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布林肯抵中國,議員籲加訪台灣、警告北京別在台海生事

布林肯抵中國,議員籲加訪台灣、警告北京別在台海生事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麥考爾表示,布林肯這次訪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台海緊張局勢。他指出:「降低在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是第一點,他們在太平洋的行為相當咄咄逼人。因此,我認為讓那樣的行為降溫下來是第一重點,顯然,還有中國的人權問題。另外,我正在推動一些出口管制。我不希望把一些技術賣給他們,讓他們能將那些技術用在他們的武器系統裡,然後在未來的衝突中用來對付我們。」

布林肯抵北京 學者:中美結束僵冷但並非破冰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18)日抵達中國訪問,中國學者分析,此行談不上破冰,而是結束前段時間的僵冷狀態,美方想與中方確認雙方高層交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以及中方是否出席舊金山APEC峰會。

綜合陸媒報導,布林肯已在今天上午抵達北京。先前美方宣布,布林肯18日抵達北京,訪問2天。

外電報導,預計布林肯將與外長秦剛及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會晤,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可能會見。

陸媒《澎湃新聞》今天刊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專訪,認為布林肯此訪談不上是破冰,因為中美高層之間稍早已經有了一些接觸,只能說是中美願意結束前段時間的僵冷狀態,繼續推進高層互動。

吳心伯認為,美國此訪也想與中方確認接下來雙方高層交往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美方認為當前時間比較緊,因為原本很多訪問在6月之前就應完成,但由於2月布林肯推遲訪中,直到近期才成行,所以美方也希望盡快推動這些訪問。

他指出,實際上,美方現在關注的還是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我在華盛頓的時候,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和我說,他們很著急,不知道中方誰去參加這次峰會」。距離11月所剩時間不多了,特別是如果領導人要參加的話,需提前很長時間做準備。

此外,由於明(2024)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整體對中國氣氛更加趨緊。從這個意義來講,到那時要想改善中美關係、加強互動,政治上也面臨困難。

至於布林肯此行可能在哪些議題上有明顯進展,吳心伯認為,包括雙方經貿團隊的互動,討論比較多的是接下來美國財政部長及商務部長訪中對話,甚至包括美國交通部長訪中,商量中美之間航班,因為現在中美航班太少、票價太貴,影響了雙方人員往來。

同時,去(2022)年美國聯邦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外交部宣布的「三項取消、五項暫停」,部分內容有望恢復,比如氣候對話、打擊跨國犯罪。兩軍之間也有望恢復1至2個工作而非高層層面的溝通對話機制。

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先前表示,布林肯此行有3大目標,第1是建立能討論重要挑戰、處理誤解及避免誤判的開放溝通管道,以避免美中競爭演變成衝突;第2是為美國價值與利益發聲,坦率提出美國關切議題;第3是尋求雙方在跨國挑戰上的潛在合作,例如氣候及全球經濟穩定。

康達另表示,可以預期雙方將就台海情勢進行坦率討論,布林肯也將重申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符合美國長期利益。

布林肯訪中 美議員致函籲加訪台灣展現支持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6日晚間啟程赴中國進行訪問,多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函給他,呼籲他依循「台灣旅行法」加訪台灣,以傳達美國與盟友見面不須北京同意的訊息。

布林肯16日晚間啟程前往中國,預計當地時間18日抵達北京,訪問2天。這是布林肯首度以國務卿身分出訪中國,也是2018年10月以來首次有美國國務卿訪中。

布林肯出發前夕,共和黨籍眾議員帝芬尼(Tom Tiffany)、裴利(Scott Perry)、梅絲(Nancy Mace)、唐納茲(Byron Donalds)、克倫紹(Dan Crenshaw)、奧格茲(Andy Ogles)與卡特(Earl L. "Buddy" Carter)聯名致函給布林肯,呼籲他考慮加訪台灣。

根據《中央社》取得的信函副本,議員們在信中表示,加訪台灣符合美國2018年實施的「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立法主旨;該法明定,美國政策鼓勵行政部門高階官員訪問台灣,與對口官員會晤。

此外,議員們指出,美國對台軍售交付延宕問題引發的憂慮日益升高,若布林肯訪問台灣,將有機會處理此事。

議員們強調,最重要的是,類似訪問能向外界清楚傳達,美國與盟友在台灣或其他地方會面不須中共同意。

布林肯原定2月5日至6日訪問中國,但出發前夕爆發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上空事件,先前曾出現緩和跡象的美中關係再度惡化,因此延期訪問。

布林肯延期出訪前,帝芬尼等議員當時也曾致函給他,呼籲他依循「台灣旅行法」也造訪台灣,以展現拜登政府對台灣承諾「堅若磐石」。

國會議員籲布林肯 藉訪中要求北京別在台海生事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18日訪中,《美國之音》(VOA)6月17日報導,多位美國國會兩黨議員雖對於布林肯此行並不抱高度期望,但眾院共和黨外交領袖呼籲布林肯,應藉訪中要求北京停止在台海咄咄逼人。

報導說,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14日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布林肯這次訪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降低台海緊張局勢。

麥考爾指出:「降低在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是第一點,他們在太平洋上的行為相當咄咄逼人。因此,我認為讓那樣咄咄逼人的行為降溫下來是第一重點。」

他說:「顯然,還有中國的人權問題。另外,我正在推動一些出口管制。我不希望把一些技術賣給他們,讓他們能反過來將那些技術用在他們的先進武器系統裡,然後在未來的衝突中用來對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