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貴族與國王簽下的《大憲章》 如今改變了全世界

800年前貴族與國王簽下的《大憲章》 如今改變了全世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有注意到Google首頁嗎?一群兇巴巴的小人兒跑到國王跟前,彷彿在要求些什麼,隨後國王在一份文件上蓋章,眾人歡天喜地地離開

有注意到昨日的Google首頁嗎?一群兇巴巴的小人兒跑到國王跟前,彷彿在要求些什麼,隨後國王在一份文件上蓋章,眾人歡天喜地離開,只有一位被上了腳鐐動彈不得,國王身旁的侍衛適時拋出鑰匙,解開了枷鎖。

螢幕快照 2015-06-16 下午12.39.59

這是在描述1215年,英格蘭國王約翰王(King John,1166-1216)簽署《大憲章》(Magna Carta)的場景。

當時,貴族因不滿約翰王強加索取兵役免役稅(Scutagius)而與國王交涉,表面形同封建契約,其價值卻顯現在貴族能透過與國王的交涉,強調法律的公正性、反對任意侵奪財產和任意調用自由人,而最重要的,是提及了議會的前身,也就是建構大會議制(Magnum Conilium)的條文。

螢幕快照 2015-06-16 下午12.39.38

《大憲章》從此代表了能與國王協商的議會精神,而當約翰王其子亨利三世繼位後,貴族又提出針對議會制度更為明確的牛津條款(The Provisions Of Oxford),規範了議會召開時間、與會成員、與會者的責任與權力,也記載1258年6月召開了在日後被稱作「模範議會」(Model Parliament)的「大議會」(Great Council)

除此之外,《大憲章》和當代亦有緊密連結,當17世紀英格蘭議會逐漸凌駕王權,便是拜大憲章為法源依據所賜,甚至影響了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

 Photo Credit:wikipedia

Photo Credit:wikipedia

而在簽署《大憲章》800年後的6月15日,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在薩里郡蘭尼美德(Runnymede)舉行慶祝儀式。

風傳媒報導,卡麥隆表示,這份文件「改變了世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也指出,《大憲章》的價值不僅限於英國與大英國協國家,是廣至全球的。

聯合報導,卡麥隆告訴聽眾,大憲章「永遠改變被統治者和政府之間的權力均勢」,且讓世界各國世代人民從中獲取靈感。他表示,大憲章「形塑了世界,成就了一個千禧年的最好部分,八百年前發生的事,仍與今日休戚相關。散播的種子已傳遍全世界,在美國,在甘地的印度,在曼德拉的南非。」坎特伯里大主教韋爾比(Justin Portal Welby)也說道,這分文件「為今天所有的我們樹立標竿」。

中央社報導,目前留存下來的幾份大憲章羊皮紙手稿,包括2007年一份羊皮紙手稿在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6.9億台幣,而一份僅存2/3的大憲章抄本,也被專家估出至少值4億台幣。傳說,英國總理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為了說服美國加入二次世界大戰,曾試圖將林肯大教堂版的「大憲章」致贈美國。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Photo Credit:AP/ 達志影像

想了解關於大憲章更多的事,可參考:

新聞來源: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