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尹錫悅出席北約峰會談及韓半島核威脅,北韓今早發射飛彈向日韓傳遞挑釁訊號

尹錫悅出席北約峰會談及韓半島核威脅,北韓今早發射飛彈向日韓傳遞挑釁訊號
北韓今早再度發射飛彈|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月11日、12日北約(NATO)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2023年的北約高峰會,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他將在會議中提及國際間對北韓核武器發展的抵制,呼籲世界各國應統一立場,展現反對核武的決心。然而,今天早上北韓無預警發射一枚導彈,使朝鮮半島和日本地區緊張關係加溫。

時隔27天,北韓在今(12)日再度發射飛彈。綜合《韓聯社》《日本時報》的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俗稱韓聯參)、日本防衛省皆證實,北韓於今天上午10點左右,於北韓首都平壤一帶,往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遠程彈道導彈。日本防衛省表示,導彈在飛行約74分鐘、1000公里後,掉落在北海道奧尻島以西約250公里處。

韓聯參譴責,北韓發射導彈是對朝鮮半島以及國際社會嚴重的挑釁行為亦構成安全威脅。此外,韓聯參也表示,北韓此一發射行為,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呼籲對方立即停止挑釁。

韓國軍方表示,他們正在針對導彈的型號、飛行距離等相關資訊進行分析。假設該枚導彈是屬洲際彈道導彈(ICBM),將會是今年4月13日發射「火星砲-18」型導彈後,北韓時隔90天再次發射洲際導彈挑釁。

美、韓兩國反駁金與正:純屬虛構

根據《韓聯社》和《衛報》報導,北韓總統金正恩的妹妹、朝鮮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副部長金與正,於10日宣稱,美軍多架偵察機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上空進行空中偵察,並警告美方若持續行動,北韓政府將進行反制。

昨(11)日,金與正罕見連續兩天發表談話,再度呼告並公開威脅,若美軍「一意孤行」,再次進行偵察任務,美方將面臨震撼性的後果。金與正也說到,北韓已在10日擊落一架侵犯鄰近海域的美國偵察機。

北韓國防省在10日指稱,美國多次駕駛戰略偵察機進入該國「不可侵犯的領空」,並警告接近的飛機可能會被擊落。金與正透過官媒指控,美軍偵察機在星期一這天,一共飛越北韓東部經濟領域( Exclusive Economic Zone,EEZ)8次。金與正也提到,北韓軍方已緊急派出戰鬥機將其驅逐。

面對北韓的指控,美國五角大廈副發言人薩布麗娜・辛格(Sabrina Singh)回覆,稱北韓的指控「僅是指控」。辛格進一步表示:「美方的行動始終遵照國際法規定,盡責且安全地執行。」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力勸北韓政府,避免升級行動。

韓國軍方發言人李成俊(音譯)上校也反駁,認為北韓提出相關主張,或許是為了要為發動挑釁「找藉口」。專屬經濟海域(EEZ)是指一個國家可以主張開發的海域,自該國領海(12海里)界線向外推200海里,皆屬該國專屬經濟海域範圍。

李成俊告訴《紐約時報》,專屬經濟海域保障外國船隻與飛機的航(飛)行自由。《韓聯社》也轉述韓國軍方說詞,認為北韓的指控「純屬捏造」,美軍空中偵察在朝鮮半島周圍飛行,屬於例行的偵查活動。

尹錫悅前進北約,北韓飛彈趁虛而入

金與正發表演說和發射飛彈的時機,正好與尹錫悅出訪北約(NATO)的行程重疊。7月11日、12日兩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辦2023年高峰會。

《The Diplomat》報導指出,尹錫悅在出發前曾表示,韓國將在會議中強調國際間合作對於打擊北韓「非法行為」的重要性。尹錫悅說:「現在正是時候來表達明確且堅定的態度,展現國際間各國抵擋北韓發展核武的決心。」

《紐約時報》指出,北韓政府通常在7月27日,也就是1953年韓戰簽署停戰協議紀念日,升級北韓的反美言論,以加深北韓人民對美國的畏懼,藉此提高相關當局部署核武計畫和軍事防禦政策的正當性。

《紐約時報》寫下,「每逢國際會議之際,北韓政府都會變得更加挑釁。」尹錫悅在出發立陶宛前曾透露,他將在會議中與其他領導人共同譴責北韓的核武發展規劃。報導中提及本週將在印尼雅加達舉辦的東南亞國協(ASEAN)定期會議,紐時認為,北韓的核武議題將成為會議重點。

根據《The Diplomat》統計,自去(2022)年初以來,北韓已經試飛近100多枚導彈,並公開威脅要在美、韓兩國的衝突中使用核武。韓國政府2018年的數據資料顯示,北韓已擁有60多枚核彈,專家表示,北韓每年有辦法增加6至18枚新的核彈頭。

為應對北韓的導彈試驗,2022年上任的韓國保守派、國民力量黨籍總統尹錫悅,致力於強化韓國國內的飛彈性能,也擴展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今年4月,尹錫悅訪美並拜會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雙方同意加強盟國的聯合軍事演習,並提高美方在韓國周圍的戰略資本,兩國領導人也達成共識,於未來成立一個新的小組,討論朝鮮半島的核武戰略。

《韓聯社》報導,青瓦臺今日表示,正在立陶宛參加北約高峰會的總統尹錫悅,在北韓發射飛彈後,立即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表示要讓北韓認知到該國必須為其非法行為付出代價。

《日本時報》推測,此次發射飛彈的時機,選在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在立陶宛的北約峰會面談前幾個小時,透露出北韓政府向東京和首爾發出明確的訊息。報導也指出,兩國對於遏止平壤野心勃勃的核武導彈計畫密切合作,可視為日、韓兩國關係改善的基石,也將成為兩國在會晤當中的重要議題。

韓國國防部的一份新聞稿指出,韓國、美國、日本三方特使,金健(Kim Gunn)、金星容(Sung Kim)和船越健裕(Takehiro Funakoshi)同意,以華盛頓和首爾之間建立強健的聯合防禦,以及美、日、韓三方共建的安全防禦基礎,對北韓的挑釁行為表達強力譴責。三人也同意未來繼續密切合作,對平壤當局非法武器和導彈發展計劃,展現統一的立場。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昱晴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