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週報】越澳建交50週年|國務資政尚達曼表態參選總統|柬國與阿聯簽署雙邊貿易協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艾班尼斯為近四年首位出訪越南的澳洲領導人,也是其就任後首次出訪越南。在他出訪期間,除會晤越南總理范明政,兩國也簽署了多項協議,包含洗錢防治合作、定期舉行貿易方面的部長級對話,以及加速越南脫碳的協議,該脫碳協議價值近7千萬美元。
編譯:荊柏鈞、柯昀伶、鄭熹、黃以樂(南洋誌)
南洋誌東南亞週報第226期,為讀者挑選2023年6月3日至6月9日期間,有關越南、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與柬埔寨的六則東協區域大事。
越南|越澳建交50週年 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6月4日出訪越南,會晤總理范明政等要職,越澳兩國的外交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艾班尼斯為近四年首位出訪越南的澳洲領導人,也是其就任後首次出訪越南。在他出訪期間,除會晤越南總理范明政,兩國也簽署了多項協議,包含洗錢防治合作、定期舉行貿易方面的部長級對話,以及加速越南脫碳的協議,該脫碳協議價值近7千萬美元。此外,雙邊也慶祝開通墨爾本與河內、布里斯班與胡志明市兩條新航線。除此之外,原被越南政府判死刑的兩名澳籍人士,也在艾班尼斯出訪期間獲得赦免。
在雙邊慶祝建交50週年之際,越澳關係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越南目前已與俄羅斯、中國、印度、南韓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澳洲為第五國。范明政指出,樂於見到兩國關係進入新的篇章,提升到更高層次。艾班尼斯也重申,兩國確保東海及南海和平與穩定以及航行和飛行自由的重要性。
根據2022年數據,澳洲為越南的第七大貿易夥伴,主要出口燃煤供越南發電使用,澳洲對越南的直接投資額逾20億美元;而越南是澳洲的第十大夥伴。在地緣政治方面,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大學和人文學院的講師黃心光(Huynh Tam Sang)認為,有關中國在海域的主權聲索行為,澳洲傾向與中國重新建立經濟關係,澳洲不願就此公開譴責中國,因此會較支持越南的處理途徑。此外,在建立與東協關係上,河內會是坎培拉的重要橋梁。
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and the challenges ahead, we are both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stable, prosperous and resilient region. pic.twitter.com/Ql8ZYAx2kg
— Anthony Albanese (@AlboMP) June 4, 2023
泰國&緬甸|非法博弈產業、詐騙猖獗 泰緬邊境兩城鎮電力供應被切斷
根據《聯合早報》報導,泰國省級電力局應緬甸政府的要求,切斷對緬甸克倫邦(Karen)KK園區(Shwe Kokko)和班萊萊谷(Ban Le Le Ko)兩地的電力供應。報導指出,許多中國商人在這兩地大規模非法投資超過15億美元興建賭場和娛樂城等設施,更有不少詐騙集團進駐。
曼谷郵報6月6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緬甸政府已停止向這兩個城鎮供電,並要求泰國採取同樣的措施。目前不清楚此舉是否與泰國、中國和緬甸簽署有關聯合打擊毒品、跨境犯罪等問題的合作備忘錄(MOU)有關。
泰國內政部長阿努彭(Anupong Paochinda)表示,在泰國和緬甸的電力供應合約到期後,泰國省級電力局會根據緬甸政府的要求,於午夜停止向這兩地供電。若合約延長,供電將會恢復,但目前尚不清楚具體時間。
對於斷電一事,一些安全部門人士和跨境貿易商人認為,當地的緬甸人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他們已習慣沒有電力的生活,也已自備發電機。不過,這兩城鎮的中國投資者將受到影響,尤其是那些經營娛樂場所者。他們認為,泰國和外國工人,以及中國投資者可能會尋找新地點經商。

馬來西亞&新加坡|星國脫口秀演員以大馬為題材惹爭議
新加坡脫口秀演員喬斯林(Jocelyn Chia)近期在紐約曼哈頓喜劇俱樂部(Comedy Cellar)表演時,不僅爆粗大罵馬來西亞,嘲諷大馬經濟發展落後星國,更以2014年MH370馬航空難為玩笑題材。此演出上傳至社交媒體後,不僅是引起網民極度不滿,部分大馬官員及政治人物更是公開譴責該演員的言論及行為。
喬斯林在其短影音平台「抖音」(Tiktok)發布該影片,其中提到了星國與大馬分開後,如何發展成一個比大馬更發達、先進的國家。當時一名觀眾被問及來自何國,在回應來自大馬後,喬斯林爆粗口(Fxxx you)回應。然而,部分大馬或星國知名脫口秀或喜劇演員仍可接受此程度的玩笑,惟在喬斯林接著用MH370空難嘲諷大馬的部分提出譴責。
儘管如此,喬斯林在其社交媒體不僅沒有表達悔意,更為其表演辯護,並指責網民沒有「抓到笑點」,對其脫口秀過於認真看待。他認為悲劇事件在經過漫長的時間後,被用來當笑話題材應無問題,而且MH370空難也已是多年前的事件。不過,抖音平台並未認同其看法,在6月8日正式將其影片下架,其代表向媒體表示,該影片已違反平台的規定,影片中含有侮辱性和仇恨言論。
此事件更引起星國政府的關注,星國駐馬大使館更發出聲明譴責喬斯林的行為,並指出喬斯林已不是星國公民,而他的言論亦非星國立場。喬斯林目前仍未為其言論公開致歉,他的多個社交媒體也處於關閉狀態。
新加坡|星國總統選舉將至 國務資政尚達曼表態參選
繼新加坡總統哈莉瑪(Halimah Yacob)任期即將在今年9月13日屆滿,並表示不會尋求連任後,星國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6月8日宣布將辭去所有政府職務,角逐總統一職,成為新加坡首位公開表態有意參選總統者。
尚達曼在臉書表示,他已寫信告知總理李顯龍,表示自己有意辭去所有政府職務,以參加接下來的總統選舉。他於信中表示,自己將在7月7日卸下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金融管理局主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副主席,以及其他政府職務。他也將退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並卸下國會議員身分。李顯龍感謝尚達曼為星國「做出傑出貢獻」,從其回信中可見已接受尚達曼的辭呈。
現年66歲的尚達曼在公領域服務已超過40年,自2001年踏入政壇以來,已連續5屆當選國會議員,這之間也曾掌管多個部門,包括教育部、財政部、人力部,也曾任副總理等重要職務。他表示:「若我有幸當選總統,我將以新加坡人的團結為使命,包容所有種族、宗教、社會背景和政治立場,迎接日益多元的民意。」
目前還不清楚星國下屆總統選舉日期,不過,根據《亞洲新聞台》報導指出,下屆總統選舉最早可在9月13日現任總統任期屆滿前3個月(即6月13日)舉行。台灣《中央社》則是報導,新加坡總統選舉可能是在8月9日星國國慶日及李顯龍國慶群眾大會演說後舉行。

印尼|雅萬高鐵完工期 延至2024年1月
“東南亞週報”的相關議題
- 2023-06-24 【東南亞週報】SPACEX助印尼發射通訊衛星|韓尹錫悅首次訪越南|帕拉育試乘曼谷黃線單軌電車
- 2023-06-17 【東南亞週報】星國企業家吳振華宣布競選總統|洪森欲修柬國選舉法|菲火山噴發緊急疏散1.8萬居民
- 2023-06-10 【東南亞週報】越澳建交50週年|國務資政尚達曼表態參選總統|柬國與阿聯簽署雙邊貿易協議
- 2023-06-03 【東南亞週報】香格里拉對話新加坡登場|菲攜手美日海上演習|劉特佐特助遭遣返確認藏身處
- 2023-05-27 【東南亞週報】菲副總統薩拉退黨稱拒政治權力遊戲|伊朗總統訪印尼|前進黨執政之路存變數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