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鋪路、扮白臉,美國財長葉倫訪華透露什麼政治訊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華結束後,中美問題研究學者、時評人士以及貿易領域專家都有怎樣的分析與期待?葉倫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三鞠躬,是否有如向中國官員行大禮了?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
葉倫(Janet Yellen)是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以來第2位訪問中國的閣員。訪華4天行程內,葉倫與中國高級官員進行了約10小時的會談。
評論一般認為,同不久前訪華的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務卿一樣,美國財長葉倫的此次訪華之旅也未能為雙邊關係帶來突破。正如她自己所說,「沒有一次訪問能在一夜之間化解我們的挑戰。但我期望此行將有助於建立一個有彈性、有成效的溝通管道。」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甘迺迪(Scott Kennedy)說:「會面本身就是成就,而不是具體議題取得共識。我們的著眼點是,美中雙方在3年半的時間裡幾乎沒有過溝通,雙方的不信任和嘲諷的程度已積累到很深的程度。」
他表示,在疫情、關稅、國家安全、貿易限制和在華美企面臨困境等問題背景下,美中之間存在很多分歧,而葉倫仍然能夠與何立峰等中國官員進行文明以及頗具實質性的討論意義重大。
中國頗具民族主義色彩的《環球時報》通過採訪專家評述道,「從葉倫的總結可以看出,她對中美關係的認識總體上是務實理性、客觀冷靜的,有作為經濟專家的獨特見解和平衡視角。」
該報的另一評論則寫道,葉倫訪華「總結起來給了外界一定的積極預期,然而這樣的預期又像風中的燭火一樣,不僅微弱而且存在不確定性。實事求是地說,對中美關係而言,外界的整體悲觀預期並沒有改變,認為葉倫的訪問幾乎不會改變兩國經濟關係的軌跡,也難以推動中美關係的實質性改善。」
友好三鞠躬
《路透社》報導,一名陪同葉倫訪華的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形容這次訪問是「相互尊重、坦誠和建設性的」,「她受到了熱情接待」。
這名官員透露,葉倫週六(7月8日)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的會晤原定2小時,但他們談了5個小時,之後還都出席了「友好」的晚宴。
同何立峰的這場會晤開始時有一個細節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葉倫同何立峰握手時多次鞠躬,而中國東道主人則挺直站在那裡。有媒體以及社媒稱,葉倫在北京施大禮,向中國官員三鞠躬,讓美國丟臉等等。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推特轉發了相關影片並表示,「我希望有人能夠告訴美國官員,他們同中國官員握手時應該挺直胸膛。」
Yellen in China #geopolitics pic.twitter.com/f78n7jBotT
— Velina Tchakarova (@vtchakarova) July 9, 2023
看葉倫能否放鬆對中國的關稅懲罰
貿易問題專家在會後表示,目前尚難看出華盛頓和中國政府將如何達成妥協,雙方舉行對話是最佳途徑。
全美外貿委員會(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主席柯爾文(Jake Colvin)表示,「我認為葉倫的基調是正確的,美國政府和企業應為降低風險和實現供應鏈多樣化做出努力,同時美中兩國仍需保持重要的經濟關係,兩者之間葉倫找到了平衡。」
位於香港的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經濟學家洪灝表示,一個可能的結果是,美國放鬆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部分懲罰性高額關稅,「葉倫對美國下一階段4年的關稅審核有發言權。」
但柯爾文則認為,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的臨近,如果中國不採取對等行動,拜登政府單方面放寬關稅或其他限制措施,這在「政治上將是難以推動的」。
扮演紅臉的葉倫成功了
德國時評人Goerlach認為,在目前世界格局的框架下,葉倫訪華是一個「全面的成功」,「她同中方會談夥伴一道讓溝通渠道起死回生。」
他還認為,葉倫同布林肯國務卿前後腳訪華事實上在上演一場紅白臉雙簧劇目。「布林肯扮演『紅臉』,葉倫扮演『白臉』,這意味著,布林肯的難度更高,必須在北京陳述國安等議題,而葉倫則代表理智的聲音,主張合作和共同貿易。」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經《德國之聲》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三鞠躬、找平衡、唱雙簧: 外界如何評耶倫中國行
延伸閱讀
- 葉倫見何立峰三鞠躬挨批「像被召喚」,學者:美中不斷對話為APEC「拜習會」鋪路
- 美國財長葉倫訪中:繼「壞警察」布林肯之後,「好警察」能修補美中關係嗎?
- 《紐約時報》:葉倫中國行,從貿易到人權的5個關鍵難題
- 葉倫認為與中國脫鉤將是場災難,這種想法不僅目光短淺,更具有危險的誤導性
- 「脫鉤」刺耳, 「去風險」成為各國對中政策熱詞,專家:顯示G7擔心把北京逼過頭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丁肇九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