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7月升息1碼:鮑爾回應9、11月是否再升息,稱研究團隊不再預期經濟衰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鮑爾表示當開始降息時會考慮這一切,許多委員預期明年會降息,主要建立在通膨明年會下降,並且對通膨的下降感到滿意,才會是時候開始降息,但目前連下一次會議之間,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更不用說明年或是後年。
聯準會7月FOMC如預期再度升息1碼,本文將完整解析本次聯準會會議結果及會後記者會。
本次會議聯準會票委全員同意升息1碼至5.25~5.50%區間,聲明稿幾乎完全與6月一致,僅小幅修改利率指引段落的措辭,強調未來仍將評估更多信息及其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由於聲明稿變動不大,所以本篇,我們會著重在鮑爾會後記者會重點分析。
鮑爾會後記者會重點
一、9、11月是否會升息:委員將依照經濟數據決策
記者提問:「鮑爾是否認為還會有額外的升息,升息方式是在未來 9、11月會議實時決定,還是處於每隔一次會議升息的模式?」
鮑爾表示,尚未對未來會議做出任何決定,包括考慮升息的速度,但委員將持續評估將通膨隨時間降至2%目標,所需要的、適當的緊縮程度。目前在這次會議期間,經濟數據基本上符合預期,而在9月會議前,我們還會收到2 份就業報告、2份CPI報告以及本週的ECI報告,如果數據支持的話,有可能在9月會議升息,也有可能保持利率不變,委員將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上仔細評估(meeting by meeting)。

二、升息速度:放慢是合理的
《Financial Times》記者提問委員,如果9月會議是一次實時會議(意思是將依賴經濟數據、事態發展而決定),那6月會議提到維持利率不變的理由,需要更加漸進的緊縮步伐該如何合理的理解?
鮑爾表示,並不是每次會議都會立即採取更加漸進的升息速度,如果放緩升息速度,這有可能是3次會議中的第2次(原文:It could be two out of three meetings.)。雖然鮑爾重申不排除連續升息,但是也明確表示隨著離升息終點越來越接近,放慢決策週期(原文:slow down the decision cycle)是合理的,其不希望提供大量的前瞻指引,因為仍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希望依照經濟數據進行實時的決策。
三、升降息看法:不用等到通膨回到2%才暫停升息
《Politico》記者提問6月SEP顯示整體PCE以及核心PCE達到3%左右時,聯準會將降息,所以想知道當考量通膨回到2%以及開始降息時,通膨水準或是通膨下降速度有多重要?
鮑爾表示當開始降息時會考慮這一切,許多委員預期明年會降息,主要建立在通膨明年會下降,並且對通膨的下降感到滿意,才會是時候開始降息,但目前連下一次會議之間,都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更不用說明年或是後年。
《Politico》記者追問,所以有可能高利率維持2年,聯準會不會進行降息?
鮑爾明確否認,並且表示不會給任何相關的數值,當委員會覺得滿意通膨的下降程度時,委員會就會降息。「不過我認為今年不會,利率點陣圖中很多人都傳遞了明年降息的可能,但只是對於明年的判斷,最終仍將取決於對通膨降至2%目標的信心有多大。」
《CNBC》記者提問,鮑爾與其他委員都曾提過通膨降至2%前,只要看到通膨持續放緩的進展,就不需要繼續升息,所以想知道通膨需要下降至接近多少,或是需要多少個月的數據才能讓聯準會有足夠的信心暫停升息?
鮑爾認為持續升息直到通膨回到2%將會是遠超過目標的方式,並不是正確的。事實上,可以觀察委員們點陣圖的預測,現在政策利率處在限制性水平。
鮑爾說:「如果我們見到通膨可靠(credibly)且持續地(sustainably)下降,那就不需要再處在限制性水平,我們可以回到中性水平,然後在某個時間點低於中性水平。當然我們會非常小心,希望確保通膨可以持續地下降。」
「這很難做到,所以不會嘗試對數值進行評估,但我的想法是將會在通膨降至2%之前很久就暫停升息,並且會在通膨達到2%前就開始降息,因為通膨不會很快降至2%,可能在2025 年才會達到。」(原文: I would think about it is you'd stop raising long before you got to2 percent inflation. And you'd start cutting before you got to2 percent inflation too.)
所謂限制性利率代表需要該利率來壓抑經濟、通膨的水準,中性利率則是聯準會判斷不會刺激經濟、通膨的水準。
四、經濟看法:不再預期經濟衰退
記者提問華爾街開始對聯準會能夠實現軟著陸更加有信心,並且降低了對經濟衰退的預測,想知道聯準會經濟研究團隊是否改變了經濟衰退可能性的看法,以及主席鮑爾是否對軟著陸更有信心?
鮑爾表示一直認為有機會軟著陸,並且獨立於委員的聯準會經濟研究團隊也不再預測經濟衰退。另外,後續記者追問通膨下降、就業市場依舊強勁是不是轉向樂觀的原因時,鮑爾強調還不會使用「樂觀」這個字,不過確實有一條道路(pathway)。
目前已經開始看到通膨下降,並且就業市場沒有任何成本(失業率沒有上升),就業市場的放緩不是透過民眾失業,而是職位空缺回到更正常的水平、民眾離職率的下降,同時勞動力供給回歸,也降低了就業市場的供需緊張程度。這是一件好事,並希望這樣健康的狀況能夠持續。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