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父母失能的「傳聲筒孩子」,練習說「不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能夠左右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若你的父母不成熟,那你要更加地成熟,讓他們也學習到,有些事情是要他們自己所負責。對於父母而言,要審思的是,為何將子女變為溝通工具?對於關係上的溝通失能,投射了多少遺憾給自己子女,灌輸了多少不合理的期待在他們身上?
文:Wu心(吳景濱心理師)
那位讓我印象深刻的女孩,身上佩戴著許多耳環、鼻環和刺青。也許,她透過這些方式隱晦地向某人或某事表達抗議。
當她走進我的治療室,她一言不發,乾脆地坐在我面前,眼神直視著我。
我友善地向她打招呼:「嗨,我是吳心理師,想問妳為什麼想來預約諮商呢?」
她回答:「噢,就是家裡不開心。」
我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呢?」
她說:「沒什麼,只是覺得爸爸媽媽很煩。唉唷,我很擔心幾年後,爸爸會獨自一人;媽媽嘛,應該還好吧,但我不確定她的情況。總之,我很害怕被他們綁住,我很想疏遠他們,但畢竟他們是我的父母,我還是會在意。」
在進一步的會談中,我才瞭解到紫紫(化名),在小學時因父母對教養習慣、工作問題以及生活琐事的不和而經常吵架。她也常被問到:「你要跟誰,爸爸還是媽媽?」現在的她實在無法忍受,她大學輟學,並成為了一位刺青師傅。因為,不想再捲入父母之間的衝突,逐漸疏遠他們,但同時又無法放下對父母的情感。
我對她表示:「那一定很辛苦吧,這幾年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她用看似無關緊要地態度回答:「沒什麼特別的,就是這樣。有時候會想死,但只是幾天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
那些成為傳聲筒的孩子,會面臨哪些困境?
首先,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其中一方或雙方都會責罵他們。這樣的孩子會感覺無論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了生存,他們只能不斷地討好對方。最直接的方式可能是獲得經濟上的支持,但這種經濟依賴帶來了風險,因為他們無法預料何時會因為雙方的情緒而被剝奪生活的必需品。
其次,他們成為了父母之間溝通失效的垃圾桶。「妳知道,你爸爸/媽媽有多傻嗎?這種事情也要和我說?」孩子很年幼,卻承受著父母溝通不良所帶來的壓力。孩子往往對許多事情一無所知,結果變得相對受限,他們無法做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變成了丟臉的事,絕對不能做。
第三,由於無力改變許多事情,他們會以其他方式進行反抗。在理智上,父母可能覺得這些反抗行為並不合理,不值得在意。於是,孩子們的反抗程度不斷升高;他們可能紋上許多刺青,戴上大量的飾品,並以惡毒的言語進行反擊,反而使衝突更加升溫。
關於傳聲筒的孩子該怎麼辦?
要立即地放下,或直接性地疏遠是不可能的。
以直接下意識地方式斷開家庭連結,在心理學上專業名詞稱作「情緒截斷」。指的是用地理位置上、情緒上的隔離,或用自我欺騙的方式,切斷與家庭的接觸,來逃離原生家庭未解決的情緒束縛。以紫紫的例子來說,那無關所謂的態度,就是用情感疏離方式來面對家庭的連結;而那未解的溝通情緒矛盾,仍在心中從未化解,影響著日後自身未來的選擇。
那樣的孩子看似獨立,實則仍被原生家庭所捆綁。或許,對於離開家所得到的放飛人生,得不到真心的祝福,僅是對負向自我的逃離。
所以,重建彈性的界線是重要的。練習說:「不要」,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讓他人知道,你是有底線的人,而非沒有自我的工具人。
再者,持續地穩固界線,持之以恆,並不要放棄。因為,當你成為家庭規則的破壞者時,會收到許多的非議、道德綁架,持續地要求你回去做那個乖巧的傳聲工具,當你願意不斷地重申底線,穩固已挪動的家庭位置時,他人也會因你而牽動,並做出改變。
最後,回到一件最重要的提醒:「能夠左右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若你的父母不成熟,那你要更加地成熟,讓他們也學習到,有些事情是要他們自己所負責。
對於父母而言,要審思的是,為何將子女變為溝通工具?對於關係上的溝通失能,投射了多少遺憾給自己子女,灌輸了多少不合理的期待在他們身上?
叫一個人去幫忙傳話,看似可減少衝突的發生,實則只是把情緒壓力轉嫁到子女身上罷了,他們並沒有責任去負擔這件事。需試著練習,哪些事情是身為「父母」、「大人」所需要負責,而非丟給更弱小的子女所承擔。
期盼,傳聲筒的孩子不必繼續承擔著父母的失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聲音,重塑屬於自己的未來。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傳聲筒的孩子」:承載了父母的失能,與對未來的無望傷痛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丁肇九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