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圖輯】希臘大火疏散2萬人史上最大規模、王毅出訪土耳其遇維族人抗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人體彩繪日」這天,超過50名民眾「穿上」畫家的繪畫,在被畫家彩繪之後裸體站到街上,成為街頭藝術品。活動組織者戈盧布(Andy Golub)表示:「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模特兒,都在這個活動裡感受到了自由。」戈盧布表示,今年將會是最後一次人體彩繪日,他會在明年春天舉辦新的活動。
炎熱的7月進入尾聲,全球每日氣溫仍持續攀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警告,地球已進入「全球沸騰的時代」。
希臘大火延燒至今已經兩個禮拜,希臘當局稱,受火災影響,從羅德島撤離的居民和遊客約1萬9000人,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撤離行動。為了前往埃維亞島(Evia)救災,兩名救災直升機的機組人員,於救災途中不幸墜機,雙雙身亡。
鏡頭轉向美國,紐約在23日舉辦人體彩繪日,穿戴繽紛的繪畫作品,站上街頭成為藝術品;伊朗的人們也在身體上塗上不同顏色,一名男孩全身塗黑,象徵著惡魔歡慶阿舒拉節。此外,在土耳其,一群維吾爾族土耳其人,穿戴面具聚集在中國駐伊斯坦堡使館前示威,抗議王毅出訪土耳其。
過去一週,還有世界各國還有發生什麼事呢?用精彩的照片,一次掌握國際大小事。

7月23日,美國民眾於紐約舉辦「人體彩繪日」(Bodypainting Day),超過50名民眾「穿上」畫家的繪畫,在被畫家彩繪之後裸體站到街上,成為街頭藝術品。活動組織者戈盧布(Andy Golub)表示:「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模特兒,都在這個活動裡感受到了自由。」
紐約警方在過去曾試圖阻止該活動,2011年,戈盧布和兩名模特遭到逮捕並被拘留了24小時。戈盧布表示,今(2023)年將會是最後一次人體彩繪日,並補充:「我希望找到另一種賦予人們權力,並將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方式,我會在明(2024)年春天舉辦新的活動。」

7月24日,一艘載有塞內加爾民眾的獨木船,於塞國首都達卡(Dakar)的海岸附近沉沒,造成16名,尋求移民至歐洲的民眾死亡。
塞內加爾近期的移民船隻數量激增,民眾試圖透過大西洋移民路線(Atlantic migration route),前往西班牙的加那利群島。雖然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線之一,但並沒有阻礙他們移民的決心。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OM)的數據,地中海地區去(2022)年有近3800人在海路移民的過程中死亡。

7月25日,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訪問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於首都努美亞(Noumea)會見當地領導人,討論其未來地位。
新喀里多尼亞為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個特殊地區。當地有約40%的人口是原住民卡納克族(Kanak),多數卡納克人希望新喀里多尼亞獨立。該地區分別於2018、2020與2021年舉行三次獨立公投,但皆未通過。最接近通過的一次發生在2020年公投,當年支持獨立的得票率達到46.7%。

上週希臘多地發生大火,至這週該國大火仍燒不停。7月24日與25日,希臘觀光景點羅德島(Rhodes)及第二大島埃維亞島(Evia)接連遭火災襲擊。
在埃維亞島的事故,一架救火專用飛機於撲滅山火的過程中,突然墜落山坡爆炸,機上的機師穆拉斯(Christos Moulas)與副機師史蒂芬尼迪斯(Pericles Stefanidis)當場死亡。羅德島的飯店、村莊也接連發生火災,希臘政府表示,羅德島已有近1萬9000人被疏散,這是希臘史上規模最大的疏散活動。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25日回任中國外交部長,並在7月26日出訪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這是王毅回任外交部長後的第一個行程參,並與土耳其外交部長費丹(Hakan Fidan)會面。
訪問期間,一群居住在土耳其的維吾爾族土耳其人在中國駐伊斯坦堡的使館前,進行示威,抗議王毅訪問土耳其和東突厥斯坦事件。

7月26日,一名伊朗男孩正在為一年一度的阿舒拉節(Ashura)表演做準備,他將身體塗成黑色,描繪出「惡魔」的形象。
今年的阿舒拉節在7月27日、28日舉行,「阿舒拉」在阿拉伯語中代表「第十」,指的是伊斯蘭回曆第一個月的第十天。阿舒拉節是在紀念先知默罕穆德的孫子伊瑪目・侯賽因(Imam Hussein),在卡爾巴拉戰役中被殺害。這個節日對於什葉派的伊斯蘭教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節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張博丞、王昱晴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