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宣稱遵循憲法卻不承認一中,患了蔡英文同樣的「空心論述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英九承認創造性模糊「九二共識」,本欲避免兩岸當局掉入「兩岸一中」、「兩岸一國」、「一中原則」爭論;現侯友宜若不公開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難道要直接承認「憲法一中」、「一中原則」嗎?
日前台灣前總統馬英九訪中國大陸,倡議處理兩岸關係應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重申「憲法一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中國人,頗受泛藍政治聯盟普遍肯定。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也提出堅守及實踐《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主張回歸以憲法治理國家及兩岸關係的定位,明定兩岸定位是「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然而,侯因迴避「憲法一中」、「九二共識」,引發黨內及泛藍政治聯盟質疑,被質疑悖離黨政綱揭櫫願景及目標。
侯對上述「通關秘語」仍持「不可說秘密」,此是否助於既穩定泛藍政治聯盟、國民黨深藍選民,也助於拉攏中間選民,獲取選票極大化目標嗎?從其支持度曾獲第一現則倒退第三,甚至不時傳出「換侯」聲浪,可見一斑。賴清德已戰略清晰表述否認「九二共識」,柯文哲也從負面表述對「九二共識」立場,侯友宜應回歸至政綱堅持「九二共識」軌道,促進集體動員。
首先,從民進黨取得執政的選戰策略及兩岸路線檢視,無論是陳水扁、蔡英文獲取總統大位,皆是採取「中間路線」。不僅迴避1991年通過《公投台獨黨綱》,該黨綱主張以公民投票建立「台灣共和國」;也跳脫2007年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此決議文聲稱公投制新憲、以台灣名義參與聯合國。
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不斷倡議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依據憲法中華民國為台澎金馬國號,提出目前有效統治權及管轄權限縮在此區域,與中國大陸缺乏歷史社會連帶及主權、領土重疊。
民進黨深知《公投台獨黨綱》所揭櫫獨立建國願景,雖是黨終極目標及核心價值、純粹意識型態堅持,但這只侷限在少數傳統激進獨派選民;具體運作則是宣稱《台灣前途決議文》,為民進黨執政後兩岸政策之最高指導原則。
蔡英文能贏得選戰,即是公開宣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最終擴大中間選民及泛綠選民認同,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但蔡英文雖宣稱立基憲法及關係條例,但未明示「憲法一中」、「一國兩區」定位,致難解開政治僵局。
“2024總統大選”的相關議題
- 2023-06-21 【小笠原欣幸觀點】何為「台灣獨立」?看似熟悉實則模糊的關鍵詞
- 2023-06-20 侯友宜台大演講拋4國政方針,學生問民調不佳是否換郭選?侯:打死不退
- 2023-06-20 侯友宜宣稱遵循憲法卻不承認一中,患了蔡英文同樣的「空心論述病」
- 2023-06-18 《TVBS》民調:柯文哲33%逆轉藍綠奪冠、侯友宜墊底,黨團總召稱不可能「換侯」
- 2023-06-17 「政黨輪替大聯盟」遭疑不挺侯,羅智強致歉不再倡議;連戰呼籲國民黨團結唯一支持侯友宜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