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分裂之劉宋衰亡(上):宋文帝劉義隆被兩個兒子謀殺,國家政體開始走向崩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劉劭率領禁軍將士,手持皇上詔命,表示要進宮加強守衛。一入宮中,劉劭找來開國外戚蕭斌,命其震服宮中百官。另派一支小隊,誅殺宋文帝。包含劉濬的母親,以及文帝一干親信大臣,江湛與徐湛之,均不能免。
文:阿前
南朝《宋書》,有「二凶傳」。很單純就是指兩個窮凶惡極的傢伙。他們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弒父,弒君。
他們的父親,就是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凶名劉劭,是宋文帝長子,在他剛即位時出生。當時劉裕過世未滿三年,宋文帝仍在服喪,就不敢告訴大家有這個孩子,直到討滅徐羨之等,才宣布皇子劭的誕生。
《宋書》說自古以來,從未有人君即位後皇后生太子,只有帝乙的太子紂而已。這邊的太子應該是指「嫡長子」,而重點在「皇后生子」。一個正常的皇帝,通常要經過重重培養,在一定年紀才能正式即位:即使前任皇帝早就死掉了,也會由「太后稱制」來做為元首。
這個異象是在暗示,劉劭將會像商紂一樣,凶殘。
當時皇后表示要應該要殺掉這個兒子,但劉義隆阻止了。更重要的是,劉劭的真實出生時間,應該屬於謠傳。但有些記錄可以做為映證,比方他在朝廷公開文件中,以13歲元服。
宋代對於幾歲可以元服很是辯證了一番,按周禮來說,12到20都是合禮的年紀。不過兩漢天子最小都是15歲在元服的。劉劭13元服,不合常理,但應古禮。他長相好看,身材修長,好學又善弓馬,也沒甚麼好挑剔的。
宋文帝很喜歡這個太子,盡可能的滿足他各種需求,更增加了東宮的兵權。這很有趣的。北朝發展出的「太子模式」,其實是讓太子擔任攝政官,非常類似於傳說中「堯舜」的接班。南朝卻由於劉裕的發家,宋文帝的政變,而產生這種槍桿子出政權的「太子模式」。
經歷東晉至此,武力對於鎮服江東世家來說,彷彿政權的萬靈丹。宋文帝也是心心念念的北伐。然而劉劭卻跟外戚第一蕭思話並肩,屬於反對北伐的派系。
西元450年,南北大戰再起,北魏直逼長江。鎮守石頭城的劉劭,認為應該處死提議發起此戰的江湛與徐湛之。更在會議上幾乎就要殺了江湛。宋文帝為了讓兩人和好,特別要劉劭的兒子娶江湛的女兒為妻。
由於北伐耗費甚鉅,宋文帝獎勵農桑,更在宮內養蠶。劉劭的親姊,東陽公主劉英娥,就以善養蠶為由,申請了一個女巫入宮。英娥把女巫介紹給了劉劭,還有「第二凶」劉濬。
劉濬跟他們不同母,但常常跟哥哥一起搞一些違法犯紀的事,很怕被老爸知道……那我們大概就可以想像事情了。漢武帝時代也發生過的「巫蠱之禍」。是的,姊弟三人就是要借重女巫,來設置巫蠱,「隱瞞天機」。然而,女巫是英娥的養女鸚鵡推薦的。

鸚鵡也不是什麼正經人,收了個養子當姘頭,沒辦法,英娥不讓她嫁嘛。結果,巫蠱還沒搞好,英娥就先死了。這時候,鸚鵡可以嫁人了。但劉劭跟劉濬怕她洩漏秘密,就打算把她嫁給另一個可以信賴的自己人當小妾。他們根本不知道,鸚鵡的養子是正主兒。更重要的是,這養子還是置辦巫蠱的一員,更當上了隊長。
但這兒女情事,就被臨賀公主知道了。雖然一樣是公主,不過劉濬叫他「姥姥」,所以很可能是劉裕那一輩的親屬,而東陽公主算是她的「下官」。後宮那些嬪妃名稱,都是有品級的官職,上下也有歸屬權。並不是單純的皇帝打砲對象隨便取幾個稱號而已。
鸚鵡不是皇室血親,但她的去向原則上也是要記錄要被皇上知道的。那劉劭他們本打算偷偷處理,但臨賀公主就去告狀了。告啥?老公主知道這個晚輩,有收一個養子,在劉劭那邊當隊長。鸚鵡應該也告訴了老公主,自己想嫁給養子。
那宋文帝就叫劉劭來問話,只問這養子能力人品行不行,跟他們打算把鸚鵡嫁去哪。劉劭哪敢據實以告,只說養子勉強還行,鸚鵡要嫁去哪還沒決定,實際上已經嫁掉了。劉劭一出來,趕緊連絡劉濬,並且求臨賀公主串供。你說老公主配合否?很難講。
但叫人沒想到的是,鸚鵡怕自己的醜事外洩,主動請劉劭殺了養子。哇靠,此計甚佳,劉劭就偷偷處理掉了。但實在太偷偷了,導致養子的副隊長突然很擔心,下一個死的會不會是自己?於是,副隊長就跑去皇上那邊,自首巫蠱之事。
引爆。
就副隊長的所知,此事不過隊長與鸚鵡的五四三。結果宋文帝派人抓捕鸚鵡,抄出了劉劭與劉濬大逆不道的書信往來,數百封。更循線挖出了宋文帝的木像。
罪證確鑿。
不過宋文帝要求把案子集中在女巫身上,兩個兒子就是罵一罵就算了不然要怎樣呢?畢竟他們只是在下咒,希望宋文帝不要發現他們的小過錯。別說皇帝的兒子,尋常百姓家的兒子誰不是如此,小孩三歲開始就會為了自保說謊啊。
不過,女巫小姐早就換衣服剃光頭,假扮成比丘尼逃走了。倒是宋文帝的兩大親信:江湛與徐湛之勸說應該撤換太子。當時的第一執政江夏王劉義恭,倒是跟哥哥說劉劭這樣迷信是不太好沒錯,不過也未必就不能當個好皇帝。
漢武帝也是很迷信嘛是不是?其實南北朝的皇帝都還滿迷信的。有趣的是,同時代知識份子正在試圖掙脫信仰的枷鎖。
兩年過去,大家相安無事。但宋文帝突然收到密報,說是準備去荊州江陵上任的劉濬,帶了一個尼姑進宮。好像就是當年的女巫。宋文帝一開始不信,去東宮帶了兩個婢女回來問話,果然這尼姑就是那個女巫。還以為兒子們已經改過自新的宋文帝悲痛,震驚。
一怒之下,起詔要廢劉劭太子之位,並命劉濬自盡。
你知道,爸爸這麼傷心憤怒的時候,也只能跟媽媽說這事兒了。媽媽當然是先安撫爸爸,再一邊跟兒子通風報信家庭倫理悲喜劇演到不要演的套路。這個是劉濬的媽媽得到消息。劉濬也一如往常的,趕緊問哥哥如何是好,劉劭就跟心腹們討論了討論……。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