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上議院通過《非法移民法案》,政府將有權拘留或移交非法移民至第三方國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2023)年六月底,英國首相蘇納克領軍的保守黨,推動盧安達庇護計畫遭英國法院判決違法。英國法院認為,盧安達並非「安全」的國家,不應將前來英國尋求庇護者移送至該國。如今,英國上下議院通過《非法移民法案》,搭乘小船前往英國的人們,可能終將前往盧安達。
綜合《BBC》、《紐約時報》和《半島電視台》報導,英國上議院昨(18)日通過《非法移民法案》(Illegal Migration Bill),經過多次的「議會乒乓球」來回,法案終於進入最終階段。根據英國議會網站顯示,該法案正在等待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御准(Royal Assent),若通過該法案將成為正式法律。
《非法移民法案》的核心,是在回應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港譯「辛偉誠」),對於禁止載有非法移民的「小船」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承諾。依據該法案,未來英國內政大臣有權力依法拘留或移交任何非法移民,並加速遣返非法居留者。英國政府稱,該法律對於阻止跨越英吉利海峽和其他非法路徑入境英國,至關重要。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昨(18)日,對此發表一份充滿憂心的聲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談到,過去十多年,英國基於國際義務,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庇護,他說:「英國也曾為此感到自豪。」
The new migration bill passed by the UK Parliament violates the country’s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refugee law obligations.
— Filippo Grandi (@FilippoGrandi) July 18, 2023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volker_turk and I share grave concerns in this respect.
Here is our joint statement👇🏻https://t.co/ZI8WTgI84Z
格蘭迪也談到,聯合國難民署(UNHCR)與英國政府一樣,擔心庇護者危險穿越英吉利海峽。但英國此一新法案的內容,並非在使現有的庇護制度更加有效運作,幫助國際間需要被保護的人更融入社會,相反地,是一種削弱。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ürk)也批評該法案的內容,違反了禁止驅回和集體驅逐的規定,也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和兒童福利的相關原則。聲明中指出,1951年發表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提到,難民可能被迫以非正式的管道或方法,進入庇護國。
圖克警告,除了從國際的角度對該法案提出嚴重的法律問題外,他也擔憂該法案通過,將為廢除庇護的相關義務開創先例,引來歐洲的其他國家的仿效。圖克表示,這將對國際難民以及整體人權保障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盧安達庇護計畫才遭判違法,英政府推動《非法移民法案》即將闖關成功
英國內政部統計,去(2022)年下半年,共有3萬3008人試圖搭乘小船從法國出發,穿越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這個人數,是自2018年英國開始收集以來,創下的歷史新高。今年截至目前,據統計,已經有約有7619人入境。
《BBC》彙整英國內政部資訊指出,2022年,移民主要來自阿爾巴尼亞,有近1萬6000人申請庇護,其中有67%的人搭乘小船前來。這些移民之中,絕大部分的人希望尋求英國的庇護。《紐約時報》分析,去年搭乘小船以尋求庇護的申請者佔英國庇護申請總數的45%,並有60%的申請者最終獲得難民身份。
事實上,英國首相蘇納克與其所屬的保守派面對難民議題,傾向降低甚至阻斷前來英國申請庇護的人數,試圖將庇護門檻提高。
今年6月底,英格蘭及威爾斯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 of England and Wales)才剛以盧安達非「安全」之地,裁決違法,駁回英國政府提出的「盧安達庇護計畫」(Rwanda asylum plan)。蘇納克在判決出爐後表示,政府會再尋求將案件提交最高法院的可能性。
盧安達計畫的內容,主要是賦予英國政府,能夠將非法入境英國者,遣送至盧安達或其他「安全的」第三方國家。這些非法移民的庇護申請將由盧安達接手,並得以在申請通過的至少5年內接受教育和其他協助。為此,英國政府在去年已與盧安達,達成一項價值1.4億英鎊(約台幣56億)的協議。
這項計畫與即將通過的《非法移民法案》相似,由英國政府在今年3月所提出的法案中,最為核心的議題,就是英國內政大臣有權依法拘留非法移民,或將其遣送至盧安達或另一個「安全」的第三方國家。
「難民住宿」船靠港18個月,引發民怨:拒絕漂浮的監獄
昨日,一艘巨大的金屬駁船畢比斯德哥爾摩號(Bibby Stockholm)抵達英國南部的波特蘭(Portland)。這艘船是被設計成可容納多達500名尋求庇護者的「暫時住所」,《紐約時報》指出,這艘駁船將會在港口停靠至少18個月,英國政府最快將從下週開始,轉移50名尋求庇護者到船上。內政部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在秋季之前為1700人提供住所。

船隻來到的那天,甚至是在幾天前,英國國內就已經出現大量的反對聲浪。《紐約時報》引述多位波特蘭當地居民,在一則Facebook貼文下的抱怨留言。
莎倫・道威爾(Sharon Dowell),一位居住在臨海城市韋茅斯(Weymouth)的居民擔憂:「當地依賴旅遊業維生,駁船的空間狹小,再加上他們因為申請庇護而無法工作,到時候難民們將聚集於此,成群結隊地在路上『閒晃』。」
道威爾也談到,當地人必須等待大約兩週的時間,才能與醫療人員會面,而且當地許多居民都是「勉強糊口」;相對地,政府提供那些尋求庇護者免費的交通和便利的醫療服務,使她感到沮喪。
西多塞特郡(Dorset)保守黨議員克里斯・洛德 (Chris Loder)曾致信詢問內政部,該船的最初設計僅能容納250人,現在卻擴增至500人,是否有安全疑慮。他說到,內政部對所有事情的回覆都十分「曖昧」。
一名當地議會的工黨議員德雷珀(Jim Draper)擔心,極右翼勢力會煽動與難民的暴力對抗。他認為,畢比斯德哥爾摩號被政府作為政治工具,以利將移民問題保留在議會議程中。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