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國上議院通過《非法移民法案》,政府將有權拘留或移交非法移民至第三方國家

英國上議院通過《非法移民法案》,政府將有權拘留或移交非法移民至第三方國家
圖為畢比斯德哥爾摩號,它將停靠於英國波特蘭長達18個月|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2023)年六月底,英國首相蘇納克領軍的保守黨,推動盧安達庇護計畫遭英國法院判決違法。英國法院認為,盧安達並非「安全」的國家,不應將前來英國尋求庇護者移送至該國。如今,英國上下議院通過《非法移民法案》,搭乘小船前往英國的人們,可能終將前往盧安達。

綜合《BBC》《紐約時報》《半島電視台》報導,英國上議院昨(18)日通過《非法移民法案》(Illegal Migration Bill),經過多次的「議會乒乓球」來回,法案終於進入最終階段。根據英國議會網站顯示,該法案正在等待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御准(Royal Assent),若通過該法案將成為正式法律。

《非法移民法案》的核心,是在回應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港譯「辛偉誠」),對於禁止載有非法移民的「小船」跨越英吉利海峽的承諾。依據該法案,未來英國內政大臣有權力依法拘留或移交任何非法移民,並加速遣返非法居留者。英國政府稱,該法律對於阻止跨越英吉利海峽和其他非法路徑入境英國,至關重要。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昨(18)日,對此發表一份充滿憂心的聲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Filippo Grandi)談到,過去十多年,英國基於國際義務,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庇護,他說:「英國也曾為此感到自豪。」

格蘭迪也談到,聯合國難民署(UNHCR)與英國政府一樣,擔心庇護者危險穿越英吉利海峽。但英國此一新法案的內容,並非在使現有的庇護制度更加有效運作,幫助國際間需要被保護的人更融入社會,相反地,是一種削弱。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ürk)也批評該法案的內容,違反了禁止驅回和集體驅逐的規定,也違背正當法律程序和兒童福利的相關原則。聲明中指出,1951年發表的《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提到,難民可能被迫以非正式的管道或方法,進入庇護國。

圖克警告,除了從國際的角度對該法案提出嚴重的法律問題外,他也擔憂該法案通過,將為廢除庇護的相關義務開創先例,引來歐洲的其他國家的仿效。圖克表示,這將對國際難民以及整體人權保障系統產生不利影響。

盧安達庇護計畫才遭判違法,英政府推動《非法移民法案》即將闖關成功

英國內政部統計,去(2022)年下半年,共有3萬3008人試圖搭乘小船從法國出發,穿越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這個人數,是自2018年英國開始收集以來,創下的歷史新高。今年截至目前,據統計,已經有約有7619人入境。

《BBC》彙整英國內政部資訊指出,2022年,移民主要來自阿爾巴尼亞,有近1萬6000人申請庇護,其中有67%的人搭乘小船前來。這些移民之中,絕大部分的人希望尋求英國的庇護。《紐約時報》分析,去年搭乘小船以尋求庇護的申請者佔英國庇護申請總數的45%,並有60%的申請者最終獲得難民身份。

事實上,英國首相蘇納克與其所屬的保守派面對難民議題,傾向降低甚至阻斷前來英國申請庇護的人數,試圖將庇護門檻提高。

今年6月底,英格蘭及威爾斯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 of England and Wales)才剛以盧安達非「安全」之地,裁決違法,駁回英國政府提出的「盧安達庇護計畫」(Rwanda asylum plan)。蘇納克在判決出爐後表示,政府會再尋求將案件提交最高法院的可能性。

盧安達計畫的內容,主要是賦予英國政府,能夠將非法入境英國者,遣送至盧安達或其他「安全的」第三方國家。這些非法移民的庇護申請將由盧安達接手,並得以在申請通過的至少5年內接受教育和其他協助。為此,英國政府在去年已與盧安達,達成一項價值1.4億英鎊(約台幣56億)的協議。

這項計畫與即將通過的《非法移民法案》相似,由英國政府在今年3月所提出的法案中,最為核心的議題,就是英國內政大臣有權依法拘留非法移民,或將其遣送至盧安達或另一個「安全」的第三方國家。

「難民住宿」船靠港18個月,引發民怨:拒絕漂浮的監獄

昨日,一艘巨大的金屬駁船畢比斯德哥爾摩號(Bibby Stockholm)抵達英國南部的波特蘭(Portland)。這艘船是被設計成可容納多達500名尋求庇護者的「暫時住所」,《紐約時報》指出,這艘駁船將會在港口停靠至少18個月,英國政府最快將從下週開始,轉移50名尋求庇護者到船上。內政部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在秋季之前為1700人提供住所。

GettyImages-1539908423
抗議者高舉牌子,寫下「拒絕漂浮的監獄」、「波特蘭港背叛波特蘭」|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船隻來到的那天,甚至是在幾天前,英國國內就已經出現大量的反對聲浪。《紐約時報》引述多位波特蘭當地居民,在一則Facebook貼文下的抱怨留言。

莎倫・道威爾(Sharon Dowell),一位居住在臨海城市韋茅斯(Weymouth)的居民擔憂:「當地依賴旅遊業維生,駁船的空間狹小,再加上他們因為申請庇護而無法工作,到時候難民們將聚集於此,成群結隊地在路上『閒晃』。」

道威爾也談到,當地人必須等待大約兩週的時間,才能與醫療人員會面,而且當地許多居民都是「勉強糊口」;相對地,政府提供那些尋求庇護者免費的交通和便利的醫療服務,使她感到沮喪。

西多塞特郡(Dorset)保守黨議員克里斯・洛德 (Chris Loder)曾致信詢問內政部,該船的最初設計僅能容納250人,現在卻擴增至500人,是否有安全疑慮。他說到,內政部對所有事情的回覆都十分「曖昧」。

一名當地議會的工黨議員德雷珀(Jim Draper)擔心,極右翼勢力會煽動與難民的暴力對抗。他認為,畢比斯德哥爾摩號被政府作為政治工具,以利將移民問題保留在議會議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