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紐約時報》:中國掀起35歲失業沒結婚沒孩子魔咒;年薪345萬老總45歲失業求職處處碰壁

《紐約時報》:中國掀起35歲失業沒結婚沒孩子魔咒;年薪345萬老總45歲失業求職處處碰壁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篇文章發表後,不但引起許多中年男女的共鳴,不少網路評論者紛紛以「45歲能做什麼」為開頭,直陳中國中年失業群體的數量日趨龐大,問題不但不下於相對被熱炒的青年人失業,且中年失業對社會、國家的衝擊,將明顯大於青年人失業。

紐時:中國掀起35歲失業沒結婚沒孩子魔咒

(中央社)中國在疫情後經濟復甦停滯不前,《紐約時報》報導,中國網路近期流行「35歲魔咒」的說法,代表不少30多歲的人正面對失業、沒有結婚和沒有孩子等多重打擊。

《紐約時報》29日報導,中國就業市場疲軟,職場上年齡歧視普遍存在,有受訪者指就連中國政府都將大多數公務員職位的招聘年齡,限制在35歲以下。

就業競爭壓力是中國年輕人推遲婚姻的原因之一,2022年結婚登記人數較2021年下降10.5%,是中國自1986年起公布這項數據以來最低。2022年中國出生率也降到新低,自1961年大饑荒結束以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報導訪問了38歲的梁先生,他在疫情期間大部份時間是失業,還沒有結婚的他因付不起每月人民幣600元的房租,從廣州搬回老家。

他說,只有有穩定工作的人,如在政府上班和當老師的人,才有能力組建家庭。

35歲的樊先生說原本於上海一間人工智慧公司工作,很多同事跟他一樣是單身,就算已經結婚也沒有孩子。在加班處於失控狀態下,他在2021年的3個月裡沒有試過在晚上11點前下班,令他需要服用抗焦慮藥物。

可惜去年年底他和很多同事一起被公司解僱,之後他在半年內向300多家公司投寄簡歷,只有10次面試機會,全部不成功。現在他正在尋找工資比以前低20%至30%的工作,並開始在上海附近的城市找工作。

他說,「對社會來說,35歲像『瘟疫』」。

32歲的張小姐說,中國公司喜歡跟風,員工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並不是他們最看重的。

本來從事營銷行業的她,去年9月被解僱後,向3000多家公司投寄了簡歷,但只得到了不到10次面試機會。上個月終於獲得一家小公司聘請。

不過,她並沒有因而感到興奮。她說,「以前我是會有預期的,就是我覺得我需要升職,需要加薪,需要更好的生活。我現在已經沒有了,只要能生存能生活」。

她和丈夫都覺得無力養育孩子,還有房貸要還,「如果孩子的出生,是為了繼承自己勞碌恐慌貧困,那麼,不生也是一種善良」。

報導引述清華大學經濟學家王明遠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未來幾年將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就業形勢最嚴峻的時候,如果不解決就業問題,到2028年社會可能積壓5000萬左右18歲到40歲的失業大軍,將引發一系列深層危機。

中國年薪345萬老總45歲失業,求職處處碰壁引共鳴

(中央社)中國網路近日出現一篇描寫年薪人民幣80萬元(新台幣345萬元)的民企總經理,在45歲失業後求職處處碰壁,只好擔任時薪僅18元的一對一快遞員,引起強烈共鳴並成為話題。

中國除了年輕人失業率飆高,中壯年失業問題也浮上檯面。

搜狐公眾號「極晝工作室」日前發表題爲「當一個45歲的中年男人重新找工作」的文章指出,現年45歲的魏鵬(化名),10年前擔任中國南方一家家居用品企業的區域總經理。當時,魏鵬的年薪高達80萬元,有房有車,旗下有100多名部屬。

文章指出,魏鵬在10年後的今年失業,45歲的他卻一直找不到正職工作,應徵肯德基、必勝客、宜家、星巴克等連鎖店的兼職工作,全數失敗。其中,面見他的肯德基店長直言,他們徵的時薪16.5元前台飲料員職缺,「小伙子小姑娘學生最好」。

擁有19年居家用品銷售經歷的魏鵬,雖然並不氣餒,持續應徵多個基層工作,甚至不排斥擔任清洗空調及油煙機的工作,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拒絕。他才逐漸明白,自己因為步入45歲這個被中國企業普遍內化的「就業紅線」,才遭到年齡歧視。

根據敘述,魏鵬倒數第2份工作,是在自家附近的花店兼職工作,時薪只有12.5元,卻有不少婆婆媽媽們搶著應徵,且人數越來越多,但他也只做到5月19日花店「五二0」業績高潮前夕。隔天,魏鵬轉而擔任「一對一專送」的「閃送」快遞員,時薪18元,一整天賺了145元,一直做到現在。

這篇文章發表後,不但引起許多中年男女的共鳴,不少網路評論者紛紛以「45歲能做什麼」為開頭,直陳中國中年失業群體的數量日趨龐大,問題不但不下於相對被熱炒的青年人失業,且中年失業對社會、國家的衝擊,將明顯大於青年人失業。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杭州民眾魏楨凌表示,中國經濟衰退,民營企業首當其衝加上被打壓,身邊好幾個老闆的公司倒閉了,他們的年齡甚至比魏鵬更大,出去找工作根本不現實,「沒有人會要他們」。

魏楨凌說,即使手中有房產,但在降價3、4成也賣不掉變不了現的情況下,現金一用完,生計就會陷入困境。自己的朋友有人失業後開網約車,日夜都開每月最多也就賺8000、9000元,若生病或休假只剩4000、5000,在杭州很難生活。

中國博主「深度知局」對失業率高漲、連鎖咖啡廳座位甚至坐滿失業者的現象發文感嘆,大家都聽說「百年未有之變局」,卻不知道代表了什麼意義。現在,看看自己和身邊人的遭遇,切身感受到無盡的寒意。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