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日本預計排放的是「核處理水」而非「核廢水」,中國混淆視聽將「科學問題政治化」

日本預計排放的是「核處理水」而非「核廢水」,中國混淆視聽將「科學問題政治化」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注意到,是日本政府主動請求國際原子能總署協助。如果日本政府真的是一意孤行,它完全有權拋開一切國際機構,說排放是「日本內政,不容干預。」日本政府此舉,反映了日本支持國際組織和國際法,值得稱道。我們應該支持科學判斷,反對把科學問題政治化,依據權威國際組織的結論,支持日本人民解決這個大地震慘案遺留問題,儘快完全走出大地震的噩夢困擾。

7月4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最終報告出台。機構總幹事阿根廷人格羅西(Rafael Grossi)親赴日本,把報告交給首相岸田文雄。該最終報告經過包括來自11國的專家(包括中國和韓國專家)組成的任務團隊(Task Force)的三次實地調查研究寫成。它確認日本「核處理水」(即「處理過的核廢水」)符合排放標準,處理過和經稀釋的處理水,含核輻射的量只有日本標準的四十分之一,排放到大海之後,對安全和環境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有了國際原子能總署的確認,日本準備最快在8月份開始排放處理水。

中國和中國香港政府對日本排放處理水的決定,反應激烈。中國的態度就不必多說了,中國香港的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表示,日本排放之後,會禁止進口多達十個都縣的水產品。

筆者認為,各國政府當然應該注意食品安全,但在此事上,回歸科學,注重理性,去政治化,才是各方應有的態度。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日本將要排放的是「處理過的核廢水」,而不是有些媒體所稱的「核廢水」或「核污水」。少了「處理過」這個定語,就和實情截然相反。

比如香港也有污水處理廠。香港渠務處在自己的網頁和PDF文件《什麼是再造水》上,稱讚香港的昂坪污水處理廠,把經過處理的污水稱為「再造水」(reclaimed water),形容為「經過高質素處理過的廢水」,而不是繼續稱為「廢水」或「污水」。可見,經過處理的污水或廢水,已經和原先的污水廢水不是同一種水了。

以同等邏輯,經過日本的「先進液體處理系統」(ALPS)處理過的核廢水,也不應繼續稱為「核廢水」或「核污水」。日本政府用「處理水」這個名稱,和香港渠務處的做法是一致的。因此,一些媒體繼續用「核污水」、「核廢水」這個名詞,實質上是非理性的污名化行為,不值得推崇。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