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閉幕: 印尼正試圖成為中立調停者,但美中分歧仍難調解

「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閉幕: 印尼正試圖成為中立調停者,但美中分歧仍難調解
參與「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的各國將領。Photo Credit:Fleet-Marine Ready Forc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是美中海軍在兩國因一連串事件加劇對抗後罕見同台,外界也特別關注華府和北京的關係是否將因這場聯演而稍有趨緩。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深學者蘇紫雲分析,美中兩國參與演習的軍官有可能藉由這場活動進行溝通,化解部分歧異,不過由於中國對美國採取的戰狼外交姿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雙方未來仍有可能在海上發生衝突。

文:林柏宏

包含美、中等36國海軍參與的「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於6月8日於印尼落幕。專家分析,這次聯合演習進一步提升雅加達的國際話語權,但無法有效調解美中分歧,且由於演習不具針對性,東協各國也難藉此在南中國海議題上,對應對北京擴張行徑達成一致立場。

綜合印尼媒體報導,在印尼舉辦一連4天的「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2023 Multilateral Naval Exercise Komodo,MNEK)之際,印尼海軍司令阿里(Laksamana Muhammad Ali)於6月6日(星期二),在望加錫市(Makassar)與當地市長一同為「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紀念碑揭幕,象徵演習任務圓滿成功,也期盼印尼藉此活動作為世界的海上軸心,與周邊各國建立海上夥伴關係。

「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6月5日至8日在印尼的望加錫海峽舉行,除了美國、英國、澳洲、日本等國獲邀之外,中國、俄羅斯、韓國、朝鮮、印度、巴基斯坦,以及絕大多數的東協國家也參與這場活動,一共36國海軍集結於此。印尼官員表示,本屆科莫多演習重點為區域海上合作、救災和人道主義行動。

(參與「2023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的各國將領)

對此,觀察人士表示,印尼去年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今年又順利廣邀多國參與聯合演習,顯示雅加達在美中關係緊張、烏克蘭戰爭仍未歇止同時,努力扮演首席斡旋者的角色,試圖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科莫多多國海軍演習為例行性的非戰爭訓練活動,首屆於2014年舉辦,今年則是第四次舉行聯演,也因部分參與國處於競爭狀態而備受國際關注。

印尼重要性與日俱增

印尼獨立智庫「經濟和法律研究中心」(CELIOS)中國和印尼研究中心主任赫馬特(Muhammad Zulfikar Rakhmat) 告訴《美國之音》:「我認為這場演習是印尼正試圖成為區域或中立調停者的最新跡象。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印尼一直在努力應對一些衝突和緊張局勢,尤其在(去年)擔任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主席國、及(今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時。我認為印尼似乎有意發揮更大、更重要的區域和全球作用,以與它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以及身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的地位相匹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防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許瑞麟(Collin Koh Swee Lean)也提出與赫馬特類似的看法,認為印尼正試圖藉由這場聯合演習,持續維護「東協中心性」(ASEAN Centrality),也就是強調東協必須成為克服共同挑戰和與外部大國接觸的主要區域平台,以更有效發揮東協主導作用、促進東協團結,而這能讓身為今年東協輪值主席國的印尼,藉此進一步與全球多國擴大國防外交合作。

許瑞麟對《美國之音》說:「該演習並非針對任何特定情勢,它主要源於印尼致力在東南亞的國防外交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並試圖囊括許多國家一同參與。鑑於最近沒有發生任何有關‘東協中心性’受到質疑的事件,我認為印尼目前正與東協努力的方向一致,就是利用此次演習維護東協中心地位。」

種種跡象顯示,西方國家似乎正爭相提升與印尼的國防聯繫。《美聯社》稍早報導,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Boris Pistorius)與印尼國防部長蘇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於6月5日同意加強國防合作,併計畫與區域中其他國家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無獨有偶,蘇比安託也於同日與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理查德·馬爾斯(Richard Marles)會晤,達成強化兩國軍事合作的共識。

GettyImages-1246777919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第32屆東協協調會議(ASEAN Coordinating Council)暨東協外長非正式會議(ASEAN Foreign Ministers’ Retreat)今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

專家:美中關係稍有趨緩 但仍不樂觀

此外,由於這次聯合演習是美中海軍在兩國因一連串事件加劇對抗後罕見同台,外界也特別關注華府和北京的關係是否將因這場聯演而稍有趨緩。

美中近期緊張昇級。美國稍早邀請中國防長李尚福與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新加坡的年度香格里拉對話期間舉行面對面會談,不過這項要求遭到中國拒絕,原因是美國政府尚未解除對李尚福的個人制裁。

此外,美軍印太司令部6月3日發表聲明,譴責一艘中國軍艦當天以不安全方式,在美國海軍「鍾雲號」驅逐艦與加拿大皇家海軍「蒙特利爾」號護衛艦聯合穿越台灣海峽期間攔截美艦,兩艘船艦最近距離僅約137公尺,差點造成相撞事故。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深學者蘇紫雲分析,美中兩國參與演習的軍官有可能藉由這場活動進行溝通,化解部分歧異,不過由於中國對美國採取的戰狼外交姿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雙方未來仍有可能在海上發生衝突。

蘇紫雲告訴《美國之音》:「(美中)他們可以(在這次演習)有限度地進行一些溝通,慢慢地建立一些對話的渠道。不過,我想這個也不要太樂觀,雖然有機會,可是由於中國它是這種戰狼性的外交、還有擴張性的軍事主義,相對地我們都看到,中國在南海(南中國海)、台灣海峽,對美國的船艦跟飛機展開非常侵略性的攔截行動。所以,這都取決於北京自己如何去掌控情勢。這一次在印尼的海上聯合軍演,算是北京重新修正它軍力行動的最後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