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北部選舉爭議遭關係友好的美國抨擊,柯林頓呼籲:停止愚蠢行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激烈爭執中,科索沃政府陷入一種奇怪、不安且不尋常的境地,那就是受到一連串來自華府方面的外交攻擊。外界推測,美方對科索沃採取強硬態度,加上對塞爾維亞進行較為溫和外交接觸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傳言普遍指出的:塞爾維亞當局已成為烏克蘭抗俄的重要彈藥來源。
友好關係疑生變,科索沃危機再起美國不挺反抨擊
(中央社)多年來,科索沃都以身為美國最堅定的夥伴而自豪,然而,在與宿敵塞爾維亞爆發新一波危機的情況下,許多人開始懷疑科索沃與美國過去一度堅不可摧的關係是否開始生變。
今(2023)年5月下旬,科索沃當局扶植阿爾巴尼亞裔候選人,塞爾維亞族人杯葛投票,結果在投票率只有3.5%的狀況下,阿爾巴尼亞裔候選人當選市長就職,進而引發北部4城鎮塞族暴力抗議,此後科索沃動盪不安的北部地區便持續醞釀騷亂。
科索沃北部近幾週來受到示威行動、塞爾維亞逮捕3名科索沃員警,以及塞族抗議民眾的暴力動亂撼動,有30多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維和人員受傷。
《法新社》指出,在塞爾維亞與科索沃的激烈爭執中,科索沃政府陷入一種奇怪、不安且不尋常的境地,那就是受到一連串來自華府方面的外交攻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年5月底表示:「我們強烈譴責科索沃政府升高北部緊繃局勢並增加不穩定性的行為。」
科索沃當局受到猛烈抨擊的同時,美國駐巴爾幹半島外交人員也發布一連串聲明。
美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希爾(Christopher Hill)把多半過錯歸咎於科索沃總理庫提(Albin Kurti),他向《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表示:「我想我們對庫提先生有意見。」
美國駐科索沃大使霍夫尼爾(Jeffrey Hovenier)進一步暗示,這場爭執正在破壞美國在其他政治領域對科索沃的支持。
雪上加霜的是,歐洲聯盟(EU)也對科索沃施壓,對科索沃實施一連串臨時措施,包括暫停高層人士互訪,並暫停部分金融合作。
外界推測,美方對科索沃採取強硬態度,加上對塞爾維亞進行較為溫和外交接觸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傳言普遍指出的:塞爾維亞當局已成為烏克蘭抗俄的重要彈藥來源。
科索沃北部選舉爭議未解,柯林頓籲停止愚蠢行為
科索沃北部地區近幾個月來緊張局勢加劇,前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3日向科索沃政府喊話,呼籲停止在塞族居多數的北部地區做出愚蠢行為。
科索沃北部地區居住著5萬名塞族人,最近出現了自 2008年科索沃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緊張局勢。
5月下旬,科索沃當局扶植阿爾巴尼亞裔候選人,塞族人杯葛投票,結果在投票率只有3.5%的狀況下,阿爾巴尼亞裔候選人當選市長就職,於是引發北部4城鎮塞族暴力抗議。
北大西洋公約織負責保衛科索沃北部的3個市政廳,在與塞族衝突中,約有30名維和士兵受了傷,另有52名抗議者也掛彩。
《路透社》報導,柯林頓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Tirana)舉行的儀式上,接受阿爾巴尼亞總理拉瑪(Edi Rama)頒授的勳章。他說:「對於目前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人來說,趁這個時刻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很容易的,但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停止這種愚蠢行為。」
1998年至1999年塞爾維亞鎮壓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游擊隊,北約介入以阻止塞爾維亞軍隊殺害科索沃平民;柯林頓對北約介入是最直言不諱的支持者。
當年北約對塞爾維亞軍隊發動78天的轟炸後,戰爭終在1999年6月結束。柯林頓因致力結束科索沃戰爭而受到讚譽。
如今科索沃的主要盟友美國和歐盟,都指責科索沃總理庫提不顧當地塞族人的反對,在4名市長的辦公室部署警力,從而引發了北部的緊張局勢。
歐盟已經對科索沃實施制裁,包括停止大部分經濟援助,並揚言如果庫提不讓步,將採取更多措施。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科索沃地方選舉種族衝突升溫,北約維和人員逾30傷,喬科維奇發言挺塞爾維亞惹議
- 塞爾維亞與科索沃因「車牌」爆衝突,塞國請求北約允許跨境部署軍力
- 【國際大風吹】歐洲差點另開新戰場,科索沃與塞爾維亞為什麼因「車牌」觸動主權爭議?
- 「南斯拉夫情結」:超過6成民眾懷念強人狄托威權時代,是過往太美好,還是歷史被浪漫化?
- 科索沃——只花了53分鐘完成「漫長」獨立之路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