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研究:北極海冰最快於2030年消失、較預期提早10年,恐加劇全球暖化

研究:北極海冰最快於2030年消失、較預期提早10年,恐加劇全球暖化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極海冰是全球眾多氣候系統重要的維持基礎,海冰的功用在於能有效反射太陽光、大幅降低海水吸收熱能,相反地,若海冰消失,海洋吸收太陽熱能的速度便會提升,進一步加速海水變暖,這也會使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冰原融化速度變快,最終加快海平面上升趨勢。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於2023年6月6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北極最快可能於2030年代夏季出現無海冰的窘境,即便國際間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仍難以挽回「北極海冰消失」的情形。

該研究計畫通訊作者、韓國浦項工科大學教授閔勝基(Seung Ki Min)與研究團隊,分析1979年至2019年北極海(Arctic Sea)的衛星數據及氣候模型,以此評估北極海冰的變化狀況。

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的主因與人為導致的全球暖化息息相關,先前的預測模型低估北極海冰融化之趨勢,因此北極海冰恐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所預期的時程,還要提早約10年消失,估計該區域海冰最早將於2030年代的9月份完全融化,就算大幅削減造成暖化的污染,北極海冰仍將於2050年代夏季不復存在。

閔勝基稱:「北極海主要在冬季開始大面積結冰、於夏季逐漸消融,每年9月通常是北極冰含量最低的時候,然後到了冬季結冰的循環又會再次開始。然而,一旦北極夏季的海冰消失,在冬季形成海冰的速度將會隨之放緩,且隨著氣候日趨溫暖,冬季的北極也將難以形成海冰。」

「讓我們感到訝異的是,無論我們多麼努力減緩碳排,夏季出現無海冰的北極幾乎已成定局,這的確有些出乎我們意料。」閔勝基在韓國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補充說道。

北極海冰消失將造成哪些衝擊?

美國全球性日報《今日美國》(USA Today)表示,若北極海冰消失成為常態,將加劇北極暖化的強度和速度,從而提高極端氣候發生的頻率。例如北極加速暖化後,大氣環流(Atmospheric circulation)隨之將發生變化,北半球預計會出現更多「高速氣流」(Jet Stream)擾動情形,此現象有可能增加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發生熱浪、野火、寒流及豪雨的頻率,屆時北美、歐洲以及亞洲溫帶地區皆會受到衝擊。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