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名《你們就是不懂我!》:如果哪天你跟我說要當YouTuber,或是電競選手,我一定不會禁止你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看看「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老師和他兒子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或是提供建議,或是真心聆聽,也不怕丟臉的寫出自己青春年少時的懵懂無知和尷尬故事,或許可以給你一點新的想法,找到你自己想要的方向,讓你知道青春期也是值得期待的!
文:黃揚名
我可以當YouTuber嗎?
親愛的:
那天你跟我說,班上有一個同學立志要當YouTuber,可是他爸媽不同意,結果他現在回家就直接進房間,不跟爸媽講話。當時我就問你:「那你會想當YouTuber嗎?」你搖搖頭,還反問我:「你覺得你兒子像是會想當YouTuber的人嗎?當然不可能。」我故意回你:「我怎麼知道不可能,之前有新聞說很多年輕人想當YouTuber,說不定你就是新聞報導的那個很多年輕人之一。」
我心想,既然你開啟了關於未來志向的話題,我一定不能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就順勢問你,「那你有想過自己要做什麼嗎?」你露出一種詭異的表情,離我越來越遠,我立馬就把你抓回來,硬是要你給我一個答案。在我追問下,你說:「我就是不知道自己以後可以幹嘛,不要再問我了。」看到你已經快要聲淚俱下,我趕緊轉換身分,變成貼心好爸爸。
我跟你說,當我還是國中生的時候,我自己對於未來其實也沒有太多想法,只是那時候大人都會告訴我們,只要好好念書,就可以念醫學系,以後當醫生。因為我小時候成績還不錯,自己又沒有別的想法,所以就覺得反正先把書念好,等到大學再來煩惱吧!
以前的大環境使然,沒有人特別強調要適性發展,大多數的人在國中時期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以後要做什麼。要說真的有什麼區分,大概就是覺得自己不想一直念書的同學,可能會選擇上高職,學習一技之長;至於那些不討厭念書的,就是乖乖升學。
現在的情況有點像另一個極端,因為你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反而因為選項太多,而不知所措。像是YouTuber這樣的職業,就是以前我們不可能想像得到的,因為以前的媒體只有電視台和廣播電台,所以只有上電視或廣播,才能製播自己的節目。此外,現在的科技又進展快速,媒體又常常提及有哪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取代,這或許多少也提升了你的焦慮感。
只要一直願意嘗試,就不用擔心
我知道你現在會有點不安,但是我想告訴你,只要你願意一直去嘗試、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那都是很好的。甚至有研究結果發現,對於中年轉職的人來說,若他們願意去探索,甚至做了轉職的決定,對他們的好處都是比壞處多的。所以,只要你不自我設限,願意去做出改變,對你來說都是好的。
我可以很有自信的告訴你,如果哪天你跟我說你要當YouTuber,或是電競選手,我一定不會禁止你。前提是,你得告訴我,為什麼你會想這麼做,以及你有哪些階段性要達成的目標。
需要你告訴我這兩件事是有原因的,因為如果我知道你為什麼想要這麼做,那麼當你碰上挫折的時候,我就可以提醒你,你當時決定要做這件事情的理由。只要這個動機還沒有改變,就沒有必要因為一點挫折而打了退堂鼓。
另外,希望你可以設定一個階段性目標,則是期待你不要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沒有得到自己預期的成效,就覺得這條路好像行不通。就拿YouTuber為例,只有很少數的人會一夕爆紅,並且一直紅下去。多數人都是慢慢累積的,所以你不應該一開始就設定自己要成為百萬訂閱網紅(連星座大師唐綺陽也是經營多年後,才成為百萬訂閱的網紅),而應該設定一個比較務實的目標。
而且我希望你知道,嘗試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成功,當然成功也會是其中一個目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在嘗試的過程中,更加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像我,雖然看起來就是一路順遂,博士畢業後,擔任了一年研究員,就進入大學當老師。但是,其實這一路上所做的每件事情,都讓我更清楚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當時之所以會選擇擔任大學老師,絕對不只是因為這是一個比較符合社會期待的工作,而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喜歡教學,喜歡看到別人因為我的引導而有所成長。
找到自己最舒適的位置
我要很明白的告訴你,我和媽媽對你未來職涯的期待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你在一個你最舒適的位置。因為我們知道,在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你才能最自在的伸展自己,也能夠更好的過日子。
但是要能夠相信且願意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即使我們願意支持你,你也會有來自同儕,或是其他親朋好友的壓力。若你不是很篤定的相信這件事,你就會很容易因為別人的調侃,或是輕蔑的話語或態度,而覺得自己好像做了錯誤的決定。
我記得我跟你分享過日本人森本祥司的故事,他原本是在出版業工作,但是他常被指責在「無所事事」,他就思考自己有沒有可能靠這點來過生活。於是,他在社群媒體上公告了自己可以出租,但是在出租過程中,他什麼事情都不會做,只會陪伴在那個租他的人旁邊,也就是所謂的「無所事事」。沒想到,居然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需求,而他就靠著「無所事事」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家人。我想森本祥司就是找到了一個自己最舒適的位置,而且相信這就是屬於他的位置,才能這麼篤定的做這件事。
當然,他應該也經歷了一些波折,只是媒體通常都只想報導成功的那一面,而不想報導不成功的部分。但我認為知道一個人在哪些方面成功了,和知道他在哪些方面失敗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你們就是不懂我!:心理學博士陪你找到正能量,度過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似乎又有點美好的成長期》,商周出版
作者:黃揚名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這本書,寫給青春期的你,以及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師長,
讓我們一起度過厭世、擺爛、人際困擾、學業煩惱,
讓生活充滿正能量,不再怒吼「你們就是不懂我」!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