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海底光纖電纜多次被安裝中國製監聽設備,據報早在2018年就被曝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增加可信度,該雜誌也向曾在總務省工作過的人求證。總務省的前員工證實:「我不隸屬於綜合電信局,所以沒看過中國監聽設備的照片。但是我知道確實有人在海底電纜上安裝了中國的監聽設備。」該人員亦暗示,這不只發生過一次。
文:吉村剛史
翻譯:Lily Chen
早在今(2023)年2月,多個中國的無人偵察氣球飛越美國本土。6月8日《華爾街日報》的報導亦引發關注,該報導指出,以鄰近美國的古巴為據點,中國的間諜活動越發活躍。其中,電信公司相關人士在近期證實,日本近海的海底光纖電纜已被安裝中國製的監聽設備。這是一個備受矚目的案件,顯示近年中國在全球持續進行、強化其對外的間諜活動。
已經不只一次發現中國製監聽設備?
《This week on OKINAWA》是始於1955年,以駐沖繩美軍為對象,在沖繩發行的雜誌。該雜誌引用電信公司相關人士的證詞,在6月4日刊物中報導,已在沖繩近海的海底光纖電纜上發現了中國製監聽設備。據美軍相關人士透露,駐沖繩美軍也相當關注該消息。
該雜誌提到,在海底電纜上發現監聽設備這件事是在「約五年前」的2018年時被曝光。
接受該雜誌訪問的日本知名電信公司的技術人員說明:「總務省官員給我們看了被安裝在海底電纜上的中國製監聽設備的照片,要求我們加強對海底電纜的檢查。」
為了增加可信度,該雜誌也向曾在總務省工作過的人求證。總務省的前員工證實:「我不隸屬於綜合電信局,所以沒看過中國監聽設備的照片。但是我知道確實有人在海底電纜上安裝了中國的監聽設備。」該人員亦暗示,這不只發生過一次。
從光放大器外洩的電磁波
依照總務省的要求,該知名電信公司於2018年對海底電纜進行全面檢查,結果發現了監聽設備。
一般情況下,透過光纖電纜監聽光訊號在技術層面上是困難的。然而,在固定的區間內,海底電纜會被安裝放大光訊號的設備「光放大器」。光放大器是海底電纜的弱點,被發現的中國製監聽設備據說就是針對光放大器進行安裝。
技術人員指出,「(安裝監聽設備的中國)監聽了從光放大器外洩的電磁波,並分析資訊。」全面檢查時,總務省公開的照片上也拍到了光放大器上被安裝了的小型監聽設備。

海底光纖電纜——超級重要的基礎建設
沖繩的主要電信有NTT、AU、KDDI、AT&T,以及美軍提供的海底光纖電纜。沖繩因此能跟日本本土、其他亞洲國家與地區、關島、夏威夷、澳洲等地保持聯繫。
在現代社會,網際網路已經是最重要的基礎建設之一。但是目前連接著各大洲之間網際網路的支柱並不是衛星,而是海底光纖電纜。
其實知名海底電纜製造商之一的NEC在官網刊登著海底光電纜的概況,就「連接各大洲,進行跨國通訊的海底光電纜通訊系統」進行了說明,「它能承受8000公尺下的深海水壓,傳輸超過1萬公里的距離。因為超大的通訊容量及低延遲的特色,目前海底光電纜已經取代衛星,承擔了99%的跨國通訊。」亦強調其作為基礎建設的重要性,「這些海底設備必須在深海正常運作25年。」
各國的情報機構以海底電纜為目標,進行監聽和資訊收集的行為,可以追溯到使用有線電話的時代。這種互相對峙的狀態從美蘇冷戰時期一直延續至今。
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和中央情報局(CIA)的前職員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曾在2013年舉報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稜鏡計劃監聽專案(PRISM),最近也揭露了美國政府利用海底電纜進行資訊蒐集的行為。此外,中國的華為海洋等公司也參與了海底電纜事業。
中國對外的間諜活動越發活躍
關於中國針對美國的間諜活動,今年2月,多個無人偵察氣球飛入美國及加拿大上空,被美方軍機擊落。中國聲稱這些是用於氣象觀測的民用氣球,但是美國在擊落氣球後進行了調查,發現氣球上搭載了多個天線和用來提供電力以啟動感應器的太陽能板。美國政府高官指出,「這些氣球能夠定位手機等設備,並蒐集數據。」
另外,據今年6月8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當局表示,中國計劃在靠近美國本土的古巴境內設立間諜機構。此後,美國政府高官透露,中國一直計劃於古巴展開間諜活動,並早在2019年加強了資訊蒐集設施,引發大量討論。
其中,關於偵察氣球,日本防衛省受到美國案例的啟發,在今年2月宣布,2019年11月、2020年6月、2021年9月分別於鹿兒島薩摩川內市、仙台市、青森縣八戶市上空發現的氣球,極有可能是來自中國的無人偵察氣球。如果屬實,已經侵犯日本領空,將通過外交途徑向中國政府進行確認,並表示絕不容忍其侵犯日本領空。
《This week on OKINAWA》根據新的證詞指出,2018年在沖繩近海的海底光纖電纜上發現了中國製的監聽設備。該雜誌亦提到,一位熟悉間諜、反間諜的前陸上自衛官做出了評論,「雖然涉及軍事機密的通訊會使用衛星,但是民間、大眾傳媒的通訊仍被中國攔截、監聽著,這是一大威脅。」
延伸閱讀
- 傳中國在古巴建軍事設施,白宮:非秘密也不驚訝,布林肯:已向中國領導人警告
- 《路透社》記者直擊:古巴的秘密軍事基地是中國的監聽站嗎?
- 中國駭客組織「伏特颱風」被控攻擊美國設施,一篇看懂潛在威脅
- 德情報首長:俄中等專制國家散布假訊息,積極煽動各國反政府情緒
- 疑受過俄羅斯海軍訓練,「間諜白鯨」現蹤瑞典外海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丁肇九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