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美國財長葉倫抵達北京訪問,中國學界盼經貿領域達成共識,分析:聚焦建立中美新常態

美國財長葉倫抵達北京訪問,中國學界盼經貿領域達成共識,分析:聚焦建立中美新常態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前美中關係持續緊張,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研究員迪派崔施(Daniel DePetris)認為,中國在經貿領域仍願意與美國對話,部分原因是在3年的疫情大流行之後,中國正在竭力使其經濟復甦到預期水平,而與美國官員接觸符合中國的利益。

葉倫抵達北京訪問,中國學界盼經貿領域達成共識

(中央社)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6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行程。目前中美兩國的關係處於低谷,中國經貿學者認為,若能「先做生意,再談恩怨」在經貿領域達成共識,對穩定兩國關係有助益。

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葉倫搭乘的飛機6日已降落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據中美雙方商定,葉倫訪中行程將從6日至9日,前後共4天。

葉倫訪問中國之行受到外界關注,一般預料,葉倫與中方官員會面時可能涉及議題包括雙方共同利益領域,例如關稅、匯率、債務等;至於雙方分歧的領域,則可能對美光科技的禁令提出反對等。

《中新社》報導引述中國經貿學者分析,中美兩國關係正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中美交鋒的領域涉及經貿、安全以及全球性議題等方面,整體而言,兩國在經貿領域達成共識的機率相對更大。

「先做生意,再談恩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淩雲分析,中國與美國交往,採取的態度是務實不務虛,目前美國債務上限法案已經通過,然而接下來如果海外買家反應冷淡,對美國而言仍是個大麻煩。對中國出口的背後,象徵100萬個就業機會,「能達成經貿共識,兩國商界信心將頗為受用」。

高淩雲指出,兩國需要創造穩定、可預期的經貿環境,增進兩國商界合作的信心。不僅要磋商交流,更關鍵的是要言而有信,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在北京的時候,說得好好的,一旦回到華盛頓甚至半路上,就換了另外一套說詞,至於實實在在的行動更是沒了蹤影,甚至還會出現倒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金磚國家暨G20研究中心主任徐飛彪受訪時指出,根據葉倫過往在美國聯準會主席任內的作為,以及近期「中美兩國經濟分離是一場災難」等發言,可以判斷她是理性務實派。

他說,這是葉倫第一次以財長身份訪中,象徵雙方中斷的財經高層交流終於恢復,如果雙方能在經貿領域達成共識、在全球性問題上尋求合作,「兩國關係穩下來」就是全世界的福音,畢竟「中美交惡的代價,誰都無法承受。」

葉倫訪中國,分析:聚焦建立中美新常態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6日將展開訪問中國之行,專家們分析,美中持續對峙之際,此行在關鍵議題上難有重大突破,將聚焦於美中關係的重新調整,試圖建立新常態。

中國商務部先前公布,葉倫自7月6日至9日訪問中國。

陸媒《上游新聞》6日報導,葉倫與中方官員會面時可能涉及議題包括雙方共同利益領域,例如關稅、匯率、債務等;至於雙方分歧的領域,則可能對美光科技的禁令提出反對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此前援引美國財政部資深官員的話報導說,儘管這次訪問顯示兩個超級大國間又一次高層接觸,但預期不會有重大突破,另葉倫也不會與習近平見面。

《美國之音》5日報導,就在葉倫即將啟程之際,中國星期一宣布對晶片生產至關重要的兩種原材料「鎵」和「鍺」實施出口管制。這是自2010年中國因中日海上摩擦而限制對日本稀土出口之後,中國在稀有金屬管制方面採取的又一重大措施。

當前美中關係持續緊張,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研究員迪派崔施(Daniel DePetris)認為,中國在經貿領域仍願意與美國對話,部分原因是在3年的疫情大流行之後,中國正在竭力使其經濟復甦到預期水平,而與美國官員接觸符合中國的利益。

另《德國之聲》5日指出,葉倫此行將推動雙方在經濟上的溝通,有專家認為,此次訪問可能有助於雙方建立「新常態」,並確立雙邊關係的基礎。

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總裁柯文(Jake Colvin)認為,葉倫此次訪問可能有助於雙方建立一個「新常態」,並在雙邊關係中確立基礎。但他認為美方不會取消前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施加的關稅措施,以及目前的出口管制。

《德國之聲》指出,有消息指出,葉倫將首次會見中國新任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今年1月,葉倫曾於瑞士會晤當時的中國副總理劉鶴,但外界預計與何立峰的會面將有不同,他的背景無關財經,而是規劃領域。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