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盟-拉美峰會聲明寫下福克蘭群島別稱「馬爾維納斯」:英國強烈抗議、阿根廷取得外交勝利

歐盟-拉美峰會聲明寫下福克蘭群島別稱「馬爾維納斯」:英國強烈抗議、阿根廷取得外交勝利
阿根廷總統艾柏托.費南德茲(Alberto Fernandez)(圖中)參加歐盟-拉美高峰會|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月17、18兩日,在布魯塞爾睽違8年的歐盟-拉美高峰會。會中針對區域與全球和平有諸多討論,特別是針對烏俄戰爭一題,兩聯盟對於「俄羅斯入侵」的說詞陷入僵局。拉丁美洲大國阿根廷協助遊說,取得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談判籌碼,首次將此議題寫入雙方會談記錄中。

綜合《衛報》《BBC》的報導,在歐盟-拉美高峰會的聲明文件中,出現阿根廷對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的稱呼: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英國政府宣稱福克蘭群島是英國的領土,對歐盟表達強烈不滿,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遺憾的選字。」

《Politico》報導,一份洩漏的備忘錄,揭示了英國政府與其最高級別的外交官,為了阻止這份寫著「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聲明簽署成功,做出了「瘋狂」的努力。

報導指出,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柯維立(James Cleverly)曾發信給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希望將福克蘭群島議題排除於峰會聲明之外。他也說到,阿根廷利用聲明取得支持的做法,將會提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歐盟外交官則說:「英國官員瘋狂地打電話給代表和使館專員,但此舉僅是徒勞。」

此次的高峰會,是英國自2020年脫歐以後,歐盟與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聯盟(CELAC)的首次峰會。在英國「自願缺席」的情形之下,阿根廷代表迅速採取行動,透過在聲明中寫下「馬爾維納斯群島」,贏得重大的「外交勝利」。

歐盟聲稱,他們對此爭端的立場沒有改變,加上27個成員國尚未達成共識,因此歐盟無法表達任何立場。

福克蘭群島的主權爭議

福克蘭群島是位在大西洋上,距離阿根廷海岸不到500公里,一個遠在大不列顛大約1萬2875公里遠的英國海外領土,島上大多數的居民是英國人。

福克蘭群島主權爭議可以回溯到41年前的一場主權戰爭。1982年4月3日,阿根廷軍隊登陸福克蘭群島,並在12小時後發表聲明,聲稱時任英國總督雷克斯・亨特(Rex Hunt)已經投降。幾天過後,阿根廷更宣布「結束英國149年統治」。

這一起「非法登陸」引發74天的福克蘭群島戰爭(Fralklands War),造成655名阿根廷人、255名英國人和3名島民死亡。最終,1982年6月14日,英國政府稱他們已驅逐阿根廷軍隊,奪回福克蘭群島的控制權,獲得勝利。英、阿兩國隨著戰爭落幕,切斷外交關係,直到1990年才重新建交。

福克蘭群島是英國為它取的名字,阿根廷則稱它為馬爾維納斯群島。

2013年,福克蘭群島上的公民發起一場公投,99.8%的島民支持繼續作為英國的領土。不過,阿根廷並沒有停止爭取該國擁有群島主權。過去,英、阿兩國曾簽訂合作協議,但阿根廷在2016年退出後,一直試圖推動主權談判。

為何歐盟-拉美峰會中需要討論福克蘭群島問題?

今(2023)年7月17、18兩日,歐盟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以下簡稱拉美共同體),在布魯塞爾舉辦睽違8年的第3次歐盟-拉美高峰會,兩個組織的成員國總數多達60個國家,超過聯合國的三分之一。在高峰會中,各國領導人討論關於烏俄戰爭、拉丁美洲區域安全與和平、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性別平等與兒童權利等議題。

歐盟基於地緣政治,在此次高峰會中積極推進有關烏俄戰爭的討論,而拉丁美洲各國則帶著區域問題與歐洲磋商,其中就包括「馬爾維納斯群島」的議題。

這場高峰會因為「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案陷入僵局,拉美共同體的主要國家——阿根廷和巴西,利用他們的地緣影響力,說服大多數「頑強」的國家,促使峰會得以達成共識,除了尼加拉瓜仍持異議之外。

歐盟於會後在官網發布一則聲明,並在其中的第13點寫下:「關於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的主權問題,基於拉美共同體的歷史定位,歐盟將考量過去對話的重要性,尊重國際法中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

此一聲明的內容,得到拉美共同體32個國家的認同,除尼加拉瓜之外。針對這場峰會的結果,《Politico》稱這是一場「精明的交易」。

阿根廷負責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事務的副部長,同時身為布魯塞爾談判團隊一員的潘迪亞尼(Gustavo Martínez Pandiani),否認阿根廷將馬爾維納斯群島議題作為譴責俄羅斯的權衡和籌碼一說。他告訴《Plitico》:「作為一名談判代表,我得到談判授權。」

潘迪亞尼會後回應這則聲明:「這是馬爾維納斯群島有史以來第一次能夠被寫進雙邊對話的紀錄之中,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昱晴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