,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必須有所回應。」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